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60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包括:稳压单元、控制单元、功率放大单元、音响单元和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提供所需稳定电压;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息并向所述音响单元和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发送音频控制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所述音频控制信号并将放大后信号发送给所述音响单元;所述音响单元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用于进行语音采集录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简单,稳定性好,且采用功率放大器减少元件的同时保证低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社会电子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喜欢在运动或放松休息时听听音乐,在听音乐时,一款便携式蓝牙音响是一种必备物品,与有线音响相比蓝牙音响免去了线材的束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目前,蓝牙音响体积都比较大,因为电路集成度不高,造成电路板较大,因而音响体积也较大,元气件多造成了电路功耗较大且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抗干扰性好,且低功耗的智能蓝牙音响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包括:稳压单元、控制单元、功率放大单元、音响单元和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提供所需稳定电压;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息并向所述音响单元和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发送音频控制信号,所述稳压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所述音频控制信号并将放大后信号发送给所述音响单元;所述音响单元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用于进行语音采集录取。进一步地,还包括USB单元,所述USB单元可与外界USB接口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通信。r>进一步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稳压芯片、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非极性电容C4、电阻R1、二极管D3和电感L1,所述极性电容C1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极性电容C3、非极性电容C4和电感L1组成的电流回路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3输出1.8V电压。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四十一,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2依次串联,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和5.5VUSB电源并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3.3V工作电压,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所述电阻R7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四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3依次串联后接3.3V工作电压,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采用型号为BC352239A。更进一步地,所述音响单元包括音频控制芯片、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非极性电容C16、非极性电容C17、非极性电容C18、非极性电容C19和非极性电容C20,所述电阻R16的一端经过所述非极性电容C16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一相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并接后接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二,所述音频控制芯片引脚一与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并接后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经过所述非极性电容C17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二相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并接后接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三,所述音频控制芯片引脚四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并接经过所述非极性电容C18后接地,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七相连,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经过所述非极性电容C1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四相连,所述非极性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三相连,所述非极性电容C20的另一端与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八和所述电阻R19的一端并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九并接,所述音频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TPA6112A2。更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功率放大器芯片、扬声器S1、扬声器S2、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非极性电容C9、非极性电容C10、非极性电容C11、非极性电容C12、非极性电容C13、非极性电容C14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电阻R9、电阻R10、非极性电容C9和非极性电容C10组成第一滤波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三相连,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三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11、电阻R12、非极性电容C14和非极性电容C15组成第二滤波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十八相连,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十八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扬声器S1接在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五与引脚八之间,所述扬声器S2接在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十三与引脚十六之间,所述电阻R13并接在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十与引脚十二之间,所述电阻R14并接在所述电阻R13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十一之间,所述非极性电容C11、所述非极性电容C12和所述非极性电容C13分别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引脚二、引脚六和引脚十五相连用于滤波。更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包括微型麦克风、电感L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非极性电容C5、非极性电容C6、非极性电容C7和非极性电容C8,所述微型麦克风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相连,所述微型麦克风的另一端与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一端并接后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非极性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并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非极性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非极性电容C7的一端并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8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六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并连后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七并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电路简单,稳定性好,且采用功率放大器减少元件的同时保证低功耗。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稳压单元电路接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单元电路接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功率放大单元电路接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音响单元电路接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电路接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单元、控制单元、功率放大单元、音响单元和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n所述稳压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提供所需稳定电压;/n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息并向所述音响单元和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发送音频控制信号,所述稳压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n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所述音频控制信号并将放大后信号发送给所述音响单元;/n所述音响单元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n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用于进行语音采集录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单元、控制单元、功率放大单元、音响单元和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
所述稳压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提供所需稳定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息并向所述音响单元和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发送音频控制信号,所述稳压单元、所述音响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所述音频控制信号并将放大后信号发送给所述音响单元;
所述音响单元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声;
所述麦克风声音采集单元用于进行语音采集录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单元,所述USB单元可与外界USB接口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稳压芯片、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非极性电容C4、电阻R1、二极管D3和电感L1,所述极性电容C1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极性电容C3、非极性电容C4和电感L1组成的电流回路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并接在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3输出1.8V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四十一,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2依次串联,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和5.5VUSB电源并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3.3V工作电压,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所述电阻R7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四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3依次串联后接3.3V工作电压,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采用型号为BC352239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蓝牙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单元包括音频控制芯片、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非极性电容C16、非极性电容C17、非极性电容C18、非极性电容C19和非极性电容C20,所述电阻R16的一端经过所述非极性电容C16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一相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并接后接所述音频控制芯片的引脚二,所述音频控制芯片引脚一与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并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礼提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普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