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8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入光侧设置通孔,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通孔,当胶框扣合时,LED灯珠会嵌入至通孔中,无需设置背板灯罩结构,因此安装方便快捷,提高组装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略掉外框,背板外露,以背板代替外框,不但可以省去制造后壳的材料,而且能够减小液晶模块的整体厚度,并且能够省略组装外框的工序,进一步地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
本技术涉及液晶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模块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因此需要设置背光模组来向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发光式液晶模块以及底发光式液晶模块,由于对薄型液晶模块的需求,而侧发光式液晶模块更利于轻薄化设计,因此业内广泛采用侧发光式液晶模块。市场上对液晶模块的厚度的要求越来越薄,因此需要研发出更薄型的液晶模块。液晶模块通常包括背光模组、中框、外框和液晶面板,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胶框、导光板、光源组件以及各种光学膜片,其中光源组件为LED灯条。当组立背光模组时,由于背板灯罩的开口尺寸太小,组立LED灯条比较困难,影响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提高组装效率,并能有效地减小液晶模块的厚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胶框包括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的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的第二横部,所述第二竖直部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横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横部的底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中框的第二竖直部的内侧面设有卡扣,所述胶框的第一竖直部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容置腔,所述卡扣嵌入至所述容置腔内。进一步地,所述FPC设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设于所述扩散膜上方的下增光膜以及设于所述下增光膜上方的上增光膜。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通孔,当胶框扣合时,LED灯珠会嵌入至通孔中,无需设置背板灯罩结构,因此安装方便快捷,提高组装效率;(2)本技术省略掉外框,背板外露,以背板代替外框,不但可以省去制造后壳的材料,而且能够减小液晶模块的整体厚度,并且能够省略组装外框的工序,进一步地提高组装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中框内侧面设置卡扣,使得中框的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包括:背光模组、中框1以及液晶面板2。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设于所述导光板3底面的反射膜4,设于所述导光板3顶面的光学膜片组5,将所述导光板3、反射膜4以及光学膜片组5包围的背板6,将所述背板6包围的胶框7,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3侧端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8,所述导光板3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8嵌入至所述通孔内。当胶框7扣合时,LED灯珠8会嵌入至通孔内,无需再另外设置背板灯罩结构,提高组装效率。所述背板6包括底板61以及与所述底板61垂直的弯折部62,所述底板61位于所述反射膜4底面,所述弯折部62位于所述导光板3侧面。所述胶框7包括第一竖直部71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71垂直的第一横部72,所述第一竖直部71位于所述弯折部62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72位于所述导光板3的顶面,所述FPC设于所述第一横部72的底面。所述中框1包括第二竖直部11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11垂直的第二横部12,所述第二竖直部11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部71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横部12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71的底面,所述第二横部12的底面与所述背板6的底面平齐,需确保第二横部12的底面与背板6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不增加液晶模块的厚度。所述中框1的第二竖直部11的内侧面设有卡扣111,所述胶框7的第一竖直部71对应所述卡扣111的位置设有容置腔,所述卡扣111嵌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在中框1内侧面设置卡扣111,使得中框1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光学膜片组5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3上方的扩散膜、设于所述扩散膜上方的下增光膜以及设于所述下增光膜上方的上增光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通孔,当胶框扣合时,LED灯珠会嵌入至通孔中,无需设置背板灯罩结构,因此安装方便快捷,提高组装效率;(2)本技术省略掉外框,背板外露,以背板代替外框,不但可以省去制造后壳的材料,而且能够减小液晶模块的整体厚度,并且能够省略组装外框的工序,进一步地提高组装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中框内侧面设置卡扣,使得中框的连接更加牢固。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n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n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胶框包括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的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的第二横部,所述第二竖直部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横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横部的底面与所述背板的底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薄型液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中框以及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底面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顶面的光学膜片组,将所述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包围的背板,将所述背板包围的胶框,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侧端的LED灯条;
所述LED灯条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若干LED灯珠,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所述通孔内;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反射膜底面,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胶框包括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的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邓宝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乐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