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0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振动台,包括底座、振动组件和振动板,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振动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可沿纵向伸缩,且所述滑轮组件向下伸展时,可支持起所述底座并使振动台依靠所述滑轮组件进行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可沿横向伸缩,且所述支腿组件可沿纵向接触地面,所述支腿组件向外伸展时,可增大所述振动台的占地面积。具有搬运方便,运行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台
本技术涉及试验仪器,具体涉及振动台。
技术介绍
振动试验机是模拟产品在于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执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适用于电子、机电、光电、汽机车、玩具等各行各业的研究、开发、品管、制造。振动台又称振动激励器或振动发生器。它是一种利用电动、电液压、压电或其他原理获得机械振动的装置。其原理是将激励信号输入一个置于磁场中的线圈,来驱动和线圈相联的工作台。电动式振动台主要用于10Hz以上的振动测量,最大可激发200N的压力。在20Hz以下的频率范围,常使用电液压式振动台,这时振劝信号的性质由电伺服系统控制。液压驱动系统可以给出较大的位移和冲击力。振动台可以用于加速度计的校准,也可用于电声器件的振动性能测和其耸的振动试验。对于不同的测试物和技术指标,应注意选用不同结构和激励范围的振动台。但是,由于振动台振动激烈,为了保证其稳定性,一般不会安装滚轮。但是没有滚轮,振动台的搬运则成了大问题。另外,当振动台上放置的样品质量较大时,振动机会因为剧烈的振动而发生细微的位移,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振动台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方便搬运,且运行稳定的振动台。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台,包括底座、振动组件和振动板,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振动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可沿纵向伸缩,且所述滑轮组件向下伸展时,可支持起所述底座并使振动台依靠所述滑轮组件进行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可沿横向伸缩,且所述支腿组件可沿纵向接触地面,所述支腿组件向外伸展时,可增大所述振动台的占地面积。作为优选,所述滑轮组件具有两组,且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安装轴、上支撑臂、下支撑臂、左铰接块、右铰接块、丝杆、升降底板和万向轮;所述安装轴、所述上支撑臂和所述下支撑臂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安装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支撑臂上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左侧的所述上支撑臂下端和所述下支撑臂上端通过所述左铰接块转动连接,右侧的所述上支撑臂下端和所述下支撑臂上端通过所述右铰接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右铰接块和所述左铰接块,且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左铰接块内,两侧的所述下支撑臂下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底板上,所述万向轮具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底板两端;转动所述丝杆,可驱动所述左铰接块和所述右铰接块靠近或远离,进而通过所述上支撑臂和所述下支撑臂的联动,驱动所述升降底板沿纵向升降。本方案的滑轮组件的结构与汽车千斤顶类似,通过转动丝杆,可以轻松的将振动台抬起。作为优选,所述支腿组件具有四组,且分别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四周,所述支腿组件包括滑移槽、伸缩板和支撑腿;所述滑移槽开设于所述底座四周,所述伸缩板沿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移槽内,所述支撑腿沿纵向螺纹连接于所述伸缩板前端,且所述支撑腿向下转动可抵触地面。作为改进,所述支腿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联动盘,所述联动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联动盘上开设有四条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从中间向外侧延伸,所述伸缩板后端延伸出驱动柱,所述驱动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弧形槽,四组所述支腿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盘同步伸缩。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联动盘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联动盘驱动四组所述支腿组件同步伸缩。使支腿组件的伸缩更加简单高效。作为改进,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适于穿过杆状物件并用于转动丝杆。方便螺丝刀、扳手等工具转动丝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利用可伸缩的滑轮组件,使振动台方便移动;而且滑轮组件可以在振动台运行时向上收回,不影响其正常的振动工作。另外,支腿组件的设置,可以增加振动台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其稳定性;而且支腿组件不用时也可以向内收回。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轮组件向上收缩,支腿组件向内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轮组件向上收缩,支腿组件向外伸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轮组件向下伸展,支腿组件向内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腿组件和联动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如图1至1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底座1、振动组件2和振动板3,振动组件2设置于底座1和振动板3之间。底座1上设置有滑轮组件4,滑轮组件4可沿纵向伸缩,且滑轮组件4向下伸展时,可支持起底座1并使振动台依靠滑轮组件4进行移动;底座1上还设置有支腿组件5,支腿组件5可沿横向伸缩,且支腿组件5可沿纵向接触地面,支腿组件5向外伸展时,可增大振动台的占地面积。具体结构如下:其中滑轮组件4具有两组,且相对设置于底座1两侧,滑轮组件4包括安装轴41、上支撑臂42、下支撑臂43、左铰接块44、右铰接块45、丝杆46、升降底板47和万向轮48。安装轴41、上支撑臂42和下支撑臂43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安装轴41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上支撑臂42上端转动设置于安装轴41上,左侧的上支撑臂42下端和下支撑臂43上端通过左铰接块44转动连接,右侧的上支撑臂42下端和下支撑臂43上端通过右铰接块45转动连接,丝杆46穿过右铰接块45和左铰接块44,且丝杆46螺纹连接于左铰接块44内,两侧的下支撑臂43下端均转动连接于升降底板47上,万向轮48具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升降底板47两端。丝杆46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461,操作手柄461适于穿过杆状物件并用于转动丝杆。转动丝杆46,可驱动左铰接块44和右铰接块45靠近或远离,进而通过上支撑臂42和下支撑臂43的联动,驱动升降底板47沿纵向升降。支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台,包括底座、振动组件和振动板,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振动板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可沿纵向伸缩,且所述滑轮组件向下伸展时,可支持起所述底座并使振动台依靠所述滑轮组件进行移动;/n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可沿横向伸缩,且所述支腿组件可沿纵向接触地面,所述支腿组件向外伸展时,可增大所述振动台的占地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台,包括底座、振动组件和振动板,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振动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可沿纵向伸缩,且所述滑轮组件向下伸展时,可支持起所述底座并使振动台依靠所述滑轮组件进行移动;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可沿横向伸缩,且所述支腿组件可沿纵向接触地面,所述支腿组件向外伸展时,可增大所述振动台的占地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具有两组,且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安装轴、上支撑臂、下支撑臂、左铰接块、右铰接块、丝杆、升降底板和万向轮;
所述安装轴、所述上支撑臂和所述下支撑臂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安装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支撑臂上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左侧的所述上支撑臂下端和所述下支撑臂上端通过所述左铰接块转动连接,右侧的所述上支撑臂下端和所述下支撑臂上端通过所述右铰接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右铰接块和所述左铰接块,且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左铰接块内,两侧的所述下支撑臂下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底板上,所述万向轮具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底板两端;
转动所述丝杆,可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鸣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水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