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33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6
多工器(1)具备:公共端子(63);第1端子(61);第2端子(62);第1滤波器装置(10),具有包含串联谐振器(S1~S5)以及并联谐振器(P1~P4)的多个弹性波谐振器;电感器(L1),设置在弹性波谐振器与第1端子(61)之间;以及第2滤波器装置(20)。第1滤波器装置(10)还具备:第1接地端子(11),连接并联谐振器(P1);第2接地端子(12),连接并联谐振器(P2~P4);以及屏蔽线(16),配置在电感器(L1)与上述弹性波谐振器之间。在第1滤波器装置(10)中,屏蔽线(16)与第1接地端子(11)连接,第1接地端子(11)不与第2接地端子(1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多个滤波器装置的多工器。
技术介绍
对于近年来的便携式电话,要求由一个终端来应对多个频带以及多个无线方式,即,所谓的多频段化以及多模式化。为了应对于此,在一个天线配置对具有多个无线载波频率的高频信号进行分波的多工器。作为用于这种多工器的滤波器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含多个串联谐振器以及多个并联谐振器的滤波器装置。在该滤波器装置中,为了提高与其它滤波器装置的隔离度,形成有屏蔽件,使得包围串联谐振器以及并联谐振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2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滤波器装置中,在滤波器装置的整个周围形成有屏蔽件,因此存在滤波器装置以及多工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多工器中的滤波器装置间的隔离度,并且将多工器小型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多工器具备:公共端子、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第1滤波器装置,具有多个弹性波谐振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包含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以及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1端子的第1路径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设置在将所述第1路径上的节点和接地连结的路径上;电感器,在所述第1路径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与所述第1端子之间;以及第2滤波器装置,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第2路径上,其中,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还具备:第1接地端子,在所述第1路径上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第1并联谐振器;第2接地端子,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与所述第1并联谐振器不同的第2并联谐振器;以及屏蔽线,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所述电感器与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间,在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中,所述屏蔽线与所述第1接地端子连接,所述第1接地端子不与所述第2接地端子连接。像这样,通过将屏蔽线设置在电感器与弹性波谐振器之间,从而能够抑制电感器和弹性波谐振器的电磁场耦合,能够抑制在第1滤波器装置的通带外产生的无用波。由此,能够抑制无用波传递到第2滤波器装置,因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因为在电感器与弹性波谐振器之间设置有屏蔽线,所以例如与设置有屏蔽件以使得包围弹性波谐振器的全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多工器小型化。此外,也可以是,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是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第1串联谐振器,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屏蔽线配置在所述电感器与所述第1串联谐振器之间。像这样,通过将屏蔽线设置在电感器和与电感器串联连接并容易进行电磁场耦合的第1串联谐振器之间,从而能够抑制电感器和第1串联谐振器的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屏蔽线配置为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相对于连结所述电感器和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的直线交叉。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电感器和弹性波谐振器的电磁场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多工器还具备多层基板,所述公共端子、所述第1端子以及所述第2端子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所述电感器、以及所述第2滤波器装置安装在所述多层基板的一个主面。像这样,即使是第1滤波器装置以及电感器安装在同一面的情况,也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具有基板,所述基板具有压电性,所述屏蔽线以及所述第1接地端子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一个主面。由此,通过简单的布线的引绕就能够将屏蔽线连接于第1接地端子,能够将多工器小型化。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与所述电感器之间未安装与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以及所述电感器不同的其它电子部件,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以及所述电感器相互相邻。通过这样的构造,即使是将电感器和第1滤波器装置靠近配置的情况,也能够抑制电感器和弹性波谐振器的电磁场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电感器连接在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之间。像这样,即使是功率放大器连接于电感器并在电感器流过大的电流的情况,也能够抑制电感器和弹性波谐振器的电磁场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电感器是片式电感器或绕组电感器。电感器即使是例如电感值大的片式电感器或绕组电感器,也能够抑制电感器和弹性波谐振器的电磁场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滤波器装置的通带中的隔离度。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以及所述电感器在俯视的情况下分别为长方形,所述电感器配置为所述电感器的长边与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长边或短边平行。根据该配置,能够将多工器小型化。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是发送用滤波器,所述第2滤波器装置是接收用滤波器。由此,能够将上述多工器用作双工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多工器中的滤波器装置间的隔离度,并且将多工器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包含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前端电路的图。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电路结构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立体图。图4A是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在图3的IVA-IVA线处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4B是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在图4A的IVB-IVB线处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5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俯视图。图5B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多层基板的最上层的俯视图。图5C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多层基板的中间层的俯视图。图5D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多层基板的最下层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第1滤波器装置的电极布局的图。图7是示出比较例1涉及的第1滤波器装置的电极布局的图。图8是示出比较例2涉及的第1滤波器装置的电极布局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的Rx频带中的隔离度特性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总括性或具体的例子。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或大小之比未必严谨。(实施方式)[1.多工器的电路结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工器利用于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工器,列举Band25(发送通带:1850~1915M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器,具备:/n公共端子、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n第1滤波器装置,具有多个弹性波谐振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包含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以及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1端子的第1路径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设置在将所述第1路径上的节点和接地连结的路径上;/n电感器,在所述第1路径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与所述第1端子之间;以及/n第2滤波器装置,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第2路径上,/n其中,/n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还具备:/n第1接地端子,在所述第1路径上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第1并联谐振器;/n第2接地端子,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与所述第1并联谐振器不同的第2并联谐振器;以及/n屏蔽线,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所述电感器与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间,/n在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中,所述屏蔽线与所述第1接地端子连接,所述第1接地端子不与所述第2接地端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4 JP 2017-2326551.一种多工器,具备:
公共端子、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
第1滤波器装置,具有多个弹性波谐振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包含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以及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1端子的第1路径上,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设置在将所述第1路径上的节点和接地连结的路径上;
电感器,在所述第1路径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与所述第1端子之间;以及
第2滤波器装置,设置在连结所述公共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第2路径上,
其中,
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还具备:
第1接地端子,在所述第1路径上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第1并联谐振器;
第2接地端子,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并联谐振器之中与所述第1并联谐振器不同的第2并联谐振器;以及
屏蔽线,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配置在所述电感器与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之间,
在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中,所述屏蔽线与所述第1接地端子连接,所述第1接地端子不与所述第2接地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器,其中,
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弹性波谐振器是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谐振器之中最靠近所述第1端子的第1串联谐振器,
在俯视所述第1滤波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屏蔽线配置在所述电感器与所述第1串联谐振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器,其中,
所述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