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底座和充电枪,充电桩本体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枪挂设在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摄像组件和电源输入接口,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源、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主控制电路,可充电电源、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充电枪顺次串联,主控制电路分别与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摄像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摄像组件可以在电动汽车进入充电区域内时获取车辆图像信息,并由主控制电路自动识别车牌信息,方便通过充电桩本体内的充电电路仅对有权限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同时通过充电监控电路对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参数进行监控,并在充电参数异常时自动断开,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节能降耗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具有节油、环保、高效率的优点,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工业界普遍认为电动汽车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清洁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提供电动汽车电能的供电设备—充电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对充电桩提出了增加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的要求。现有的充电桩大多都比较传统,通过接通电源后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连接并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桩比较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不能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并且,这种充电桩往往都缺乏管理,很多都是通过单独设置带锁的控制箱来控制充电枪对车辆进行充电,这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底座和至少一个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充电枪挂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壁上镶嵌设置有用于获取充电车辆图像信息的摄像组件,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壁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源、与所述充电枪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监测电路和主控制电路,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分别与所有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对应的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抢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摄像组件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充电桩,通过所述摄像组件可以在电动汽车进入充电区域内时获取车辆图像信息,并由主控制电路自动识别车牌信息,方便通过充电桩本体内的充电电路仅对有权限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同时通过充电监控电路对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参数进行监控,并在充电参数异常时自动断开,保证充电的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方支撑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棚。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顶棚可以对所述充电桩本体起到遮挡作用,避免外部雨水浸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保证整个充电桩充电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顶棚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光伏板,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直流变换器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顶棚的表面设置光伏板,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对所述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一方面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同步充电,非常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节能环保,干净卫生,同时也不会造成污染。进一步:所述充电枪的前端设有用于照明的光源,所述光源通过继电器开关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充电枪的前端设置光源,可以在晚上或者光线不足的地方充电时辅助照明,便于用户快速准确的将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插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还包括光源触发组件,所述光源触发组件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光源触发组件可以在用户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由主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光源的工作状态,自动化控制,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光源触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并用于检测充电枪挂设状态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照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充电枪是否处于挂抢状态,通过所述照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环境中的照度,这样当用户取下充电枪且环境中的照度小于设定的照度阈值时,所述主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继电器开关导通,从而控制光源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保护器、电能表和交流接触器,所述可充电电源与所述保护器电连接,所述保护器与所述电能表电连接,所述电能表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与所述与对应的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保护器可以在充电参数出现异常时自动断开,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所述电能表可以实时对充电点亮进行计量,便于所述主控制电路根据充电电量进行计费,通过所述交流接触器可以根据主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回路的通断,充电安全性高,并且控制方便。进一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串联在对应的所述充电电路和充电枪之间,所述电压传感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并联,所述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充电电路中的充电参数,并在充电电路中的充电参数出现异常时,主控制电路通过所述交流接触器控制充电电路断开,保证每一路充电电路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侧壁中部镶嵌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可以比较直观的显示充电桩的充电信息,比如充电电流值、充电电压值、充电时长和累计充电电量等,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选择查看对应的充电信息或选择充电模式等,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散热通孔。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散热通孔可以方便与外部大气连通,并形成空气对流,这样可以将所述充电桩本体内的热量带走,增强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桩的模块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桩的模块框图;图4为本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桩的模块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充电桩本体,2、底座,3、充电枪,4、摄像组件,5、顶棚,6、光伏板,7、光源,8、触摸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底座2和至少一个充电枪3(图1中示出了两个充电枪的情形),所述充电桩本体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充电枪3挂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壁上镶嵌设置有用于获取充电车辆图像信息的摄像组件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底座(2)和至少一个充电枪(3),所述充电桩本体(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充电枪(3)挂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壁上镶嵌设置有用于获取充电车辆图像信息的摄像组件(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设有可充电电源、与所述充电枪(3)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监测电路和主控制电路,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分别与所有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对应的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枪(3)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摄像组件(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底座(2)和至少一个充电枪(3),所述充电桩本体(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充电枪(3)挂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壁上镶嵌设置有用于获取充电车辆图像信息的摄像组件(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设有可充电电源、与所述充电枪(3)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的充电监测电路和主控制电路,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分别与所有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对应的所述充电监测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监测电路与所述充电枪(3)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充电监测电路和摄像组件(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上方支撑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棚(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光伏板(6),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设有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所述光伏板(6)与所述直流变换器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3)的前端设有用于照明的光源(7),所述光源(7)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权,曾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车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