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梦娴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726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其结构包括阀体、法兰、限位装置、手轮、固定轴承、阀瓣和轴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门与手轮连接处安装了一个限位装置,在使用时,手轮旋转通过转动轴和连接轴带动阀瓣进行旋转,且转动轴底部的限位板通过限位内壳内部的转动槽进行转动角度的限制,对阀瓣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限位内壳底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槽,通过下压手轮,手轮底部的转动轴下压支撑弹簧带动限位板向下进行移动,通过限位内壳的支撑板对限位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根据使用者需要对手轮的转动进行对角度限制,进而对阀门的流量进行档位的控制和调节,增加对阀门的流量控制精度,进而增加阀门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在液体介质管路输送中,尤其是采油井口液体输送中,往往需要对管路输送的液体进行截止和流量调节等控制,但现有的阀门功能性单一,通过控制手轮的旋转角度管路流量进行控制,但手动旋转调节不便于对阀门的流量进行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解决了现有的阀门功能性单一,通过控制手轮的旋转角度管路流量进行控制,但手动旋转调节不便于对阀门的流量进行准确控制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包括阀体,限位装置,用于对手轮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手轮,用于对阀瓣的转动进行控制;阀瓣,用于对阀体的开合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阀瓣外侧套接有一层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所述阀体顶端与通过螺栓与限位装置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顶端与手轮圆心处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底端贯穿固定轴承和阀瓣与轴座相互插接,且固定轴承嵌入在阀体内部顶端。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由外壳、限位内壳、顶盖、转动轴、限位板、支撑弹簧、底盖、连接轴、限位条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嵌入有限位内壳,且通过螺栓与限位内壳相互锁固,所述外壳顶端通过螺栓与顶盖相互锁固,所述转动轴底端贯穿顶盖伸入至限位内壳内,所述转动轴距离底端边缘一厘米处焊接有限位板,所述转动轴底端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且转动轴底端通过支撑弹簧与底盖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外壳底端通过螺栓与底盖相互锁固,所述连接轴外侧焊接有限位条,所述连接轴和限位条均贯穿底盖伸入至转动轴内部,且沿转动轴内壁进行上下滑动,所述连接轴底端贯穿固定轴承和阀瓣与轴座相互插接,所述底盖底端通过螺栓与阀体相互锁固,所述转动轴顶端通过螺栓与手轮圆心处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内壳由圆环、转动槽和支撑板组成,所述圆环前端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圆环右侧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相互锁固,所述圆环外侧通过螺栓与外壳相互锁固,所述限位板嵌入至转动槽内,且沿转动槽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顶盖内壁贴合,且支撑弹簧外径大于底盖内壁一厘米。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和限位条表面呈光滑状,且转动轴内壁与连接轴和限位条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与外壳一致,且支撑板的高度为转动槽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弹簧收缩时,限位板高度低于转动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弹簧采用压缩弹簧,支撑效果好,且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材质采用45号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阀门与手轮连接处安装了一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内部的转动轴和连接轴分别连接手轮和阀板,在使用时,手轮旋转通过转动轴和连接轴带动阀瓣进行旋转,且转动轴底部的限位板通过限位内壳内部的转动槽进行转动角度的限制,对阀瓣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且限位内壳底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槽,通过下压手轮,手轮底部的转动轴下压支撑弹簧带动限位板向下进行移动,通过限位内壳的支撑板对限位板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根据使用者需要对手轮的转动进行对角度限制,进而对阀门的流量进行档位的控制和调节,增加对阀门的流量控制精度,进而增加阀门的功能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体内部结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解析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内壳结构示意图。图中:阀体-1、法兰-2、限位装置-3、手轮-4、固定轴承-5、阀瓣-6、轴座-7、外壳-31、限位内壳-32、顶盖-33、转动轴-34、限位板-35、支撑弹簧-36、底盖-37、连接轴-38、限位条-39、圆环-321、转动槽-322、支撑板-3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包括阀体1,限位装置3,用于对手轮4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进而对阀瓣6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手轮4,用于对阀瓣6的转动进行控制,对阀体的流通进行控制;阀瓣6,用于对阀体1的开合进行控制,对阀体1的流量进行控制;其中,手轮4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对手轮4进行防滑,方便手轮4进行旋转;其中,阀瓣6外侧套接有一层密封圈,增加阀瓣6对阀体1的密封效果。其中,所述阀体1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2,所述阀体1顶端与通过螺栓与限位装置3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3顶端与手轮4圆心处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3底端贯穿固定轴承5和阀瓣6与轴座7相互插接,且固定轴承5嵌入在阀体1内部顶端。其中,所述限位装置3由外壳31、限位内壳32、顶盖33、转动轴34、限位板35、支撑弹簧36、底盖37、连接轴38、限位条39组成,所述外壳31内部嵌入有限位内壳32,且通过螺栓与限位内壳32相互锁固,所述外壳31顶端通过螺栓与顶盖33相互锁固,所述转动轴34底端贯穿顶盖33伸入至限位内壳32内,所述转动轴34距离底端边缘一厘米处焊接有限位板35,所述转动轴34底端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36,且转动轴34底端通过支撑弹簧36与底盖37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外壳31底端通过螺栓与底盖37相互锁固,所述连接轴38外侧焊接有限位条39,所述连接轴38和限位条39均贯穿底盖37伸入至转动轴34内部,且沿转动轴34内壁进行上下滑动,所述连接轴38底端贯穿固定轴承5和阀瓣6与轴座7相互插接,所述底盖37底端通过螺栓与阀体1相互锁固,所述转动轴34顶端通过螺栓与手轮4圆心处相互锁固。其中,所述限位内壳32由圆环321、转动槽322和支撑板323组成,所述圆环321前端底部开设有转动槽322,所述圆环321右侧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323相互锁固,所述圆环321外侧通过螺栓与外壳31相互锁固,所述限位板35嵌入至转动槽322内,且沿转动槽322进行转动。其中,所述转动轴34与顶盖33内壁贴合,且支撑弹簧36外径大于底盖37内壁一厘米,使支撑弹簧36对转动轴34进行支撑。其中,所述连接轴38和限位条39表面呈光滑状,且转动轴3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限位装置(3),用于对手轮(4)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n手轮(4),用于对阀瓣(6)的转动进行控制;/n阀瓣(6),用于对阀体(1)的开合进行控制;/n其中,所述手轮(4)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n其中,所述阀瓣(6)外侧套接有一层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装置(3),用于对手轮(4)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手轮(4),用于对阀瓣(6)的转动进行控制;
阀瓣(6),用于对阀体(1)的开合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手轮(4)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其中,所述阀瓣(6)外侧套接有一层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2),所述阀体(1)顶端与通过螺栓与限位装置(3)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3)顶端与手轮(4)圆心处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3)底端贯穿固定轴承(5)和阀瓣(6)与轴座(7)相互插接,且固定轴承(5)嵌入在阀体(1)内部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石油设备用多功能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由外壳(31)、限位内壳(32)、顶盖(33)、转动轴(34)、限位板(35)、支撑弹簧(36)、底盖(37)、连接轴(38)、限位条(39)组成,所述外壳(31)内部嵌入有限位内壳(32),且通过螺栓与限位内壳(32)相互锁固,所述外壳(31)顶端通过螺栓与顶盖(33)相互锁固,所述转动轴(34)底端贯穿顶盖(33)伸入至限位内壳(32)内,所述转动轴(34)距离底端边缘一厘米处焊接有限位板(35),所述转动轴(34)底端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36),且转动轴(34)底端通过支撑弹簧(36)与底盖(37)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外壳(31)底端通过螺栓与底盖(37)相互锁固,所述连接轴(38)外侧焊接有限位条(39),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娴周翔刁逢于博
申请(专利权)人:张梦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