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包括挡板支架,挡板支架的前侧悬挂固定有向前延伸的托板组;托板组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托板单元和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单元,托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形成与组装块小车的车轮部配合的过道,且托板单元的厚度小于组装块小车的离地高度,作业时两列组装块小车分别由两个托板单元两侧的过道进入;托板单元上还设有向前延伸的叉槽,两个叉槽与叉车的叉车臂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安全可靠,能够实现组装块小车的双排快速装卸运输,并且能够有效解决运输时组装块小车托架抖动导致组装块小车倾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超硬材料合成设备
,是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超硬材料制造中,传统超硬材料组装块小车运输框,其组装块小车直接摆放运输框底板,由于组装块小车较重,小车运输框底板厚度高出地面,操作者从框里取卸小车易发生倾翻伤人事故。现有技术的相关领域也公开有叉车托架结构,如公告号CN20813581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架,解决了叉车需要人力将货物搬到叉车的托架上问题。它包括底座和框架,底座上设置有供叉车托架插入的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框架中设置有用于滚动货物的辊筒面,辊筒面包括多个辊筒。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与叉车托架配合的凹槽。当需要用叉车运送货物时,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滑动连接以及平行四边形铰链将收缩的叉车架打开。同时框架上设置有辊筒面,可以从框架的一边将货物通过辊筒面推到叉车架上合适的位置。叉车托架可以插入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的与叉车托架配合的凹槽中,具有方便叉车对叉车架上的货物进行运输的优点。如公告号CN107032263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用托架机构,包括设于货物下的下架及设于货物上的上架,下架包括底板、由底板的两侧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折边及由底板向下弯折凹进形成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支脚,每一支脚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其包括低于底板的底壁及由底壁的两侧分别向外斜向上延伸的两侧壁,支脚中有两支脚的底壁向上弯折形成倒V形的收容部,上架包括下板、由下板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板及由下板中部向上弯折形成两倒V字形的支撑部,所述上架的两支撑部的位置与下架的两收容部的位置对应。该叉车用托架机构可实现多层货物的搬运,且下架及上架分别为板状件,且突出的部分可上下插设而设置,从而节约摆放的空间,便于批量运输。但是上述方案仍不能解决组装块小车的双排快速装卸运输,以及运输时组装块小车托架抖动而导致组装块小车倾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安全可靠,能够实现组装块小车的双排快速装卸运输,并且能够有效解决运输时组装块小车托架抖动导致组装块小车倾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包括挡板支架,挡板支架的前侧悬挂固定有向前延伸的托板组;托板组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托板单元和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单元,托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形成与组装块小车的车轮部配合的过道,且托板单元的厚度小于组装块小车的离地高度,作业时两列组装块小车分别由两个托板单元两侧的过道进入;托板单元上还设有向前延伸的叉槽,两个叉槽与叉车的叉车臂对应配合。所述托板单元包括位于中间的方管支臂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臂,方管支臂和侧支臂的上侧与挡板支架焊接固定;方管支臂中间的方槽形成所述叉槽。所述方管支臂和侧支臂的下侧平齐。所述方管支臂和侧支臂远离挡板支架的一端通过左右方向布置的横臂连接封闭。所述护板单元由上下间隔对应布置的护臂组成,两护臂的对应端与挡板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既能满足小车直接推进托架方便装卸,又满足叉车轻微抬升托架平稳运输,能够有效解决组装小车左、右串动导致双排小车装卸干涉问题,能够解决运输时组装块小车托架抖动导致组装块小车倾翻的问题,满足组装块小车运输要求,具有操作简单、运输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支架1,挡板支架1的前侧悬挂固定有向前延伸的托板组。托板组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托板单元2和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单元3,托板单元2的左右两侧形成与组装块小车5的车轮部配合的过道,且托板单元2的厚度小于组装块小车5的离地高度,作业时两列组装块小车5分别由两个托板单元2两侧的过道进入;托板单元2上还设有向前延伸的叉槽4,两个叉槽4与叉车6的叉车臂对应配合。本实施例中,托板单元2包括位于中间的方管支臂21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臂22,方管支臂21和侧支臂22的上侧与挡板支架1焊接固定,方管支臂21和侧支臂22的下侧平齐;方管支臂21中间的方槽形成所述叉槽4。同时,方管支臂21和侧支臂22远离挡板支架1的一端通过左右方向布置的横臂23连接封闭,避免组装块小车进入管支臂21和侧支臂22之间的空隙处。本实施例中,护板单元3由上下间隔对应布置的护臂31组成,护臂31选用角钢,两护臂31的对应端与挡板支架1固定连接。本技术既能满足小车直接推进托架方便装卸,又满足叉车轻微抬升托架平稳运输,能够有效解决组装小车左、右串动导致双排小车装卸干涉问题,能够解决运输时组装块小车托架抖动导致组装块小车倾翻的问题,满足组装块小车运输要求,具有操作简单、运输安全的优点。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支架,挡板支架的前侧悬挂固定有向前延伸的托板组;托板组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托板单元和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单元,托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形成与组装块小车的车轮部配合的过道,且托板单元的厚度小于组装块小车的离地高度,作业时两列组装块小车分别由两个托板单元两侧的过道进入;托板单元上还设有向前延伸的叉槽,两个叉槽与叉车的叉车臂对应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支架,挡板支架的前侧悬挂固定有向前延伸的托板组;托板组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托板单元和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单元,托板单元的左右两侧形成与组装块小车的车轮部配合的过道,且托板单元的厚度小于组装块小车的离地高度,作业时两列组装块小车分别由两个托板单元两侧的过道进入;托板单元上还设有向前延伸的叉槽,两个叉槽与叉车的叉车臂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材料合成压机组装块小车运输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单元包括位于中间的方管支臂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臂,方管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庞昊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