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5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属于染色节水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染色槽,所述基座的内侧嵌入有染色槽,所述染色槽外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水泵D,所述水泵D进水端与染色槽管道互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其通过设有沉淀箱、过滤箱和生物降解池,染色槽内的废水经过水泵D抽送到沉淀箱内沉淀从试剂管中加入厌氧水解酸化,然后沉淀经过水泵A抽送到过滤器,经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袋内部的沸石颗粒和净化袋内部的竹炭粒子初步过滤然后进入过滤箱沉淀,再由水泵B抽送到生物降解池经生物氧化降解,再由水泵C抽入到染色槽,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
本技术涉及染色节水
,尤其涉及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新珠线带涤包涤包芯线,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现有的包芯纱染色时用水量大且染色时的污水处理排放难,在倡导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小型的染色厂包芯纱染色过程的环保节水和废水处理在政府的监督下逐渐实施起来,染色废水的可持续利用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其通过设有沉淀箱、过滤箱和生物降解池,染色槽内的废水经过水泵D抽送到沉淀箱内沉淀从试剂管中加入厌氧水解酸化,然后沉淀经过水泵A抽送到过滤器,经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袋内部的沸石颗粒和净化袋内部的竹炭粒子初步过滤然后进入过滤箱沉淀,再由水泵B抽送到生物降解池经生物氧化降解,再由水泵C抽入到染色槽,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其通过设有带有过滤功能的进水座,在水泵抽水时进水座内部蜂巢式吸水层其六边形的空洞帮助水流快速流入进水座,然后经过吸附层的活性炭颗粒吸附净化再送入到下一步程序,避免水泵被过多的沉淀物堵塞。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包括基座和染色槽,所述基座的内侧嵌入有染色槽,所述染色槽外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水泵D,所述水泵D进水端与染色槽管道互通,且水泵D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顶端一侧嵌入有试剂管,所述沉淀箱顶端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A,且水泵A进水端与沉淀箱管道互通,所述水泵A出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过滤器,且过滤器底端出水口嵌入过滤箱内部,所述过滤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B,且水泵B进水端与过滤箱管道互通,所述水泵B出水端管道互通有生物降解池,所述生物降解池顶端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C,所述水泵C进水端与生物降解池管道互通,且水泵C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染色槽,所述水泵A、水泵B和水泵C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进水座,所述水泵A、水泵B、水泵C和水泵D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外部电源。可选的,所述过滤器内部嵌入有过滤袋和净化袋,且过滤袋和净化袋内部分别填充有沸石颗粒和竹炭粒子,所述过滤器底部开设出水口。可选的,所述过滤器顶部衔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过滤器衔接处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密封盖两端固定连接有手柄。可选的,所述进水座表层开设有蜂巢式吸水层,所述蜂巢式吸水层背离进水座外壁固定连接有吸附层,且吸附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有沉淀箱、过滤箱和生物降解池,染色槽内的废水经过水泵D抽送到沉淀箱内沉淀从试剂管中加入厌氧水解酸化,然后沉淀经过水泵A抽送到过滤器,经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袋内部的沸石颗粒和净化袋内部的竹炭粒子初步过滤然后进入过滤箱沉淀,再由水泵B抽送到生物降解池经生物氧化降解,再由C抽入到染色槽,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2、本技术通过设有带有过滤功能的进水座,在水泵抽水时进水座内部蜂巢式吸水层其六边形的空洞帮助水流快速流入进水座,然后经过吸附层的活性炭颗粒吸附净化再送入到下一步程序,避免水泵被过多的沉淀物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的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的进水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沉淀箱;3、过滤箱;4、生物降解池;5、试剂管;6、水泵A;7、过滤器;8、水泵B;9、染色槽;10、螺栓;11、密封盖;12、手柄;13、过滤袋;14、净化袋;15、沸石颗粒;16、竹炭粒子;17、进水座;18、活性炭颗粒;19、吸附层;20、水泵C;21、蜂巢式吸水层;22、水泵D。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包括基座1和染色槽9,所述基座1的内侧嵌入有染色槽9,所述染色槽9外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水泵D22,所述水泵D22进水端与染色槽9管道互通,且水泵D22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顶端一侧嵌入有试剂管5,所述沉淀箱2顶端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A6,且水泵A6进水端与沉淀箱2管道互通,所述水泵A6出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过滤器7,且过滤器7底端出水口嵌入过滤箱3内部,所述过滤箱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B8,且水泵B8进水端与过滤箱3管道互通,所述水泵B8出水端管道互通有生物降解池4,所述生物降解池4顶端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C20,所述水泵C20进水端与生物降解池4管道互通,且水泵C20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染色槽9,所述水泵A6、水泵B8和水泵C20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进水座17,所述水泵A6、水泵B8、水泵C20和水泵D22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外部电源。示例的,染色槽内9的废水经过水泵D22抽送到沉淀箱2内沉淀,从试剂管5中加入厌氧水解酸化,然后沉淀经过水泵A6抽送到过滤器7,经过滤器7内部的过滤袋13内部的沸石颗粒15和净化袋14内部的竹炭粒子16初步过滤然后进入过滤箱3沉淀,再由水泵B8抽送到生物降解池4经生物氧化降解,再由水泵C20抽入到染色槽9,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目的。参考图1和2所示,所述过滤器7内部嵌入有过滤袋13和净化袋14,且过滤袋13和净化袋14内部分别填充有沸石颗粒15和竹炭粒子16,所述过滤器7底部开设出水口。示例的,水泵A6抽送到过滤器7内部的废水,经过滤器7内部的过滤袋13内部的沸石颗粒15和净化袋14内部的竹炭粒子16双重过滤然后进入过滤箱3沉淀,过滤更加完全。参考图2所示,所述过滤器7顶部衔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包括基座(1)和染色槽(9),所述基座(1)的内侧嵌入有染色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9)外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水泵D(22),所述水泵D(22)进水端与染色槽(9)管道互通,且水泵D(22)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顶端一侧嵌入有试剂管(5),所述沉淀箱(2)顶端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A(6),且水泵A(6)进水端与沉淀箱(2)管道互通,所述水泵A(6)出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过滤器(7),且过滤器(7)底端出水口嵌入过滤箱(3)内部,所述过滤箱(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B(8),且水泵B(8)进水端与过滤箱(3)管道互通,所述水泵B(8)出水端管道互通有生物降解池(4),所述生物降解池(4)顶端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C(20),所述水泵C(20)进水端与生物降解池(4)管道互通,且水泵C(20)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染色槽(9),所述水泵A(6)、水泵B(8)和水泵C(20)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进水座(17),所述水泵A(6)、水泵B(8)、水泵C(20)和水泵D(22)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纱环保型节水染色设备,包括基座(1)和染色槽(9),所述基座(1)的内侧嵌入有染色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9)外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水泵D(22),所述水泵D(22)进水端与染色槽(9)管道互通,且水泵D(22)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顶端一侧嵌入有试剂管(5),所述沉淀箱(2)顶端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A(6),且水泵A(6)进水端与沉淀箱(2)管道互通,所述水泵A(6)出水端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过滤器(7),且过滤器(7)底端出水口嵌入过滤箱(3)内部,所述过滤箱(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B(8),且水泵B(8)进水端与过滤箱(3)管道互通,所述水泵B(8)出水端管道互通有生物降解池(4),所述生物降解池(4)顶端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C(20),所述水泵C(20)进水端与生物降解池(4)管道互通,且水泵C(20)出水端管道互通有染色槽(9),所述水泵A(6)、水泵B(8)和水泵C(20)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互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万虹漂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