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永学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2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鞍,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包括前鞍桥、鞍座、鞍板和后鞍桥,前鞍桥上设置有前调节螺母和前鞍桥滑槽,后鞍桥上设置有后调节螺母和后鞍桥滑槽,前鞍桥滑槽和后鞍桥滑槽内分别安装有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之间的鞍座为中空结构,前调节件包括前左滑杆、前右滑杆、前上弧形杆和前下弧形杆,前上弧形杆上设置有前套环,前下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前挂钩,后调节件包括后左滑杆、后右滑杆和后弧形杆,后弧形杆上设置有调节板和多个后挂钩,调节板上设置有后套环,对应的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弹簧相连,前调节螺母和前套环上安装有前调节螺栓,后调节螺母和后套环上安装有后调节螺栓。减震性能好,骑行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马鞍架体
本技术涉及马鞍,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马鞍架体。
技术介绍
马鞍是一种用包裹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前后凸起,内塞软物,是骑马行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但是,目前市面销售的马鞍均不具备减震功能,骑马者在随马匹奔跑或行走过程中备受颠簸,长时间骑行臀部疼痛不已,而且遇到剧烈颠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需要一种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马鞍,提升骑马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马鞍架体,提升骑马舒适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包括前鞍桥、鞍座、鞍板和后鞍桥,前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前调节螺母,后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前鞍桥滑槽,后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调节螺母,前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后鞍桥滑槽,后鞍桥板面上设置有沿底端延伸至中上部的凹口,前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前调节件,后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后调节件,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之间的鞍座部分为中空结构;前调节件包括前左滑杆、前右滑杆,前左滑杆和前右滑杆的上、下端之间通过前上弧形杆和前下弧形杆相连,前上弧形杆中间位置设置有前套环,前下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前挂钩;后调节件包括后左滑杆、后右滑杆,后左滑杆、后右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后弧形杆相连,后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后挂钩,后弧形杆中间位置向后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调节板,调节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套环,调节板可在后鞍桥的凹口内上下滑动;前调节件上前挂钩数量与后调节件上后挂钩数量相同,相对应的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弹簧相连,所有弹簧在鞍座的中空结构上形成截面为弧形的弹性承载面;前鞍桥的前调节螺母和前调节件的前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前调节螺栓,前调节螺母和前套环之间的前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前固定螺母,松开前固定螺母,旋转前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前调节件的高度,后鞍桥的后调节螺母和后调节件的后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后调节螺栓,后调节螺母和后套环之间的后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后固定螺母,松开后固定螺母,旋转后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后调节件的高度。进一步,所述鞍板包括安装在鞍座下板面左右两侧的左鞍板和右鞍板,左鞍板、右鞍板通过转轴安装在鞍座左、右两侧,鞍座左、右两侧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鞍板调节螺孔,鞍板调节螺栓安装在鞍板调节螺孔内,通过旋入鞍板调节螺孔内鞍板调节螺栓的长度可以控制左鞍板、右鞍板与鞍座之间的夹角度数,这样通过调整鞍板调节螺栓,可以使左鞍板、右鞍板适应不同马体脊背结构,使马鞍更加贴合马体。进一步,所述鞍板调节螺栓上设置有鞍板固定螺母,鞍板固定螺母安装在鞍板调节螺孔上方,这样鞍板固定螺母可进一步固定住鞍板调节螺栓,防止马匹运动中鞍板调节螺栓从鞍板调节螺孔中退出。进一步,所述左鞍板、右鞍板均在靠近鞍座中空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两组转轴座,转轴座中安装有“T”型转轴,“T”型转轴由转轴杆和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鞍座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转轴孔,“T”型转轴的连接杆穿过转轴孔后安装有转轴连接螺母,这样可以实现左、右鞍板与鞍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围绕连接杆杆体的环形垫,环形垫直径大于转轴孔直径,这样环形垫和转轴连接螺母可以更好地将鞍座夹持,使“T”型转轴与鞍座的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转轴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左鞍板和右鞍板上每个转轴座安装位置设置有多排位置调节孔,转轴座通过贯穿安装孔和位置调节孔的螺栓固定安装在左鞍板和右鞍板上,这样不仅便于拆卸和组装转轴座,而且可以调整转轴座在左鞍板和右鞍板上的位置。进一步,所述左鞍板和右鞍板的前端上部设置有防位移孔,左鞍板和右鞍板的防位移孔之间通过防位移带连接,防位移带位于马匹前胛峰处,防止马匹奔跑或行进过程中马鞍前后移动。进一步,所述鞍座的左、右两侧边沿为内凹弧形结构,这样骑马者骑坐在鞍座上就不会硌腿,更利于两腿加紧马匹身体。进一步,所述左鞍板和右鞍板上设置有脚蹬孔、肚带孔,脚蹬孔和肚带孔均由上下两个条形孔组成,脚蹬带、肚带分别系在脚蹬孔和肚带孔中,脚蹬带、肚带两侧分别挤压在马体与鞍板、鞍板与坐垫之间,不易松扣,相比传统马鞍上的脚蹬扣、肚带扣更是牢固可靠。进一步,所述后鞍桥上设置有多个凹口,相邻凹口之间形成上竖板,后调节件的相邻后挂钩之间设置有下竖板,上竖板和下竖板上均沿竖向设置有多个螺孔,通过贯穿上竖板和下竖板上螺孔的螺栓,可以在下调节件调整好高度后进一步将下调节件与后鞍桥固定。进一步,所述前鞍桥的前板面两侧设置有斜向下伸出的护板,后鞍桥的后面板两侧设置有斜向下伸出的拉板,护板和拉板上均设置带扣,这样骑马者可身系腰带,且腰带四角的拉绳可扣在护板和拉板的带扣上,防止骑马者从马体上摔落。进一步,所述前鞍桥的前板面两侧设置有护板转轴座,后鞍桥的后面板两侧设置拉板转轴座,护板和拉板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护板和拉板通过转轴分别安装在护板转轴座和拉板转轴座上,护板转轴座和拉板转轴座外侧的前鞍桥板面和后鞍桥板面上均设置有条形螺栓孔,拉板和护板靠近转轴的一端外壁上固定有角度调节螺母,角度调节螺栓无螺栓头的一端穿过条形螺栓孔后安装角度固定螺母,并进而旋转安装在角度调节螺母中,旋转角度调节螺栓可以调节护板和拉板的开合角度,角度固定螺母可以防止角度调节螺栓在条形螺栓孔中位移。进一步,所述前鞍桥的顶部左、右两端设置有拉绳限位钩,可以将系在护板上和背带之间的拉绳拉近马鞍架体,防止马匹奔跑过程中拉绳甩动,更加利于保护骑马者安全。进一步,所述前调节件的前挂钩和对应的后调节件的后挂钩之间系有防断绳,防断绳贯穿于弹簧内,防断绳的长度大于弹簧长度5-10cm,防断绳用于防止弹簧超过最大伸缩量后断裂弹开击伤骑马者。进一步,所述弹簧形成的弹性承载面外部包裹有保护套,且保护套在相邻弹簧之间设置有隔离层,防止弹簧之间相互缠绕或影响。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保护套采用布套或皮套,且相邻弹簧之间缝线隔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减震效果好,骑行舒适。本技术的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的每对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安装有弹簧,所有弹簧在鞍座的中空结构上形成弧形的弹性承载面,无论骑行者在马匹在奔跑还是行走状态,都可以大幅减轻颠簸带来的不适感,提升骑马舒适度。2、可调整鞍座高度和倾斜角度。本技术可通过旋转前调节螺栓或后调节螺栓,抬升或降低前调节件或后调节件的高度,进而调整弹簧组成的弹性承载面高度和前后倾斜角度。通过调高弹性承载面高度,可以防止遇到强烈颠簸后,弹性承载面剐蹭到马背,通过调整弹性承载面前后倾斜角度,可以适应不同种类马匹的骨架结构。3、零部件均可拆卸,便于维护。本技术的组成部件中前调节件、后调节件、弹簧、鞍板、护板、拉板等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拆卸,零部件替换非常方便,利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鞍桥、鞍座和后鞍桥的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包括前鞍桥、鞍座、鞍板和后鞍桥,其特征在于:前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前调节螺母,后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前鞍桥滑槽,后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调节螺母,前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后鞍桥滑槽,后鞍桥板面上设置有沿底端延伸至中上部的凹口,前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前调节件,后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后调节件,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之间的鞍座部分为中空结构;前调节件包括前左滑杆、前右滑杆,前左滑杆和前右滑杆的上、下端之间通过前上弧形杆和前下弧形杆相连,前上弧形杆中间位置设置有前套环,前下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前挂钩;后调节件包括后左滑杆、后右滑杆,后左滑杆、后右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后弧形杆相连,后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后挂钩,后弧形杆中间位置向后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调节板,调节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套环,调节板可在后鞍桥的凹口内上下滑动;前调节件上前挂钩数量与后调节件上后挂钩数量相同,相对应的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弹簧相连,所有弹簧在鞍座的中空结构上形成截面为弧形的弹性承载面;前鞍桥的前调节螺母和前调节件的前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前调节螺栓,前调节螺母和前套环之间的前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前固定螺母,松开前固定螺母,旋转前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前调节件的高度,后鞍桥的后调节螺母和后调节件的后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后调节螺栓,后调节螺母和后套环之间的后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后固定螺母,松开后固定螺母,旋转后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后调节件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包括前鞍桥、鞍座、鞍板和后鞍桥,其特征在于:前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前调节螺母,后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前鞍桥滑槽,后鞍桥的后板面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调节螺母,前板面两侧设置有相对开口的后鞍桥滑槽,后鞍桥板面上设置有沿底端延伸至中上部的凹口,前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前调节件,后鞍桥滑槽内安装有后调节件,前调节件和后调节件之间的鞍座部分为中空结构;前调节件包括前左滑杆、前右滑杆,前左滑杆和前右滑杆的上、下端之间通过前上弧形杆和前下弧形杆相连,前上弧形杆中间位置设置有前套环,前下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前挂钩;后调节件包括后左滑杆、后右滑杆,后左滑杆、后右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后弧形杆相连,后弧形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后挂钩,后弧形杆中间位置向后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调节板,调节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后套环,调节板可在后鞍桥的凹口内上下滑动;前调节件上前挂钩数量与后调节件上后挂钩数量相同,相对应的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弹簧相连,所有弹簧在鞍座的中空结构上形成截面为弧形的弹性承载面;前鞍桥的前调节螺母和前调节件的前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前调节螺栓,前调节螺母和前套环之间的前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前固定螺母,松开前固定螺母,旋转前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前调节件的高度,后鞍桥的后调节螺母和后调节件的后套环上由下往上贯穿安装有后调节螺栓,后调节螺母和后套环之间的后调节螺栓上安装有后固定螺母,松开后固定螺母,旋转后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后调节件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板包括安装在鞍座下板面左、右两侧的左鞍板和右鞍板,左鞍板、右鞍板通过转轴安装在鞍座左、右两侧,鞍座左、右两侧的前、后端设置有鞍板调节螺孔,鞍板调节螺栓安装在鞍板调节螺孔内,通过旋入鞍板调节螺孔内鞍板调节螺栓的长度控制左鞍板、右鞍板与鞍座之间的夹角度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马鞍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板调节螺栓上设置有鞍板固定螺母,鞍板固定螺母安装在鞍板调节螺孔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马永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