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学习用小孔成像模拟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理学习装置
,具体为一种物理学习用小孔成像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形成的,一般而言小孔成像是中小学物理课上必做的一个实验,因为在小孔成像这一知识点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如果仅靠书本上的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下和理解小孔成像的,教学效率会比较低,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用于多小孔成像进行教学的模拟装置,仅依靠教师课堂演示效果并不好,且教师自行制作的模拟装置不够紧密,且容易损坏,不方便教师下一次的使用,使得教师在制作模拟装置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且教师自行制作的模拟装置较为简陋,不易与满足模拟时各种数据的调整,不易于模拟时的严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理学习用小孔成像模拟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用于多小孔成像进行教学的模拟装置,仅依靠教师课堂演示效果并不好,且教师自行制作的模拟装置不够紧密,且容易损坏,不方便教师下一次的使用,使得教师在制作模拟装置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学习用小孔成像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滑动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套(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5)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6),所述弹性装置(6)的顶端卡接有旋转装置(7),所述旋转装置(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9),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0),所述卡块(9)卡接在卡槽(11)内;/n所述卡槽(11)开设在第一滑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学习用小孔成像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滑动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套(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5)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6),所述弹性装置(6)的顶端卡接有旋转装置(7),所述旋转装置(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9),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0),所述卡块(9)卡接在卡槽(11)内;
所述卡槽(11)开设在第一滑套(5)的正面,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与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右侧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与第一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杆(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13),所述第二滑套(1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4),所述第二滑杆(14)的右端与位于右侧支撑杆(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套(13)的上表面设置有紧固机构(15),所述第一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蜡烛盘,所述蜡烛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蜡烛(16),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孔机构(17),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8);
所述第二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9),所述第二滑块(19)内卡接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的底端通过第二滑块(19)卡接在限位槽(21)内,所述限位槽(21)开设在第二滑槽(18)内壁的下表面,所述限位杆(20)的顶端与拉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拉板(22)的下表面和第二滑块(1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