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和除菌呼吸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66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和除菌呼吸幕墙,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包括玻璃墙、功能墙、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玻璃墙和功能墙间隔设置,并形成风道,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连接玻璃墙和功能墙的上端和下端,下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功能墙包括依次设置的外板、第一固定网、防霾网、第二固定网和内板,玻璃墙设于外板远离第一固定网的一侧,外板和内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除菌呼吸幕墙包括多个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玻璃墙和功能墙之间形成风道,由空气动力学原理可知,当流动的空气经过风道和第一通风孔时,能够将室内空气带出,实现换气。防霾网能够对室外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如PM2.5)进行过滤,实现除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和除菌呼吸幕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和除菌呼吸幕墙。
技术介绍
除菌呼吸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一般常规外呼吸式呼吸幕墙通过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进行自动换气,有些城市PM2.5浓度较高,因此存在将户外的PM2.5颗粒随空气交换进入室内。即现有除菌呼吸幕墙不具有防御雾霾的作用,且现有除菌呼吸幕墙一般不具有阻燃功能,降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和除菌呼吸幕墙,具有除霾作用,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包括玻璃墙、功能墙、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玻璃墙和所述功能墙间隔设置,并形成风道,所述上连接板连接所述玻璃墙和所述功能墙的上端,所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玻璃墙和所述功能墙的下端,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功能墙包括依次设置的外板、第一固定网、防霾网、第二固定网和内板,所述玻璃墙设于所述外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网的一侧,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墙还包括第一阻燃板和第二阻燃板,所述第一阻燃板设于所述外板和所述第一固定网之间,所述第二阻燃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网和所述内板之间,所述第一阻燃板和所述第二阻燃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三通风孔。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通风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阻燃板和所述第二阻燃板上的方格孔,所述方格孔的面积占所述第一阻燃板或所述第二阻燃板总面积的50%以上。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阻燃板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阻燃板上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固定网、所述防霾网和所述第二固定网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阻燃板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阻燃板上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形成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避让口被配置为允许所述防霾网通过。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防霾网上的防霾网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网。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防霾网包括网本体和框体,所述框体固设于所述网本体的四周,所述框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竖向连接组件和两个相对的横向连接组件,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和所述横向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U形槽板和支撑板,所述U形槽板的开口朝外,所述支撑板垂直设于所述U形槽板的槽底背面,所述第二限位件为截面为L形的长条板,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地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U形槽板之间并与所述U形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支撑板和所述U形槽板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网本体的侧边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防霾网还包括四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相邻的U形槽板内。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板和/或所述内板上设有抗菌层。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卡套于所述第一阻燃板和所述第二阻燃板的四周,所述外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条,所述横条与所述竖条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优选方案,所述玻璃墙为C形,所述C形的玻璃墙的开口背离所述外板,由所述功能墙到所述玻璃墙,所述上连接板向下倾斜。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及包含其的除菌呼吸幕墙中,玻璃墙和功能墙间隔设置,且两者中间区域形成风道,同时下连接板上也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由空气动力学原理可知,当流动的空气经过风道和下连接板上的第一通风孔时,能够将室内空气带出,室内空气依次经内板、第二固定网、防霾网、第一固定网和外板,实现换气。进一步地,防霾网能够对室外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如PM2.5)进行过滤,实现除霾。另外,第一阻燃板和第二阻燃板能够起到阻燃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第一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的第二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隐藏外框中的一个竖条)的第三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幕墙单元的爆炸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幕墙单元的爆炸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霾网的部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竖向连接组件或横向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竖向连接组件或横向连接组件与网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燃板或第二阻燃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玻璃墙;20-功能墙;30-上连接板;40-下连接板;401-第一通风孔;1-外板;2-第一固定网;3-防霾网;4-第二固定网;5-内板;6-第一阻燃板;7-第二阻燃板;8-外框;11-第二通风孔;31-网本体;32-框体;321-竖向连接组件;322-横向连接组件;3211-第一限位件;3212-第二限位件;33-连接件;61-第三通风孔;62-第一容置槽;63-第一缺口;71-第二容置槽;72-第二缺口;81-横条;82-竖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墙(10)、功能墙(20)、上连接板(30)和下连接板(40),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间隔设置,并形成风道,所述上连接板(30)连接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的上端,所述下连接板(40)连接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的下端,所述下连接板(40)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401),所述功能墙(20)包括依次设置的外板(1)、第一固定网(2)、防霾网(3)、第二固定网(4)和内板(5),所述玻璃墙(10)设于所述外板(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网(2)的一侧,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5)上均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墙(10)、功能墙(20)、上连接板(30)和下连接板(40),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间隔设置,并形成风道,所述上连接板(30)连接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的上端,所述下连接板(40)连接所述玻璃墙(10)和所述功能墙(20)的下端,所述下连接板(40)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401),所述功能墙(20)包括依次设置的外板(1)、第一固定网(2)、防霾网(3)、第二固定网(4)和内板(5),所述玻璃墙(10)设于所述外板(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网(2)的一侧,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5)上均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墙(20)还包括第一阻燃板(6)和第二阻燃板(7),所述第一阻燃板(6)设于所述外板(1)和所述第一固定网(2)之间,所述第二阻燃板(7)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网(4)和所述内板(5)之间,所述第一阻燃板(6)和所述第二阻燃板(7)上均设有多个第三通风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孔(61)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阻燃板(6)和所述第二阻燃板(7)上的方格孔,所述方格孔的面积占所述第一阻燃板(6)或所述第二阻燃板(7)总面积的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板(6)上设有第一容置槽(62),所述第二阻燃板(7)上设有第二容置槽(71),所述第一容置槽(62)和所述第二容置槽(71)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固定网(2)、所述防霾网(3)和所述第二固定网(4)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菌呼吸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板(6)上开设有第一缺口(63),所述第二阻燃板(7)上开设有第二缺口(72),所述第一缺口(63)和所述第二缺口(72)形成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避让口被配置为允许所述防霾网(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川董丹存田根
申请(专利权)人: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