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2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38
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包括高压泵、一级RO膜组件、二级RO膜组件和纯水箱,高压泵用于将输入的预处理来水进行增压处理后输出至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纯水箱,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分成两路,其一路连接至排水渠,另一路连接至高压泵的输入端,二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高压泵的输入端,高压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高压泵联动控制的低压检测开关和高压检测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即能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又能节约建造和运行成本,以及缩小占地面积,还能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
技术介绍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分离出来,因为这个过程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反渗透。经过反渗透处理,使水中杂质的含量降低,提高水质的纯度,其脱盐率可达到98%以上,并能将水中大部分的细菌,胶体及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纯水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反渗透膜是现今工业纯水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大型光伏、光电企业的清洗用水;发电厂、炼钢厂的锅炉冷却用水;中型屏幕、玻璃清洗用水;制药行业的溶剂溶质分离等;小型食品、饮料的饮用等;微型实验室用水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玻璃的应用日益精进,使得对玻璃的清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纯水是目前清洗玻璃最经济有效的清洗剂。而纯水的制造设备也在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很多中小微企业,其对纯水设备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加。而对于这些中小微企业,在设备达到使用效果的同时,必须尽可能的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也是硬性要求。现如今市面上常用的纯水生成工艺所采用反渗透敷设结构如图1,该结构在纯水设备中是使用最多的,效果也很稳定。但是在实际制造中,虽然配置齐全,然而设备的造价就相对较高,设备的占地面积也相对需要更宽了。图1所示结构的运行原理:带有一定压力的预处理水进入1级高压泵,经过1级高压泵的加压后,经过单向阀及球阀进入1级反渗透膜,由反渗透膜分离出一部分浓缩水和一部分纯水。纯水经过仪表检测后进入中间水箱。而浓水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阀门和单向阀后回流到1级高压泵前,另一部分直接排放。进入中间水箱的纯水由水箱出口出来,经过2级高压泵加压后,经过单向阀及球阀进入2级反渗透膜,由2级反渗透膜分离出一部分浓缩水和一部分纯水。纯水经过仪表检测后进入纯水箱内储存,以备后续使用,且2级浓水直接排放至排水渠。出于对设备占地面积的考虑,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反渗透敷设结构。此结构相比图1的结构,省了一个中间水箱,对企业来说,的确是节省了占地面积。但是在控制上常出现背压和负压的情况。图2所示结构的运行原理:带有一定压力的预处理水进入1级高压泵,经过1级高压泵的加压后,经过单向阀及球阀进入1级反渗透膜,由反渗透膜分离出一部分浓缩水和一部分纯水。1级浓水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阀门和单向阀后回流到1级高压泵前,另一部分直接排放。1级纯水直接进入1级高压泵,经过2级高压泵加压后,经过单向阀及球阀进入2级反渗透膜,由2级反渗透膜分离出一部分浓缩水和一部分纯水。纯水经过仪表检测后进入纯水箱内储存,以备后续使用。2级浓水直接排放至排水渠。在实际生产制造中,采用图1结构的设计工艺的较多,但因设备相对较多,占用面积大,设备造价成本高,因为有两台高压泵,而且使得设备运行时的功率大,运行成本高,另外,浓水基本全部排至排水渠,水的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制造中,采用图2结构的设计工艺使用较少,其虽然解决了设备占地面积的问题,也降低了一定的造价成本,但却引入了其它一些隐患,主要是在控制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2级高压泵直接连在了1级反渗透膜的产水管上,这就可能出现两个不利情况。其一,当1级产水不足时,2级高压泵的吸力就直接作用在了1级反渗透膜上,这就对膜造成了负压运行的情况,对反渗透膜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二,当2级高压泵突然停止运行时,2级系统的反向压力可能直接对1级反渗透膜造成冲击,使1级反渗透膜出现背压现象,另外,浓水基本全部排至排水渠,水的利用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包括高压泵、一级RO膜组件、二级RO膜组件和纯水箱,所述高压泵用于将输入的预处理来水进行增压处理后输出至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纯水箱,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分成两路,其一路连接至排水渠,另一路连接至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高压泵联动控制的低压检测开关和高压检测开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泵的前端用于输入预处理来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手动球阀,所述低压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手动球阀与所述高压泵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手动球阀,所述第一止回阀位于所述第二手动球阀的输入侧,所述高压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手动球阀的输出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至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止回阀;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至所述纯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手动球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至排水渠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呈并联结构的第一电磁阀和第四手动球阀;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至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回流管路上沿回流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五手动球阀和第三止回阀,且所述第一回流管路接入所述高压泵输入端的连接点并位于所述第一手动球阀的输出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至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回流管路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第六手动球阀和第四止回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六手动球阀相并联,所述第四止回阀位于所述第二回流管路的回流出水侧,且所述第二回流管路接入所述高压泵输入端的连接点并位于所述第一手动球阀的输出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RO膜组件和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管路上均设有电导率仪,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输出端管路、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管路、第一回流管路和第二回流管路上均设有压力表,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管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管路、第一回流管路、第二回流管路,以及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至排水渠间的管路上均设有管道流量计,所述纯水箱上设有用于检测纯水箱内液位高度的液位开关。本技术的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减少了设备组成,降低了设备造价成本;2)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3)只需一个高压泵,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耗电功率,减少了运行能耗;4)设备运行更稳定,避免了对反渗透膜的伤害,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反渗透敷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反渗透敷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泵、一级RO膜组件、二级RO膜组件和纯水箱,所述高压泵用于将输入的预处理来水进行增压处理后输出至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纯水箱,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分成两路,其一路连接至排水渠,另一路连接至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高压泵联动控制的低压检测开关和高压检测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泵、一级RO膜组件、二级RO膜组件和纯水箱,所述高压泵用于将输入的预处理来水进行增压处理后输出至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纯水箱,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分成两路,其一路连接至排水渠,另一路连接至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高压泵联动控制的低压检测开关和高压检测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的前端用于输入预处理来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手动球阀,所述低压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手动球阀与所述高压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手动球阀,所述第一止回阀位于所述第二手动球阀的输入侧,所述高压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手动球阀的输出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串联式多级反渗透的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至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止回阀;所述二级RO膜组件的纯水输出端至所述纯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净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