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31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剪力墙样板本体,所述剪力墙样板本体包括L型的钢筋结构,位于所述钢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浇筑部,位于所述钢筋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捆扎部,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以及所述捆扎部上分别悬挂安装有标识牌;所述底座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外围轮廓,位于所述外围轮廓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筋条,所述外围轮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吊环,通过设置在底座与样板连接处的支撑槽钢,提高了样板树立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质量样板先行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鉴于当前参与建设的责任主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存在较大差异,质量通病不能达到有效治理,企业创优意识不强,优质工程明显减少,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先行这一做法,使之成为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项措施非常必要;有利于加强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减少住户投诉,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在正式施工前,对工程结构的重点部位,需要制作样板,利用样板更加直观地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该项重点部位的做法理解更到位,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常使用的展示样板是放置在浇筑的混凝土或者水泥地面上,每个项目伊始都要建立样板,工程结束后拆除,费时费工。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201822006218.4的建筑工法样板底座,通过在钢板底座下设置滚轮,方便了样板的周转工作,但是由于样板的底座厚度有限,从而导致样板与底座连接不够稳定,在样板的周转过程中,样板容易晃动发生坍塌问题,使样板的周转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通过设置在底座与样板连接处的支撑槽钢,提高了样板树立安装的稳定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样板与底座连接不够稳定而导致样板在周转的过程中容易晃动坍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剪力墙样板本体,所述剪力墙样板本体包括L型的钢筋结构,位于所述钢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浇筑部,位于所述钢筋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捆扎部,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以及所述捆扎部上分别悬挂安装有标识牌;所述底座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外围轮廓,位于所述外围轮廓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筋条,所述外围轮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吊环。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与所述上底板连接处安装有若干L型结构的支撑槽钢,位于所述支撑槽钢两个直角边之间设置有斜撑杆。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撑槽钢的两个直角边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槽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贯穿螺栓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和所述上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钢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旋合安装有定位螺杆,所述支撑槽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部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螺杆相对应的定位槽。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围轮廓是由若干工字钢正交组合形成,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分别与所述外围轮廓的工字钢翼缘焊接固定,所述吊环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围轮廓的工字钢腹板处。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分别为钢板,且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分别与所述支撑筋条焊接固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剪力墙选用转角处,其中一侧展示浇筑完混凝土的状态,主要体现对拉螺栓的位置及封堵情况。另一侧展示绑扎完钢筋,未浇筑混凝土的状态,主要体现受力钢筋、箍筋的间距、绑扎方法以及止水钢板的位置及做法,提高施工质量;(2)本技术的底座上设置有吊环方便样板的周转工作,且选用转角处的样板结构,有效减少样板的占用空间,方便样板的周转;(3)本技术位于上底板与混凝土浇筑部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槽钢,通过支撑槽钢提高了样板与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样板的周转的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槽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钢筋结构;3-混凝土浇筑部;4-支撑槽钢;5-斜撑杆;6-滑动部;7-定位螺杆;8-捆扎部;11-上底板;12-下底板;13-外围轮廓;14-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剪力墙样板本体,本技术的剪力墙样板本体选用剪力墙转角处,包括L型的钢筋结构2,位于钢筋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浇筑部3,主要体现对拉螺栓的位置及封堵情况;位于钢筋结构2的另一侧设置有捆扎部8,展示绑扎完钢筋,未浇筑混凝土的状态,主要体现受力钢筋、箍筋的间距、绑扎方法以及止水钢板的位置及做法,从而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剪力墙的构造详情,提高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部3上以及捆扎部8上分别悬挂安装有标识牌,使样板信息更加清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底座1包括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分别为钢板,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之间设置有外围轮廓13,外围轮廓13为工字钢,上底板11以及下底板12分别与工字钢的翼缘焊接固定,位于外围轮廓13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筋条,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分别与支撑筋条焊接固定,支撑筋条成网格状分布在外围轮廓13内侧,通过支撑筋条提高本技术底座1的承载能力,避免出现上底板11坍塌的问题。位于外围轮廓13的外侧即工字钢的腹板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若干吊环14,吊环14贯穿上底板11,方便本技术样板的周转工作,此外,本技术的样板选用转角处,方便样板展示的同时,减小了样板的体积,从而方便了样板的周转工作。如图2所示,位于混凝土浇筑部3与上底板11连接处安装有若干L型结构的支撑槽钢4,支撑槽钢4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贯穿螺栓与混凝土浇筑部3和上底板11固定连接,支撑槽钢4可以为整体式结构,两直角边焊接固定,从而提高本技术样板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为提高支撑槽钢4的支撑稳定性。位于支撑槽钢4两个直角边之间设置有斜撑杆5,斜撑杆5与支撑槽钢4焊接固定,提高支撑槽钢4稳定性,避免支撑槽钢4出现对折问题。此外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剪力墙样板本体,所述剪力墙样板本体包括L型的钢筋结构(2),位于所述钢筋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浇筑部(3),位于所述钢筋结构(2)的另一侧设置有捆扎部(8),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3)以及所述捆扎部(8)上分别悬挂安装有标识牌;/n所述底座(1)包括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所述上底板(11)和所述下底板(12)之间设置有外围轮廓(13),位于所述外围轮廓(13)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筋条,所述外围轮廓(1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吊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剪力墙样板本体,所述剪力墙样板本体包括L型的钢筋结构(2),位于所述钢筋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浇筑部(3),位于所述钢筋结构(2)的另一侧设置有捆扎部(8),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3)以及所述捆扎部(8)上分别悬挂安装有标识牌;
所述底座(1)包括上底板(11)和下底板(12),所述上底板(11)和所述下底板(12)之间设置有外围轮廓(13),位于所述外围轮廓(13)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支撑筋条,所述外围轮廓(1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吊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3)与所述上底板(11)连接处安装有若干L型结构的支撑槽钢(4),位于所述支撑槽钢(4)两个直角边之间设置有斜撑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样板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玲赵刚刘文月王新军刘仕源张博文李占军朱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