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82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包括车体、自卸车斗、导轨A、导轨B和L型连接杆;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自卸车斗,所述自卸车斗前后两侧顶部的左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B,两组所述转轴B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滑轮,所述车体前后两侧面左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柱;所述自卸车斗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自卸车斗尾部排出的土壤直接翻越波形梁将土直接卸在工作区,避免将土壤堆在应急停车道,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且利用本装置卸料的过程中,车体仍然可以向前移动,进而使得从自卸车斗内排出的土壤可以均匀的堆放在高速公路边坡上,进而免除的后期机械移动土壤和人工铲土所需要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卸土
,具体为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在建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在道路两边设置土壤边坡,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两边,有的道路还需要开设绿化带,无论是边坡还是绿化带在建设的过程中,都需要利用渣土车运送土壤。传统的渣土车具有液压自动卸料车斗,但是传统的渣土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的渣土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渣土只能从自卸车斗尾部排出,不能绕过道路两旁的波形护栏直接传输到道路边坡上;2、传统的渣土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渣土只能堆放在某一点,后期需要人工和机械移动土壤,费用较高,时间较长,且土壤堆积在应急车道上也容易产生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包括车体、自卸车斗、导轨A、导轨B和L型连接杆;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自卸车斗,所述自卸车斗前后两侧顶部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自卸车斗(16)、导轨A(7)、导轨B(9)和L型连接杆(4);/n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有自卸车斗(16),所述自卸车斗(16)前后两侧顶部的左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B(14),两组所述转轴B(1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滑轮(13),9所述车体(1)前后两侧面左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柱(2);/n所述自卸车斗(16)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A(3),两组所述转轴A(3)相向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L型连接杆(4),两组所述L型连接杆(4)左端分别固定焊接于导轨B(9)右侧面的前后两侧;/n所述导轨A(7)前后两端中部与导轨B(9)前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自卸车斗(16)、导轨A(7)、导轨B(9)和L型连接杆(4);
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有自卸车斗(16),所述自卸车斗(16)前后两侧顶部的左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B(14),两组所述转轴B(1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滑轮(13),9所述车体(1)前后两侧面左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柱(2);
所述自卸车斗(16)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贯穿有转轴A(3),两组所述转轴A(3)相向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L型连接杆(4),两组所述L型连接杆(4)左端分别固定焊接于导轨B(9)右侧面的前后两侧;
所述导轨A(7)前后两端中部与导轨B(9)前后两端中部之间分别横向贯穿有转轴E(23)和转轴C(18),所述转轴C(18)左右两侧外壁上和转轴E(23)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固定焊接有传动齿轮(20),所述转轴C(18)和转轴E(23)之间设置有链板式传输带(6),所述转轴C(18)和转轴E(23)均通过传动齿轮(20)与链板式传输带(6)连接,所述导轨A(7)和导轨B(9)内壁上均横向固定焊接有转轴D(22),四组所述转轴D(22)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轮(21),所述导轨A(7)左侧面顶部螺栓连接有液压马达(10),所述液压马达(10)的输出轴与转轴E(23)左端键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卸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A(7)和导轨B(9)均位于自卸车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舟罗亚明崔健峰罗飞罗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塔城公路管理局和布克赛尔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