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核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带有放射性的系统置于地下,为核设施增加了除常规安全措施外的又一道安全屏障——洞室围岩。与地面电站双层安全壳中外层混凝土安全壳作用相同,地下洞室围岩具有为内层钢制安全壳提供保护性屏障的作用,以免受外部事件(飓风、飞射物等)的影响,且洞室围岩层厚度更大,在适当的工程措施下可达到优于地面安全壳的密封性,更利于放射性物质包容。因此,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可利用反应堆厂房洞室加钢衬里替代现有地面核电站安全壳,从而大大降低地下核电站建设成本。此外,洞室型安全壳也具有外部事件影响小、承压能力强和放射性包容性好的特点,可作为最后一道放射性屏障提高地下核电站应对极端事故的能力。在发生LOCA或安全壳内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情况下,高温、高压的蒸汽喷放出来,使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升高。需要通过地下核电站安全壳冷却系统使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确保安全壳的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包括应急冷却水池(1)和设置在安全壳(2)钢衬里外侧壁面上的冷却管网(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应急冷却水池(1)和所述冷却管网(3)连通的冷却水流量分配环管,所述冷却管网包括相连通的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4)和下部柱状管网(5),所述下部柱状管网(5)的最下部环管(6)通过排水管(7)与地下核电站排水系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包括应急冷却水池(1)和设置在安全壳(2)钢衬里外侧壁面上的冷却管网(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应急冷却水池(1)和所述冷却管网(3)连通的冷却水流量分配环管,所述冷却管网包括相连通的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4)和下部柱状管网(5),所述下部柱状管网(5)的最下部环管(6)通过排水管(7)与地下核电站排水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流量分配环管包括两个独立的且具有100%流量分配能力的支管(8),所述支管(8)的一端均与所述应急冷却水池(1)的底部连通,所述支管(8)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两根独立并联的出水管(9)与所述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4)的顶部周向环管(10)连通,所述支管(8)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和止回阀(12),所述流量控制阀(11)处于常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9)与所述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4)顶部周向环管(10)连通点位沿所述顶部周向环管(10)平均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4)包括若干个布置在所述安全壳(2)钢衬里穹顶外壁面上的第一周向冷却环管(13)和若干个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周向冷却环管(13)之间的径向冷却管(14),所述第一周向冷却环管(13)与径向冷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新强,袁博,赵鑫,刘海波,陶铁铃,张涛,金乾,张顺,付文军,鱼维娜,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