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65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所述第一架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缓冲减震结构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垫,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有弧形座、转轴和滑轮,所述弧形座的两端你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柱的相对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能够起到优异的缓冲减震功效,其次也能够直接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旋转飞机后机身下半框,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
本技术涉及加工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是一种用于加工飞机后机身下半框使用的加工工装,加工工装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所谓工位器具用以在工作地或仓库中存放生产对象或工具的各种装置,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工位器具主要用于存放飞机后机身下半框;但现有的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工位器具不具备缓冲减震功能,在移动或者加工时容易出现较大的震动力,不利于使用,其次不具备旋转功能,不能够直接在工位器具上旋转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当需要旋转飞机后机身下半框的时候则需要将其移除工位器具,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工装不具备缓冲减震功能和不具备旋转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所述第一架体的上部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18),所述第一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2),所述连接底座(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3),所述第一架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通过缓冲减震结构(5)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垫(7),所述支撑柱(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6)之间设有旋转结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18),所述第一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2),所述连接底座(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3),所述第一架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通过缓冲减震结构(5)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垫(7),所述支撑柱(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6)之间设有旋转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8)包括有弧形座(9)、转轴(10)和滑轮(11),所述弧形座(9)的两端你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柱(6)的相对侧,所述转轴(10)活动安装在弧形座(9)的内部,所述滑轮(11)活动安装在转轴(10)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后机身下半框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1)的数量为七个,七个滑轮(11)圆形等距排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宁董强丁启周俊段秋丽高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