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折初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3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泵进油口的可弯折初滤器,包括: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第一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使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保持水平;第二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其能支撑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过滤件,其包覆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其能过滤进入油泵进油口的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支撑体与过滤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减少相对滑动引起上、下过滤件贴合导致的容尘量降低,具有更高的刚度,可以承受更高的过滤件内外压差,可以根据支架结构进行相应的折叠,减小骨架折叠时应力难以消除的隐患,提高初滤器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弯折初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油泵进油口的可弯折初滤器。
技术介绍
油泵支架位于整车油箱内,其作用是将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油路中,持续不断的给发动机供油。初滤器是油泵支架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安装在油泵吸油口处。其存在的意义是过滤燃油中的一些杂质,预防燃油中的杂质进入油泵,避免电枢转动阻力增大,甚至堵塞、卡住,避免油泵转动件和支承件的异常磨损。随着汽车的行业的发展,OEM追求轻量化设计,因此对油泵支架的空间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初滤器的容尘量要求没有降低,甚至有提高的趋势。为了应对这种需求,出现了可弯折式的初滤器,可在有限的空间结构下,增加初滤器的面积,增加容尘量。现有的可弯折式初滤器结构,提高容初滤器尘量和适用性,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可弯折式初滤器内部骨架独立于滤网,与滤网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不能很好的在滤网内部支撑出既固定又稳定的空间。2、现有可弯折式初滤器滤网内部骨架是整体连接的片体结构,刚度较低,当遇到外部较大压力时易倾倒,导致上下滤网贴合减少滤网过滤面积,大大降低容尘量。3、现有可弯折式初滤器由于初滤器安装时,需要折叠成立式结构,内部片体骨架存在折断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初滤器过滤件和其支撑结构发生相对滑动,并能提供更高过滤件支撑强度的可弯折初滤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油泵进油口的可弯折初滤器,包括: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连接件可通过螺纹、卡扣等连接方式与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第一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使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保持水平;第二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其能支撑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过滤件,其包覆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其能过滤进入油泵进油口的油。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通过注塑制造并固定在所述过滤件中。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通过注塑成型并同时与过滤件形成固定连接,能避免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和过滤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注塑成型的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相对现有整体片状结构的内部骨架能提供更高的支撑强度。第一内支撑体能使油泵进油口的过滤件保持水平,第二内支撑体能为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提供良好支撑。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分体设置,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之间由过滤件分隔,便于翻转。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所述第二内支撑体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制作为网状。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制作为口字形结构、日字形结构、品字形结构、田字形结构、或米字形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设有至少2个所述第二内支撑体。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二内支撑体之间由过滤件彼此隔离。在设置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内支撑体的情况下,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翻转至竖直的第二内支撑体数量,相对现有整体片状结构的内部骨架能提高初滤器的适用性。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第二内支撑体制作为工字形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所述过滤件是过滤网。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还包括第一外支撑体和第二外支撑体;两个第一外支撑体分别固定在第一内支撑体上方和下方的过滤件上,两个第一外支撑体对过滤件和第一内支撑体形成夹持;两个第二外支撑体分别固定在第二内支撑体上方和下方的过滤件上,两个第二外支撑体对过滤件和第二内支撑体形成夹持。燃油能自两个第一外支撑体和两个第二外支撑体之间进入过滤件。本技术提供的初滤器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第一内支撑体、第二内支撑体和过滤件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为避免第一内支撑体、第二内支撑体和过滤件发生相对滑动,本技术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1)采用注塑制造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并且在注塑时直接与过滤件形成固定。可以防止支撑体与过滤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减少相对滑动引起上、下过滤件贴合导致的容尘量降低。2)通过卡扣将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能产生与上述方案1)相同的技术效果,只是通过卡扣安装相对方案1)操作繁琐。2、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设计“体”结构。具有更高的刚度,可以承受更高的过滤件内外压差,提高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鲁棒性。3、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可以根据支架结构进行相应的折叠,分隔设置的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能避免骨架折叠时应力难以消除的隐患,提高初滤器的适用性。4、第一外支撑体和第二外支撑体为初滤器提供了更好的支撑。5、在设置有第一外支撑体和第二外支撑体时,燃油只能从两个第一外支撑体和两个第二外支撑体之间进入过滤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初滤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为便于观察,该视图去除了过滤件。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其显示与图2相同,该视图显示了过滤件。附图标记说明连接件1第一内支撑体2第二内支撑体3过滤件4现有初滤器内骨架5第一外支撑体6第二外支撑体7第二内支撑体位于水平状态A第二内支撑体位于竖直状态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专利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油泵进油口的可弯折初滤器第一实施例,包括:连接件1,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连接件1通过卡扣与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第一内支撑体2,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4中,并与所述连接件1固定连接,其使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4保持水平;第二内支撑体3,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2旁侧的过滤件4中,其能支撑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4;过滤件4(图2中未显示),其包覆所述第一内支撑体2和第二内支撑体3,其能过滤进入油泵进油口的油,所述过滤件是过滤网。本技术提供用于油泵进油口的可弯折初滤器第二实施例,包括:连接件1,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连接件1通过卡扣与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第一内支撑体2,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4中,并与所述连接件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弯折初滤器,用于油泵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n第一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使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保持水平;/n第二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其能支撑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n过滤件,其包覆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其能过滤进入油泵进油口的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折初滤器,用于油泵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油泵进油口固定连接;
第一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使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保持水平;
第二内支撑体,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其能支撑翻转至竖直方向的过滤件;
过滤件,其包覆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其能过滤进入油泵进油口的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通过注塑制造并固定在所述过滤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是分体结构,所述第一内支撑体和第二内支撑体之间由过滤件分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初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支撑体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下方的过滤件中,所述第二内支撑体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内支撑体旁侧的过滤件中。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