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板及断路器拼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9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板,包括卡板本体,所述卡板本体呈工字型,与断路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突出的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与外挂模块连接的另一端为横板,所述横板的第二面上在厚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凹槽或者设有沉头孔,所述卡板能够实现断路器和外挂模块在横向方向的连接。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拼装结构,采用所述卡板、燕尾槽卡紧结构和螺钉固定的组合方式,在保证断路器外壳通用的情况下,实现了外挂模块与断路器的稳固拼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板及断路器拼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板及断路器拼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塑壳断路器外挂模块多为直接挂在断路器侧面,外挂模块与断路器本体并无复杂的电气连接。外挂模块直接挂侧面,因无可靠的固定,存在以下缺点:1、所挂载的模块体积小;2、所能实现的功能较为单一;3、外观整体性差,模块在断路器侧会有晃动等现象,抗震动性能差。4、与外挂模块连接的断路器通用性差,往往需要重新开模具,增加制造成本。因此,亟需一种稳固连接的方式,既能保证断路器外壳的通用性,又能满足与外挂模块的稳固便捷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板,能够实现断路器和外挂模块在横向方向的连接,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拼装结构,采用所述卡板、燕尾槽卡紧结构和螺钉固定的组合方式,在保证断路器外壳通用的情况下,实现了外挂模块与断路器的稳固拼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板,包括卡板本体,所述卡板本体呈工字型,与断路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突出的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与外挂模块连接的另一端为横板,所述横板的第二面上在厚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凹槽或者设有沉头孔。优选地,所述横板和工字型的连接筋顺滑接触为一体,且所述横板和连接筋的共同第三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处于同一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面高于所述挂钩的第四面。优选地,所述工字型的连接筋与挂钩左右两侧的接合处分别设有加强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拼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外壳,断路器外壳底部至少设有两个导线槽;与导线槽数量相同的所述卡板;外挂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底面设有与卡板的横板配合的卡板凹槽,且卡板凹槽内设有与卡板的螺钉凹槽或沉头口连接的第一螺纹孔;卡板的横板扣合在卡板凹槽内,挂钩扣合在导线槽内,卡板通过螺钉把合在外挂模块的壳体上,实现断路器与外挂模块的横向稳固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线槽的深度大于挂钩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导线槽的数量为三个。优选地,所述导线槽内的导线为特氟龙导线,用于实现断路器和外挂模块的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断路器外壳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燕尾槽,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设有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凸起,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凸起配合实现外挂模块在前后方向的约束。优选地,所述断路器外壳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螺纹孔,设有燕尾凸起的侧面还设有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孔,所述断路器外壳通过螺钉与外挂模块的壳体连接,实现竖直方向的连接。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采用卡板实现断路器和外挂模块的横向连接,再配合燕尾槽的挂接以及断路器顶部的螺钉连接,为断路器的外挂模块连接提供了多种连接方式,三种连接方式组合使用,使得断路器能够稳固连接体积较大的外挂模块,且外观整体性好。2、本技术的卡板的挂钩卡设在导线槽内,所述挂钩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挂钩的第一凹槽为导线提供容纳空间,使得卡板对导线进行了有效遮盖,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美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卡板的前面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卡板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断路器拼装结构的爆炸图及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断路器与外挂模块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卡板本体;11、横板;111、第二面;112、第三面;12、挂钩;121、第一面;122、第一凹槽;123、第四面;13、加强筋;14、连接筋;2、断路器;21、断路器外壳;211、导线槽;3、外挂模块;31、壳体;32、卡板凹槽;33、第一螺纹孔;4、导线;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板,包括卡板本体1,卡板本体1呈工字型,与断路器2连接的一端设有突出的挂钩12,挂钩12的第一面121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122;与外挂模块3连接的另一端为横板11,横板11的第二面111上在厚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凹槽或者设有沉头孔,本技术提供的卡板结构简单,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挂钩12的第一凹槽122为导线提供容纳空间,使得卡板对导线进行了有效遮盖,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美观度。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横板11和工字型的连接筋14顺滑接触为一体,且横板11和连接筋12的共同第三面112与第一凹槽122的槽底处于同一面上,使得突出的挂钩12高于第三面112,为导线呈现足够的容纳空间。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二面111高于挂钩12的第四面123,使得挂钩12的第四面123形成容纳电气元件的空间。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工字型的连接筋14与挂钩12左右两侧的接合处分别设有加强筋13,用于增加卡板的强度。参照图3、图4和图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拼装结构,包括断路器2,包括断路器外壳21,断路器外壳21底部至少设有两个导线槽211;与导线槽211数量相同的卡板;外挂模块3,包括壳体31,壳体31底面设有与横板11配合的卡板凹槽32,且卡板凹槽32内设有与卡板的螺钉凹槽或沉头口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3;卡板的横板11扣合在卡板凹槽32内,挂钩12扣合在导线槽211内,卡板通过螺钉把合在外挂模块3的壳体31上,实现断路器2与外挂模块3的横向稳固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导线槽211的深度大于挂钩12的厚度,使得导线有充裕的容纳空间。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导线槽211的数量为三个,使得导线的布局在满足电气连接的同时,美观整齐。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导线槽211内的导线为特氟龙导线,用于实现断路器2和外挂模块3的电性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断路器外壳2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燕尾槽,外挂模块3的壳体3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设有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凸起,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凸起配合实现外挂模块3在前后方向的约束。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断路器外壳2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螺纹孔,设有燕尾凸起的侧面还设有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板本体,所述卡板本体呈工字型,/n与断路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突出的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n与外挂模块连接的另一端为横板,所述横板的第二面上在厚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凹槽或者设有沉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板本体,所述卡板本体呈工字型,
与断路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突出的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纳导线的第一凹槽;
与外挂模块连接的另一端为横板,所述横板的第二面上在厚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第二凹槽或者设有沉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和工字型的连接筋顺滑接触为一体,且所述横板和连接筋的共同第三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处于同一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高于所述挂钩的第四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的连接筋与挂钩左右两侧的接合处分别设有加强筋。


5.一种断路器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外壳,断路器外壳底部至少设有两个导线槽;
与导线槽数量相同的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板;
外挂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底面设有与卡板的横板配合的卡板凹槽,且卡板凹槽内设有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寄文贾俊谈赛郑文娟李德王云飞程建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