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
本技术涉及液晶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模块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因此需要设置背光模组来向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发光式液晶模块以及底发光式液晶模块,由于对薄型液晶模块的需求,而侧发光式液晶模块更利于轻薄化设计,因此业内广泛采用侧发光式液晶模块。市场上对液晶模块的厚度的要求越来越薄,因此需要研发出更薄型的液晶模块。液晶模块通常包括背光模组、中框、外框和液晶面板,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胶框、导光板、光源组件以及各种光学膜片,其中光源组件为LED灯条。当组立背光模组时,由于背板灯罩的开口尺寸太小,组立LED灯条比较困难,影响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提高组装效率,并能有效地减小液晶模块的厚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n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n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胶框包括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的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的第二横部,所述第二竖直部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横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横部的底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
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胶框包括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的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邓宝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乐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