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白板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23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白板笔,包括笔身外壳、笔芯、毛毡头、笔帽以及充电笔套,笔芯包括笔芯体以及设置在笔芯体上的元件组和控制体统;元件组包括安装在笔身外壳的第一金属触圈、设置在充电笔套内壁与第一金属触圈相互配合的第二金属触圈、设置在笔芯体上与第一金属触圈接触的金属触角、设置在笔芯体上的按键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霍尔传感器;控制体统包括控制模块、倾斜感应模块、供电模块以及第一蓝牙模块,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金属触角、按键开关、霍尔传感器、倾斜感应模块、第一蓝牙模块以及供电模块,薄膜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压转换器连接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白板笔的书写精度,并且使白板笔与白板之间的交互方式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白板笔
本技术涉及智能笔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白板笔。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学校、机构、公司开始采用白板配合交互式平板、一体机进行演示与教学,与其配套的白板笔可以在白板上轻松书写,并且可以采用数据擦除的方式将白板上的内容轻松擦除,相较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组合,此种方式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粉笔灰对使用者身体的伤害。但是现有的智能白板笔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白板笔精度差,操作繁琐,并常出现误触,触摸不良的情况,并且白板笔和白板之间的交互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众多使用者的使用偏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白板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一种智能白板笔,包括笔身外壳以及笔芯,所述笔身外壳的前端设有毛毡头,所述笔身外壳的尾端设置有笔帽,还包括充电笔套,所述笔芯包括笔芯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笔芯体上的元件组和控制系统;所述元件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笔身外壳笔尖锥形端的第一金属触圈、设置在所述充电笔套内壁与并所述第一金属触圈相互配合的第二金属触圈、设置在所述笔芯体的锥形端并与第一金属触圈相互接触的金属触角、设置在所述笔芯体侧壁并延伸至笔身外壳外部的按键开关、设置在笔芯体靠近毛毡头一端的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霍尔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笔芯体内部的控制模块、倾斜感应模块、供电模块以及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触角、按键开关、霍尔传感器、倾斜感应模块、第一蓝牙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压转换器连接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充电笔套包括笔套体,所述笔套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充电模块、USB接口、第二蓝牙模块,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USB接口以及第二蓝牙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触圈。优选的,所述笔芯体上设置有三色指示灯,所述三色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笔套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工作指示灯。优选的,所述倾斜感应模块选用倾角传感器。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选用3.7V锂电池。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白板笔在对应的白板上编辑时,霍尔传感器接受白板笔和白板间产生的磁感应信号,并经控制模块分析以确定智能白板笔的书写轨迹,蓝牙模块接受数据信息经控制器处理后并最终通过充电笔套上的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将此书写轨迹数据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后,确定具体书写内容,并显示在白板上,以提升书写精度,防止误触;(2)本技术的白板笔和白板之间拥有多种交互模式,可以方便使用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两者之间的交互,丰富了大家的个性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笔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电笔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笔芯和笔身外壳的锥形一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笔身外壳;2-笔芯;3-毛毡头;4-充电笔套;5-第一金属触圈;6-第二金属触圈;7-金属触角;8-按键开关;9-薄膜压力传感器;10-霍尔传感器;11-控制模块;12-倾斜感应模块;13-第一蓝牙模块;14-笔帽;15-电压转换器;16-供电模块;17-控制器;18-充电模块;19-USB接口;20-第二蓝牙模块;21-三色指示灯;22-工作指示灯;201-笔芯体;401-笔套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白板笔,其可是与智能书写板进行高精度的交互。具体的:该智能白板笔常规的包括笔身外壳1以及套装在笔身外壳1内部的笔芯2,所述笔身外壳1的前端设有用于书写的毛毡头3,所述笔身外壳1的尾端设置有笔帽14。打开笔帽14可以方便从笔身外壳1的内部取出笔芯2,便于对笔芯2进行检修。所述笔芯2包括笔芯体201,笔芯体201和笔身外壳1靠近毛毡头3的一端都为常见的锥形。智能白板笔还包括充电笔套4,充电笔套4的内壁与笔身外壳1一端的锥形相互配合,可以方便的将笔身外壳1的一端套入充电笔套4的内部进行充电。所述笔芯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上的元件组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元件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笔身外壳1笔尖锥形端的第一金属触圈5、设置在所述充电笔套4内壁与所述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配合的第二金属触圈6、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的锥形端与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接触的金属触角7、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侧壁并延伸至笔身外壳1外部的按键开关8、设置在笔芯体201靠近毛毡头3一端的薄膜压力传感器9以及霍尔传感器10。第一金属触圈5、第二金属触圈6和金属触角7之间相互接触可以进行电能的传输。薄膜压力传感器9可以测量毛毡头3按压白板笔的压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后作为后续指令的一个触发状态的标志。本技术选用Tekscan品牌下的型号为I-Scan的薄膜压力传感器9;霍尔传感器10可用于感应白板笔在白板上的划线轨迹,选用型号为A3212。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内部的控制模块11、倾斜感应模块12、供电模块16以及第一蓝牙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触角7、按键开关8、霍尔传感器10、倾斜感应模块12、第一蓝牙模块13以及供电模块16,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9通过电压转换器15连接控制模块11。控制模块1选用MCU-LilyTinyLilyPad主控板微型单片机;供电模块16用于对白板笔内部的各个电子元件进行供电,选用3.7V锂电池;电压转换器15选用TPS61222的微低输入电压升压转换器;倾斜感应模块12用于感受白板笔的倾角状态,选用型号为SSA00XXH2-V005TG的双轴通过版倾角传感器。所述充电笔套4包括笔套体401,所述笔套体4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7、充电模块18、USB接口19、第二蓝牙模块20,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18、USB接口19以及第二蓝牙模块20,所述充电模块18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触圈6。所述控制器17选用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这里的第二蓝牙模块20和第一蓝牙模块13相互配套设置,用于彼此间信号传输;所述笔芯体201上设置有三色指示灯21,所述三色指示灯2与所述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笔套体40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的工作指示灯22。三色指示灯21用于显示白板笔的电量储存,以便当电量不足时,及时充电;工作指示灯22用于显示充电笔套4对白板笔的充电状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一、书写状态:即当白板笔在对应的白板上编辑时,霍尔传感器10接受白板笔和白板间产生的磁感应信号,并经控制模块11分析以确定智能白板笔的书写轨迹,并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白板笔,包括笔身外壳(1)以及笔芯(2),所述笔身外壳(1)的前端设有毛毡头(3),所述笔身外壳(1)的尾端设置有笔帽(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笔套(4),所述笔芯(2)包括笔芯体(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上的元件组和控制系统;/n所述元件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笔身外壳(1)笔尖锥形端的第一金属触圈(5)、设置在所述充电笔套(4)内壁并与所述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配合的第二金属触圈(6)、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的锥形端并与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接触的金属触角(7)、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侧壁并延伸至笔身外壳(1)外部的按键开关(8)、设置在笔芯体(201)靠近毛毡头(3)一端的薄膜压力传感器(9)以及霍尔传感器(10);/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内部的控制模块(11)、倾斜感应模块(12)、供电模块(16)以及第一蓝牙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触角(7)、按键开关(8)、霍尔传感器(10)、倾斜感应模块(12)、第一蓝牙模块(13)以及供电模块(16),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9)通过电压转换器(15)连接控制模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白板笔,包括笔身外壳(1)以及笔芯(2),所述笔身外壳(1)的前端设有毛毡头(3),所述笔身外壳(1)的尾端设置有笔帽(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笔套(4),所述笔芯(2)包括笔芯体(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上的元件组和控制系统;
所述元件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笔身外壳(1)笔尖锥形端的第一金属触圈(5)、设置在所述充电笔套(4)内壁并与所述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配合的第二金属触圈(6)、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的锥形端并与第一金属触圈(5)相互接触的金属触角(7)、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侧壁并延伸至笔身外壳(1)外部的按键开关(8)、设置在笔芯体(201)靠近毛毡头(3)一端的薄膜压力传感器(9)以及霍尔传感器(10);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笔芯体(201)内部的控制模块(11)、倾斜感应模块(12)、供电模块(16)以及第一蓝牙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触角(7)、按键开关(8)、霍尔传感器(10)、倾斜感应模块(12)、第一蓝牙模块(13)以及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威野张晓阳叶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