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30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插接拼合相互固定并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前端包括本体以及将本体切分成若干空腔的固定肋板,所述后端包括壳体与若干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大小不同的U型导流板,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相互密封插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固定肋板与所述U型导流板切分成若干相互导通的水道,所述后端面板上设有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所述水道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采用前端与后端的拼接插合方式,提高冷却板前端的铸造质量与合格率,提高整体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后端采用钢材,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设备投资,提高整体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
本技术属于高炉用炉体冷却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
技术介绍
冷却板作为一种主要的高炉冷却设备装于高炉炉内,特别是高炉炉腰位置。冷却板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点式冷却来冷却耐火材料砖衬并使其始终保持一定厚度,进而通过耐火材料砖衬保护高炉炉壳。因此,冷却板对耐火材料砖衬的冷却效果越好,越能有效延长耐火材料砖衬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高炉的长寿。目前国内外高炉使用的冷却板大多是采用常规的纯铜铸造工艺成型。由于纯铜液吸气严重和收缩率大的特点,导致薄壁多腔结构的冷却板前端300mm范围内的质量很难满足ASTME272-75中最低Ⅱ级以上的X射线探伤检查。冷却板前端质量不达标,内部气孔、夹杂、疏松、裂纹等缺陷的存在直接严重影响到冷却板前端的热交换和使用寿命,最终降低高炉的寿命和休风次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前端铸造质量和热交换效果高的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插接拼合相互固定并形成密封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包括吊耳、本体以及将本体切分成若干空腔的固定肋板,所述前端包括壳体与若干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大小不同的U型导流板,所述U型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肋板相互匹配,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相互对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固定肋板与所述U型导流板切分成若干相互导通的水道,所述后端面板上设有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所述水道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后端部。具体的,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焊接肋板,所述焊接肋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壳体的边缘处并与所述本体的端部相隔离,所述焊接肋板与所述U型导流板的另一端相互匹配。具体的,所述本体的内中部设有中肋板,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与所述中肋板相互匹配的中导流板。具体的,所述本体、所述固定肋板、所述焊接肋板与所述中肋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焊接凹槽,所述壳体、所述U型导流板与所述中导流板朝向所述本体的边缘处设有焊接凸起,所述焊接凸起嵌套在所述焊接凹槽内。具体的,所述焊接凹槽内填充有填充合金,所述填充合金填充满所述焊接凹槽与所述焊接凸起相互嵌套后的缝隙。优选的,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外周边结合处采用氩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具体的,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形成的腔体中还设有外循环道,所述外循环道环绕在所述水道的外侧并与所述水道隔离。具体的,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外循环道的首尾端部分别开设有外进水口与外出水口。优选的,所述壳体、所述U型导流板与所述中导流板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所述前端的材质为纯铜。优选的,所述吊耳、所述本体、所述固定肋板与所述中肋板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所述后端的材质为钢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前端与后端的拼接插合方式,提高冷却板前端的铸造质量与合格率,提高整体成品的和隔离,同时后端采用钢材,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设备投资,此外在后端中设置焊接肋板,延长前端U型导流板的边缘处,使水道中的水流减少对焊接处的冲刷,从而提高整体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后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1进水口,2吊耳,3中肋板,4出水口,5本体,6焊接肋板,7U型导流板,8水道,9中导流板,10壳体,11固定肋板,12填充合金,13焊接凸起,14外循环道,15外进水口,16外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如图1-3所示,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插接拼合相互固定并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后端包括吊耳2、本体5以及将本体5切分成若干空腔的固定肋板11,所述后端包括壳体10与若干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中大小不同的U型导流板7,所述U型导流板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肋板11相互匹配,所述本体5与所述壳体10相互对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固定肋板11与所述U型导流板7切分成若干相互导通的水道8,所述后端面板上设有进水口1与所述出水口4,所述水道8连通所述进水口1与所述出水口4,所述吊耳2固定在所述本体5的后端部。优选的,所述壳体10、所述U型导流板7与所述中导流板9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所述前端的材质为纯铜。优选的,所述吊耳2、所述本体5、所述固定肋板11与所述中肋板3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所述后端的材质为钢材。采用拼合插接的前端与后端,将前端与后端分别铸造,降低铸造的难度,同时提高铸造的合格率,同时还能降低前端纯铜薄壁铸件的长度且铸造时前端内腔不封闭,铸件浇注成型过程中排气顺畅且收缩阻碍小,铸件内部气孔、夹杂、疏松、裂纹缺陷明显减少,可显著提高质量冷却板前端内部质量,满足ASTME272-75中最低Ⅱ级以上的X射线探伤检查要求,同时提高前端热交换效率。前端纯铜铸件合格率显著提升,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此外,后端的材质从纯铜替换为钢材,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设备的投资。具体的,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焊接肋板6,所述焊接肋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本体5朝向所述壳体10的边缘处并与所述本体5的端部相隔离,所述焊接肋板6与所述U型导流板7的另一端相互匹配。焊接肋板6是为了延伸U型导流板7的端部,使水道8的转弯处偏离前端与后端的拼接处,从而避免水道8中冷却水对前端与后端拼接处的冲击,减少死水区域,大幅度提高焊接处的可靠性,延长本技术提供的钢铜复合冷却板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本体5的内中部设有中肋板3,所述壳体10内中部设有与所述中肋板3相互匹配的中导流板9。中肋板3与中导流板9的配合,使中部的水道9再次延长,提高冷却水的流动覆盖面,避免中部散热不均匀,同时保证出水顺利均匀。具体的,所述本体5、所述固定肋板11、所述焊接肋板6与所述中肋板3朝向所述壳体10的边缘处开设有焊接凹槽(图中未标示),所述壳体10、所述U型导流板7与所述中导流板9朝向所述本体5的边缘处设有焊接凸起13,所述焊接凸起13嵌套在所述焊接凹槽内。具体的,所述焊接凹槽内填充有填充合金12,所述填充合金12填充满所述焊接凹槽与所述焊接凸起13相互嵌套后的缝隙。填充合金12为低熔点特殊合金,通过在前端与后端拼接前,在焊接凹槽内填充适量的低熔点特殊合金片,在拼接后对整个冷却板进行加热到填充合金12的熔点,使填充合金12融化后,自动填充满焊接凹槽与焊接凸起13之前的缝隙,经过冷却后实现部分冶金结合,从而达到固定前端与后端的效果,并且能够保证腔体拼接处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本体5与所述壳体10的外周边结合处在加热条件下采用氩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插接拼合相互固定并形成密封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包括吊耳(2)、本体(5)以及将本体(5)切分成若干空腔的固定肋板(11),所述前端包括壳体(10)与若干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中大小不同的U型导流板(7),所述U型导流板(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肋板(11)相互匹配,所述本体(5)与所述壳体(10)相互对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固定肋板(11)与所述U型导流板(7)切分成若干相互导通的水道(8),所述后端面板上设有进水口(1)与出水口(4),所述水道(8)连通所述进水口(1)与所述出水口(4),所述吊耳(2)固定在所述本体(5)的后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插接拼合相互固定并形成密封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包括吊耳(2)、本体(5)以及将本体(5)切分成若干空腔的固定肋板(11),所述前端包括壳体(10)与若干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中大小不同的U型导流板(7),所述U型导流板(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肋板(11)相互匹配,所述本体(5)与所述壳体(10)相互对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固定肋板(11)与所述U型导流板(7)切分成若干相互导通的水道(8),所述后端面板上设有进水口(1)与出水口(4),所述水道(8)连通所述进水口(1)与所述出水口(4),所述吊耳(2)固定在所述本体(5)的后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焊接肋板(6),所述焊接肋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本体(5)朝向所述壳体(10)的边缘处并与所述本体(5)的端部相隔离,所述焊接肋板(6)与所述U型导流板(7)的另一端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5)的内中部设有中肋板(3),所述壳体(10)内中部设有与所述中肋板(3)相互匹配的中导流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铜钢复合高炉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5)、所述固定肋板(11)、所述焊接肋板(6)与所述中肋板(3)朝向所述壳体(10)的边缘处开设有焊接凹槽,所述壳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敏陈伟佘京鹏李立鸿陈子凌张学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