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料连续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11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属于衡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称重装置不利于检修和维护,捆料在输送过程中没有缓冲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包括输送辊道、横移输送装置、称重装置和接料输送装置,输送辊道将捆料从包装岗位输送到预定位置,横移输送装置承接捆料进行称重并传输至接料输送装置;横移输送装置为链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包括输送链本体和升降机构;横移输送装置下方的位置设置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磅秤和放置于磅秤顶部的称重料架,称重料架的顶面为称重承载面,称重承载面与横移输送装置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捆料的输入、称重、输出过程,保持生产的连续、稳定和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捆料连续称重系统
本技术属于衡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棒材、管材、小型材等打捆包装后,通过磅秤进行连续称重的系统。
技术介绍
棒材、小型材等连续轧制生产线中,生产的成品包装成捆后形成捆料,捆料需要进行称重,再打上标牌注明品名、规格、重量等信息,最后入库堆垛。捆料的称重装置通常是生产线的关键设备,称重装置必须具有较好的可连续工作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现有称重装置包括磅秤,磅秤安装在输送辊道的下方,与输送辊道输送中心线重合布置,捆料通过辊道输送至磅秤上方再进行称重。称重装置这样的布置方式不利于输送辊道和磅秤的检修,同时捆料在输送过程中没有缓冲空间;并且称重装置通常需要数个气缸来平衡起降输送辊道、或者起降磅秤,所以整体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捆料连续称重系统,解决现有称重装置不利于检修和维护,捆料在输送过程中没有缓冲空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包括输送辊道、横移输送装置、称重装置和接料输送装置,横移输送装置为多条相互平行布置的链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包括输送链本体和设置于输送链本体底部的升降机构,输送链本体的进料端位于输送辊道之间,输送链本体的出料端设置接料输送装置;横移输送装置下方的位置设置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磅秤和放置于磅秤顶部的称重料架,称重料架的顶面为称重承载面,称重承载面与横移输送装置适配。进一步的是:输送辊道的输送方向与横移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输送辊道配备变频电机。具体的:接料输送装置为链式输送机。具体的:称重装置位于输送辊道和接料输送装置之间。进一步的是:输送链本体的出料端可转动安装,输送链本体的进料端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升降操作。具体的:升降机构为液压缸,升降机构设置于输送链本体底部靠近输送辊道的位置。进一步的是: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曲轴与输送链本体的底部相连。进一步的是:称重料架包括竖直连接于磅秤的支撑轴,支撑轴的顶部连接横梁,横梁的顶面形成称重承载面。进一步的是:称重料架位于出料方向一侧的支撑轴还连接复位拉簧,复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磅秤靠近进料方向的一侧。进一步的是:横梁的称重承载面在进料-出料方向的中部呈下凹状、两侧平滑向下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捆料连续称重系统能够连续运转,通过周期性的动作,完成对捆料的输入、称重、输出过程,为捆料提供缓冲空间,保持生产的连续、稳定和高效。输送辊道和称重装置相对独立布置,有利于检修和维护。升降机构选用液压缸,技术成熟易于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曲轴与输送链本体相连,液压缸大致呈水平布置,利于横移输送装置的升降控制。横梁的称重承载面中部呈下凹状、两侧平滑向下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捆料与称重料架的刮擦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捆料连续称重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横移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输送辊道1、横移输送装置2、输送链本体21、升降机构22、液压缸221、曲轴222、固定轴23、称重装置3、磅秤31、称重料架32、支撑轴321、横梁322、复位拉簧33、接料输送装置4、捆料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包括输送辊道1、横移输送装置2、称重装置3和接料输送装置4。输送辊道1用于将捆料5从包装岗位输送到预定位置处,即输送至待称重的位置。输送辊道1配备变频电机,通过变频调速控制,输送辊道1可以实现变速运动,并且能非常及时准确地启停。横移输送装置2用于将捆料5从输送辊道1转运至称重装置3,并在称重之后将捆料5从称重装置运出下一个装置。横移输送装置2为多条相互平行布置的链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包括输送链本体21和设置于输送链本体21底部的升降机构22。输送链本体21的进料端位于输送辊道1之间,并且输送辊道1全部位于输送链本体21的范围内,当输送链本体21上升时,可实现能承接输送链本体21上的捆料5。升降机构22用于顶升或者降低输送链本体21,输送链本体21下降至较输送辊道1更低的高度,捆料5在输送辊道1的输送不受影响。捆料5在输送辊道1上就位后,升降机构顶升,输送链本体21上升,捆料5从输送辊道1的转移到横移输送装置2。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与横移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升降机构可以使送链本体21整体升降的结构,或者升降机构仅升降控制送链本体21的进料端,具体如图3所示。输送链本体21的出料端可转动安装,例如输送链本体21的出料端通过固定轴23安装于支座,输送链本体21的出料端可绕固定轴23转动;输送链本体21的进料端在升降机构22的作用下可升降操作。升降机构22为液压缸221或气压缸,也可为其他执行机构,升降机构22设置于输送链本体21底部靠近输送辊道1的位置。升降机构22可直接顶升输送链本体21,或者液压缸221的活塞杆通过曲轴222与输送链本体21的底部相连,其中曲轴222的中部安装于其他固定物上,曲轴222可绕中部安装位置转动。横移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接料输送装置4,接料输送装置4用于承接从横移输送装置2转运下来的捆料5。例如,接料输送装置4为链式输送机,或辊道输送机。横移输送装置2下方的位置还设置称重装置3,以对捆料5进行称重。横移输送装置2最好布置于输送辊道1和接料输送装置4之间,避免各装置相互干渉,便于检修。称重装置3包括磅秤31和放置于磅秤31顶部的称重料架32,称重料架32的顶面为称重承载面,称重时捆料5直接放置于称重承载面,称重承载面与横移输送装置2适配,参见图2。称重料架32包括竖直连接于磅秤31的支撑轴321,支撑轴321为多根,支撑轴321的顶部连接横梁322,横梁322的顶面形成称重承载面。支撑轴321与磅秤31的连接处最好不固定,而是能支撑轴321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向出料方向倾斜,横移输送装置2从称重料架32托起捆料5向接料输送装置4移动时,捆料5与称重料架32还存在一定的接触,会发生拉挂,称重料架32具有一定的倾斜功能,利于捆料5更方便地脱离接触,以便于捆料5顺利地转移到接料输送装置4。称重料架32位于出料方向一侧的支撑轴321还连接复位拉簧33,复位拉簧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磅秤31靠近进料方向的一侧。复位拉簧33用于辅助称重料架32倾斜后的复位。横梁322的称重承载面在进料-出料方向的中部呈下凹状、两侧平滑向下设置。称重时,捆料5位于称重承载面的下凹处,利于稳定捆料5从而快速称重;两侧平滑向下呈弧形,有效减少捆料5与称重料架32的刮擦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道(1)、横移输送装置(2)、称重装置(3)和接料输送装置(4),横移输送装置(2)为多条相互平行布置的链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包括输送链本体(21)和设置于输送链本体(21)底部的升降机构(22),输送链本体(21)的进料端位于输送辊道(1)之间,输送链本体(21)的出料端设置接料输送装置(4);横移输送装置(2)下方的位置设置称重装置(3),称重装置(3)包括磅秤(31)和放置于磅秤(31)顶部的称重料架(32),称重料架(32)的顶面为称重承载面,称重承载面与横移输送装置(2)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道(1)、横移输送装置(2)、称重装置(3)和接料输送装置(4),横移输送装置(2)为多条相互平行布置的链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包括输送链本体(21)和设置于输送链本体(21)底部的升降机构(22),输送链本体(21)的进料端位于输送辊道(1)之间,输送链本体(21)的出料端设置接料输送装置(4);横移输送装置(2)下方的位置设置称重装置(3),称重装置(3)包括磅秤(31)和放置于磅秤(31)顶部的称重料架(32),称重料架(32)的顶面为称重承载面,称重承载面与横移输送装置(2)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与横移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输送辊道(1)配备变频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料输送装置(4)为链式输送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称重装置(3)位于输送辊道(1)和接料输送装置(4)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料连续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成龙高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