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34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型机,其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连接有用于驱动布料移动的进料辊、用于对布料作定型处理的上浆机和用于干燥布料的烘干机;所述机架在进料辊和上浆机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清理毛絮的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使用,能有效清理布料上粘附的毛絮,使布料获得较好的定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型机
本技术涉及布料印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机。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中,为保证布料拥有坚固耐磨、防滑防水等特性,会通过定型机对布料进行一定的处理。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52062256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较小的蒸汽定型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的蒸汽定型机,包括定型机主体、定型机入口架、幅宽限制器、上浆机、速度补偿装置、用于控制定型机的中央控制面板、蒸汽循环箱、幅宽调整机、排风系统和出口装置,其中,定型机入口架固定在定型机主体后侧,排风系统连接在定型机底端,中央控制面板连接在定型机主体一侧,上浆机连接在定型机主体顶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布料在制造过程中会粘附较多毛絮,当布料浸入上浆机内的化工液,粘附在布料上的毛絮会转移至化工液内,对化工液造成污染,影响化工液对布料的定型处理,致使布料的定型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机,其能在布料在浸入化工液前完成毛絮的清理,避免化工液内的毛絮发生堆积,对化工液造成污染,影响布料定型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连接有用于驱动布料移动的进料辊、用于对布料作定型处理的上浆机和用于干燥布料的烘干机,所述机架在进料辊和上浆机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清理毛絮的风机,风机桨叶与风机进风口之间设有用于滤去毛絮和灰尘的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布料送入上浆机之前,利用风机清理粘附在布料上的毛絮和灰尘,尽可能避免毛絮和灰尘随布料浸入上浆机中,对上浆机内存放的化工液造成污染,导致布料的定型效果变差;而滤网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毛絮和灰尘进入风机内部,对风机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和进料辊之间设有刷杆,刷杆周向上设有刷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刷杆上的刷毛,不仅能直接把毛絮和灰尘刷离布料,还能与风机配合使用,增强风机对毛絮和灰尘的清理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风机和进料辊之间连接有驱动电机,刷杆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刷杆转动方向和布料进料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刷杆相对进料方向逆向转动,使刷毛与布料充分接触,加强刷毛对布料的清理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驱动电机和刷杆均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分布有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组对称分布于布料上下表面的风机和刷杆,对布料进行充分清理,使布料尽可能保持干净,降低毛絮和灰尘对布料定型的干扰,使布料能获得较好的定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刷杆和进料辊之间连接有用于摊开布料的双向丝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双向丝杆将布料开幅,避免布料在定型处理过程中变得褶皱,导致布料最终的定型效果不佳;同时还能使布料与刷毛、风机以及驱动辊上的粘性层充分接触,加强各组件对毛絮的清理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风机与进料辊之间连接有用于绷直布料的前置限位辊,在风机与上浆机之间连接有用于绷直布料的后置限位辊,前置限位辊和后置限位辊均成对存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前置限位辊和后置限位辊,使布料保持紧绷的状态,避免风机在吸附布料上的毛絮和灰尘时,所产生的吸力把布料变得褶皱不堪,影响布料后续的定型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风机和上浆机之间连接有多个驱动辊,多个驱动辊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分布,且周向上均包覆有一圈用于粘除毛絮的粘性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辊上包覆的粘性层,将布料上的毛絮和灰尘粘住,使布料保持干净;而将驱动辊设置于风机和上浆机之间,是想借助刷毛和风机完成毛絮的主要清理工作,尽可能减少粘性层需要粘除的毛絮量,以延长粘性层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大小随进风口与布料的距离缩短而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大进风口的大小,增加风机对布料的有效吸附面积,提升风机对毛絮的清理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进料辊和上浆机之间设置风机,来对布料中粘附的毛絮进行清理,避免毛絮在上浆机内发生堆积,对上浆机内存放的化工液造成污染,导致布料定型效果不佳。2.在进料辊和风机间设有带刷毛的刷杆,在风机和上浆机间设有包覆着粘性层的驱动辊,通过多种清理手段的配合使用,尽可能完成毛絮的清理工作,使送入上浆机的布料保持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藏布料及部分机架的定型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双向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进料辊;3、上浆机;4、烘干机;5、风机;6、滤网;7、刷杆;8、刷毛;9、驱动电机;10、前置限位辊;11、后置限位辊;12、驱动辊;13、双向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定型机,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机架1,两机架1间依次连接有进料辊2、上浆机3和烘干机4,进料辊2设有多组且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分布。其中,设置多组进料辊2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进料辊2与布料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驱动布料在机架1间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而上浆机3的作用,则是为了使布料充分浸入定型用的化工液,最后利用烘干机4,将浸入化工液的布料快速干燥。由于布料在制作过程会粘附大量毛絮和灰尘,当布料浸入化工液时,毛絮和灰尘也会随之进入上浆机3中,这部分毛絮和灰尘会对上浆机3中存放的化工液造成污染,影响化工液对布料的定型效果,导致布料无法获得较好的定型处理。因此在进料辊2与上浆机3之间,设置了用于清理毛絮的两排风机5和两根刷杆7。两排风机5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分布,且每个风机5进风口面积沿重力方向朝向布料逐渐增大,同时风机5进风口还连接有用于过滤毛絮的滤网6。另外两根刷杆7也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分布,且每根刷杆周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根刷毛8,刷杆7一端还轴向连接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转动方向与布料进料方向相反。通过驱动电机9带动刷杆7转动,使刷毛8与布料充分接触,一方面能除去布料上一部分容易清除的毛絮和灰尘,另一方面也能与风机配合使用,用刷毛对难以刷落的毛絮进行处理,使其位置产生松动,方便风机完成后续的清理工作,增强风机对毛絮的清理能力。将风机5进风口朝向布料部分的面积逐渐增大,是为了加强风机5对毛絮的清理能力,至于在风机5进风口设置滤网6,是为了避免毛絮进入风机5内部,对风机5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为了避免布料在风力的吸力作用下,变得褶皱不堪,在刷杆7与风机5间设置有两根相互水平的前置限位辊10,布料夹于两前置限位辊10之间。在风机5与上浆机3之间也设置有两根相互水平的后置限位辊11,布料同样夹于两后置限位辊11之间,通过前置限位辊10和后置限位辊11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连接有用于驱动布料移动的进料辊(2)、用于对布料作定型处理的上浆机(3)和用于干燥布料的烘干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进料辊(2)和上浆机(3)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清理毛絮的风机(5),风机(5)的进风口内连接有用于滤去毛絮和灰尘的滤网(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连接有用于驱动布料移动的进料辊(2)、用于对布料作定型处理的上浆机(3)和用于干燥布料的烘干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进料辊(2)和上浆机(3)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清理毛絮的风机(5),风机(5)的进风口内连接有用于滤去毛絮和灰尘的滤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与进料辊(2)之间设有刷杆(7),刷杆(7)周向上设有刷毛(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风机(5)和进料辊(2)之间连接有驱动电机(9),刷杆(7)连接于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刷杆(7)转动方向和布料进料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驱动电机(9)和刷杆(7)均沿布料上下表面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海锋任加权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