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1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4
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单元(40),其包括电容器元件(100)和中继汇流条(200、300),该中继汇流条(200、300)具有与电容器元件(100)的端面电极(120)连接的电极端子(321)和位于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侧的连接端子部(230、330);以及壳体,其被填充填充树脂。在壳体内,多个电容器元件单元(40)以相互的电容器元件(100)的端面电极(120)对置这样的朝向沿一个方向排列。还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500、600),其具有:在壳体的内部与各连接端子部(230、330)分别连接的多个内部连接端子部(520、620);以及从填充树脂露出而能够与外部端子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部(530、6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所谓的壳体模制型的电容器,该电容器在壳体内收容有在两个端面具有电极部的电容器元件,并在该壳体内填充有填充树脂。在上述电容器中,在电容器元件的各电极部电连接有汇流条。在汇流条的电极部侧例如设置有销状的电极端子作为电极连接部,该电极端子通过钎焊、焊接等接合方法而与电极部连接。另外,在汇流条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部,该外部连接端子部从填充在壳体内的填充树脂露出,与来自搭载电容器的外部设备(装置)的外部端子连接。壳体的形状、尺寸(上下、前后及左右的尺寸)受到对外部设备准备的配置空间的制约。在壳体内配置与所需电容相应的个数的电容器元件,但在配置多个电容器元件的情况下,电容器元件的朝向、排列方向可能受到壳体的形状、尺寸的制约。例如,在壳体内,也可能产生将多个电容器元件以相互的电极部彼此对置这样的朝向排列的情况。具有这样的电容器元件的排列结构的电容器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的电容器中,构成汇流条的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分体设置。在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中,一端通过焊接等而与电容器元件的电极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等而与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连接。在上述电容器中,能够在以相互的电极部彼此对置的方式排列多个电容器元件之前将作为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的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与电容器元件的电极部连接,因此,在对置的两个电极部之间,可以不设置焊接等接合所需的间隙。因此,能够在形状、尺寸被制约的壳体内配置与所需电容相应的个数的电容器元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83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电容器中,针对作为精密部件的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必须进行保持这些引线端子的另一端并将一端通过焊接等而与电容器元件的电极部连接这样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容易变得非常精密。因此,可能产生电容器的组装变难这样的情况。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在采用了将多个电容器元件以相互的电极彼此对置这样的朝向排列在壳体内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方面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单元,其包括中继汇流条和在端面具有电极的电容器元件,所述中继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连接的电极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侧的连接端子部;壳体,其收容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及填充树脂,其填充在所述壳体内。这里,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相互的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对置这样的朝向沿着所述壳体的底面在一个方向上排列。而且,电容器还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该外部连接汇流条具有:多个内部连接端子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别连接;以及外部连接端子部,其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而能够与外部端子连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采用了将多个电容器元件以相互的电极彼此对置这样的朝向排列在壳体内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的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乃至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更加清楚。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时的一个例示,本专利技术不受到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的(a)是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的(b)是实施方式的填充树脂被填充之前的薄膜电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以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单元的俯视图及左右的侧视图靠近排列的方式描绘出的图。图4的(a)是实施方式的从前方观察到的汇流条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b)是实施方式的第一内部连接端子部及第二内部连接端子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的(c)是实施方式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绝缘板的立体图。图5的(a)及(b)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电容器组件的组装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1进行说明。为了方便,在各图中适当标记出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示的方向只不过表示薄膜电容器1的相对的方向,并非表示绝对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端子221、321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电极连接部”。另外,第一连接端子部230及第二连接端子部33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连接端子部”。此外,第一外部连接汇流条500及第二外部连接汇流条60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外部连接汇流条”。此外,第一内部连接端子部520及第二内部连接端子部62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部连接端子部”。此外,第一外部连接端子部530及第二外部连接端子部63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外部连接端子部”。此外,前侧第一路径L1F及后侧第一路径L1R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一路径”。此外,前侧第二路径L2F及后侧第二路径L2R对应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二路径”。但是,上述记载的目的只不过是将权利要求书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的结构建立对应,并不通过上述建立对应而使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受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任何限定。图1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薄膜电容器1的立体图,图1的(b)是本实施方式的填充树脂30被填充之前的薄膜电容器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的(a)及(b)所示,薄膜电容器1具备电容器组件10、收容电容器组件10的壳体20、以及填充在壳体20内的填充树脂30。电容器组件10包括四个电容器元件单元40、以及将这些电容器元件单元40连结的汇流条单元50。在利用填充树脂30对壳体20内进行了模制的状态下,包括三个第一外部连接端子部530和两个第二外部连接端子部630的汇流条单元50的一部分从填充树脂30中露出。填埋在电容器组件10的填充树脂30内的大部分被保护不受到湿气、冲击的影响。壳体20由聚苯硫醚等树脂材料形成。壳体20形成为左右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且上表面开口。在壳体20的外侧,在前面的三个部位、后面的两个部位及右后方的角部形成有安装片21。在各安装片21形成有插通孔21a。为了提高孔的强度而在插通孔21a嵌入有金属制的套环22。在壳体20的前面的最右侧的安装片21和右后方的角部的安装片21设置有定位用的销23。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单元4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以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单元40的俯视图及左右的侧视图靠近排列的方式描绘出的图。电容器元件单元40包括两个电容器元件100、第一中继汇流条200、第二中继汇流条300以及绝缘片40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及图3以外的描绘出电容器元件单元40的图中,省略了绝缘片400的图示。通过将在电介质薄膜上蒸镀了铝的两片金属化薄膜重叠,卷绕或层叠重叠后的金属化薄膜并按压成扁平状,由此形成电容器元件100。电容器元件100呈大致长圆柱形状,具有两个端面101、102和周面103。周面103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具备:/n电容器元件单元,其包括中继汇流条和在端面具有电极的电容器元件,所述中继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连接的电极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侧的连接端子部;/n壳体,其收容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及/n填充树脂,其填充在所述壳体内,/n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相互的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对置这样的朝向沿着所述壳体的底面在一个方向上排列,/n所述电容器还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该外部连接汇流条具有:/n多个内部连接端子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别连接;以及/n外部连接端子部,其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而能够与外部端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9 JP 2017-2285621.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单元,其包括中继汇流条和在端面具有电极的电容器元件,所述中继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连接的电极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侧的连接端子部;
壳体,其收容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及
填充树脂,其填充在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以相互的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电极对置这样的朝向沿着所述壳体的底面在一个方向上排列,
所述电容器还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该外部连接汇流条具有:
多个内部连接端子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别连接;以及
外部连接端子部,其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而能够与外部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包括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平行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
在所述中继汇流条上,按照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而设置有所述电极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端面和另一个端面的第一端面电极及第二端面电极,
所述中继汇流条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电极连接的第一中继汇流条及与所述第二端面电极连接的第二中继汇流条,
在所述电容器元件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一中继汇流条与所述第二中继汇流条在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上重叠的重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在所述重叠部上交叉,
所述第一路径是将所述第一中继汇流条的所述电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面电极连接的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一中继汇流条的所述连接端子部与所述外部连接汇流条的所述内部连接端子部连接的连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田幸光三浦寿久松井宏将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