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1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包括舱体、电源、开关、照明灯、气体传感器、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氧气瓶、氧气控制箱、氧气面罩、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外机和生存保障物品;所述的舱体设置有舱门,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用于与隧道开挖台车固定连接;舱体内设置有电源、氧气瓶、氧气面罩和生存保障物品,照明灯、气体传感器、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氧气控制箱和温度调节装置均固定在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外机固定在舱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外机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源通过开关分别与照明灯、气体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外机连接;氧气面罩通过氧气控制箱与氧气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
本技术属于险舱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
技术介绍
我国地势较为复杂,地形起伏不定,这导致在隧道建设时,当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隧道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处于危险境地。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为隧道塌方落石、突泥涌水、掌子面坍塌、关门塌方等,面对这些施工险情,其中对施工人员危害最大的主要为隧道关门塌方。隧道关门塌方作为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险情,目前常规的处理办法为在隧道内预先铺设逃生管道,当隧道内关门塌方时,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但实际的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逃生管道往往铺设不及时;第二种是当遇到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工序时,逃生管道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往往又会影响施工;第三种是当险情真实发生时,不能起到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作用。综上所述,应对隧道突发险情时,现有技术缺乏有效的救援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操作方便、经济、安全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21)、电源、开关(24)、照明灯(2)、气体传感器(5)、空气净化处理装置(3)、氧气瓶(6)、氧气控制箱(7)、氧气面罩(8)、温度调节装置(4)、温度调节装置外机和生存保障物品(12);/n所述的舱体(21)设置有舱门(14),舱体(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环(16-1),第一套环(16-1)用于与隧道开挖台车(19)固定连接;舱体(21)内设置有电源、氧气瓶(6)、氧气面罩(8)和生存保障物品(12),照明灯(2)、气体传感器(5)、空气净化处理装置(3)、氧气控制箱(7)和温度调节装置(4)均固定在舱体(21)内,温度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21)、电源、开关(24)、照明灯(2)、气体传感器(5)、空气净化处理装置(3)、氧气瓶(6)、氧气控制箱(7)、氧气面罩(8)、温度调节装置(4)、温度调节装置外机和生存保障物品(12);
所述的舱体(21)设置有舱门(14),舱体(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环(16-1),第一套环(16-1)用于与隧道开挖台车(19)固定连接;舱体(21)内设置有电源、氧气瓶(6)、氧气面罩(8)和生存保障物品(12),照明灯(2)、气体传感器(5)、空气净化处理装置(3)、氧气控制箱(7)和温度调节装置(4)均固定在舱体(21)内,温度调节装置外机固定在舱体(21)外,温度调节装置外机与温度调节装置(4)连接;
所述的电源通过开关(24)分别与照明灯(2)、气体传感器(5)、温度调节装置(4)和温度调节装置外机连接;氧气面罩(8)通过氧气控制箱(7)与氧气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21)的外形为长方体,舱体(21)的顶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套环(16-1),第一套环(16-1)与隧道开挖台车(19)下层支架底部设置的第二套环(16-2)通过螺栓(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门(14)上设置有一个由透明玻璃构成的瞭望窗(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突发险情的可移动式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传感器(5)固定在舱体(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琼王志丰陈富翔任锐田俊峰李嘉琪罗明睿宋晓刘勇李勇李培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