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钢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41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钢印装置,其包括定位套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块、活动块和钢字模,定位套体内具有加工腔,定位套体上具有供产品进出的开口,开口与加工腔相连通,固定块、活动块和钢字模均位于加工腔内,固定块连接于定位套体的内壁面,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活动块并用于驱动活动块沿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且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用于夹紧产品,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钢字模并用于驱动钢字模沿靠近或者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将驱动活动块移动,使得活动块和固定块直接将产品夹紧,之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将驱动钢字模移动来压制产品,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钢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钢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类加工业、制造业、机械行业不断发展,双头螺栓作为基础零件,其广泛用于矿山机械、桥梁、汽车、锅炉、大跨度钢结构及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其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同时也要对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要求,特别提出了对双头螺栓的每个产品要有生产批号要求。目前,在对双头螺栓压标记时,需要先将双头螺栓旋入至螺母后,再将旋入好螺母内的双头螺栓产品放入卡槽中,进行压制。由于安装方式采用先旋入螺母并放入卡槽压制后取出再螺母旋出,单个双头螺栓的加工时间至少需要10分钟,劳动强度高,且生产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打钢印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打钢印装置,其包括定位套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块、活动块和钢字模,所述定位套体内具有加工腔,所述定位套体上具有供产品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加工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块、所述活动块和所述钢字模均位于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体的内壁面,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钢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套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块、活动块和钢字模,所述定位套体内具有加工腔,所述定位套体上具有供产品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加工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块、所述活动块和所述钢字模均位于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活动块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且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用于夹紧所述产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钢字模并用于驱动所述钢字模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产品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钢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套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块、活动块和钢字模,所述定位套体内具有加工腔,所述定位套体上具有供产品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加工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块、所述活动块和所述钢字模均位于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活动块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且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用于夹紧所述产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钢字模并用于驱动所述钢字模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产品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钢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气缸架和第一活塞杆,所述气缸架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体的外表面,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气缸架内,所述定位套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加工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气缸和所述活动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钢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液压缸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忠张仁荣王永洁李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光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