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16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防护顶架、牵引轮、牵引轮挡板、转动连接块、支撑脚、侧板、防护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在牵引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进行转动,与齿块相配合,推动齿块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由于扭簧转块的作用会封闭起来,让齿块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使设备在停止缠绕后,能够自动回转一段距离,避免转动轮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继续转动一段距离,将收纳好的电缆掉落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属于电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缠绕装置是为大型移动设备提供动力电源、控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电缆卷绕装置,它广泛应用于港口门座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装船机、塔式起重机等类似工况的重型机械设备,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电缆缠绕机在进行转动收纳的时候,由于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轮在设备停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还会向前转动段距离,导致转动轮上的电缆掉落下来,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装回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电缆缠绕机在进行转动收纳的时候,由于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轮在设备停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还会向前转动段距离,导致转动轮上的电缆掉落下来,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装回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防护顶架、牵引轮、牵引轮挡板、转动连接块、支撑脚、侧板、防护支架,所述顶块的底端与防护顶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与牵引轮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的前端,所述支撑脚位于侧板的正下方,所述侧板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块包括推气杆、牵引轮转轴连接杆、水平拉杆、卡块、导向板、齿块、小通气口、挡板、扭簧转块、推气槽、外壳,所述推气杆水平嵌入在推气槽的右端中部,所述牵引轮转轴连接杆位于外壳的中心,所述水平拉杆与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的上下两端与外壳内的上下两端相焊接,所述齿块的顶端与牵引轮转轴连接杆的底端相啮合,所述小通气口与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扭簧转块嵌入安装在挡板上,所述推气槽的左端与外壳内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外壳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顶架的底端与防护支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位于防护支架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顶端与防护支架的底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轮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块位于侧板的右方。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长方体板块结构,其上设有一个小孔。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将电缆缠绕在牵引轮上,使设备带动牵引轮进行转动,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牵引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进行转动,与齿块相配合,推动齿块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由于扭簧转块的作用会封闭起来,只剩下一个小通气口作为进气口,从而减缓了齿块回位的速度,让齿块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停止缠绕后,能够自动回转一段距离,避免转动轮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继续转动一段距离,将收纳好的电缆掉落出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连接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连接块正视图的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顶块-1、防护顶架-2、牵引轮-3、牵引轮挡板-4、转动连接块-5、支撑脚-6、侧板-7、防护支架-8、推气杆-51、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水平拉杆-53、卡块-54、导向板-55、齿块-56、小通气口-57、挡板-58、扭簧转块-59、推气槽-510、外壳-5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块1、防护顶架2、牵引轮3、牵引轮挡板4、转动连接块5、支撑脚6、侧板7、防护支架8,所述顶块1的底端与防护顶架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3与牵引轮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5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4的前端,所述支撑脚6位于侧板7的正下方,所述侧板7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8上,所述转动连接块5包括推气杆51、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水平拉杆53、卡块54、导向板55、齿块56、小通气口57、挡板58、扭簧转块59、推气槽510、外壳511,所述推气杆51水平嵌入在推气槽510的右端中部,所述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位于外壳511的中心,所述水平拉杆53与卡块5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55的上下两端与外壳511内的上下两端相焊接,所述齿块56的顶端与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的底端相啮合,所述小通气口57与挡板5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扭簧转块59嵌入安装在挡板58上,所述推气槽510的左端与外壳511内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外壳511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4的前端,所述防护顶架2的底端与防护支架8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1位于防护支架8的正上方,所述支撑脚6的顶端与防护支架8的底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3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8上,所述转动连接块5位于侧板7的右方,所述挡板58为长方体板块结构,其上设有一个小孔。例如:工作人员龙师傅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将电缆缠绕在牵引轮3上,使设备带动牵引轮3进行转动,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牵引轮3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511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进行转动,与齿块56相配合,推动齿块56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51在推气槽510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58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56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58由于扭簧转块59的作用会封闭起来,只剩下一个小通气口57作为进气口,从而减缓了齿块56回位的速度,让齿块56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电缆缠绕机在进行转动收纳的时候,由于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轮在设备停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还会向前转动段距离,导致转动轮上的电缆掉落下来,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装回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将电缆缠绕在牵引轮3上,使设备带动牵引轮3进行转动,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牵引轮3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511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进行转动,与齿块56相配合,推动齿块56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51在推气槽510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58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56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58由于扭簧转块59的作用会封闭起来,只剩下一个小通气口57作为进气口,从而减缓了齿块56回位的速度,让齿块56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停止缠绕后,能够自动回转一段距离,避免转动轮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继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1)、防护顶架(2)、牵引轮(3)、牵引轮挡板(4)、转动连接块(5)、支撑脚(6)、侧板(7)、防护支架(8),其特征在于:/n所述顶块(1)的底端与防护顶架(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3)与牵引轮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5)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4)的前端,所述支撑脚(6)位于侧板(7)的正下方,所述侧板(7)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1)、防护顶架(2)、牵引轮(3)、牵引轮挡板(4)、转动连接块(5)、支撑脚(6)、侧板(7)、防护支架(8),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块(1)的底端与防护顶架(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3)与牵引轮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5)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4)的前端,所述支撑脚(6)位于侧板(7)的正下方,所述侧板(7)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块(5)包括推气杆(51)、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水平拉杆(53)、卡块(54)、导向板(55)、齿块(56)、小通气口(57)、挡板(58)、扭簧转块(59)、推气槽(510)、外壳(511),所述推气杆(51)水平嵌入在推气槽(510)的右端中部,所述牵引轮转轴连接杆(52)位于外壳(511)的中心,所述水平拉杆(53)与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雅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森威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