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简化结构,减少成本的行程传感器。一种行程传感器,该行程传感器检测追踪被检测体而从原点位置(O)移动的检测轴(10)的移动量(S),其特征在于,该行程传感器包括:检测轴(10),该检测轴(10)具有大直径部(11)、第1垫圈(18a)和第2垫圈(18b);第1外壳(20),该第1外壳(20)具有第1接收部(21);第2外壳(30),该第2外壳(30)具有第2接收部(31);弹簧(40),该弹簧(40)使从上述原点位置(O)而移动后的检测轴(10)恢复到原点位置(O);磁铁(51),该磁铁(51)用于伴随检测轴(10)的移动而使磁场变化;磁性检测元件(52),该磁性检测元件(52)根据伴随检测轴(10)的移动的磁场的变化,检测检测轴(10)的移动量(S),第1接收部(21)接收大直径部(11),第2接收部(32)接收第1垫圈(18a),由此,限制检测轴(10)的移动量(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行程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程传感器。
技术介绍
比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行程传感器,该行程传感器检测汽车、摩托车的操纵杆等的移动体的移动量。该行程传感器包括:检测轴,该检测轴按照追踪被检测体的移动而运动的方式设置;外壳,该外壳限制检测轴的旋转,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该检测轴;原点恢复机构,该原点恢复机构设置于检测轴和外壳之间,使检测移动量而移动后的检测轴恢复到原点位置,通过设置于检测轴上的磁铁与设置于外壳上的磁性检测元件,根据磁场的变化检测被检测体在轴向往复移动的移动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7-015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行程传感器具有在检测轴的移动量的限制方面采用2个活塞的原点恢复机构,故具有结构复杂、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行程传感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行程传感器为检测追踪被检测体而从原点位置移动的检测轴的移动量的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行程传感器包括:上述检测轴,该检测轴具有大直径部、第1垫圈和第2垫圈;第1外壳,该第1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第2外壳,该第2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弹簧,该弹簧使从上述原点位置而移动后的上述检测轴恢复到上述原点位置;磁铁,该磁铁用于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而使磁场变化;磁性检测元件,该磁性检测元件根据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的磁场的变化,检测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上述第1外壳具有接收上述大直径部的第1接收部;上述第2外壳具有接收上述第1垫圈的第2接收部;上述第1垫圈和上述第2垫圈与上述弹簧接触;上述第1接收部和上述第2接收部限制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可提供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行程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行程传感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行程传感器的实施例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行程传感器的实施例的检测轴、第1外壳与第2外壳的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行程传感器进行说明。参照图1与图2。图1表示行程传感器1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表示行程传感器1的实施例的剖视图。行程传感器1为下述的行程传感器,其检测检测轴10的移动量S,检测轴10追踪被检测体,从原点位置O而移动,该行程传感器1包括:检测轴10,该检测轴10具有大直径部11、第1垫圈18a和第2垫圈18b;第1外壳20,该第1外壳20具有第1接收部21;第2外壳30,该第2外壳30具有第2接收部31;弹簧40,该弹簧40使从原点位置O而移动后的检测轴10恢复到原点位置O;磁铁51,该磁铁51用于追踪检测轴10的移动而使磁场变化;磁性检测元件52,该磁性检测元件52根据追踪检测轴10的移动的磁场的变化,检测检测轴10的移动量S。同时地参照图3的(a)。图3的(a)表示行程传感器1的实施例的检测轴10的剖视图。检测轴10为根据被检测体的移动而被追踪运动的检测媒体,比如,与被检测体连接,传递外力,检测轴10以在轴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追踪。检测轴10最好为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的非磁性材料,检测轴10由比如奥氏体系的不锈钢(SteelUseStainless;SUS)构成。检测轴10包括圆柱状的直径不同的大直径部11、中直径部12、与小直径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外壳20的方向,由中直径部12a、大直径部11、中直径部12b、小直径部13的并列体构成。大直径部11设置于第1外壳20的内部,支承第1垫圈18a。中直径部12a设置于第1外壳20的内部,形成欠缺面16和端面17,该欠缺面16平坦地在检测轴10的侧面形成欠缺,该端面17为上述侧面的横截面大致呈D形状的端面。另外,中直径部12a具有接纳磁铁51的磁铁接纳部19。中直径部12b在大直径部11侧,穿过第1垫圈18a、弹簧40、第2垫圈18b,在小直径部13侧安装止动圈14和气密部件15。小直径部13从第2外壳30的轴孔33突出到外侧,与在图中没有示出的被检测体连接。止动圈14为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径向安装式止动圈,通过设置于中直径部12b上的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槽而保持。止动圈14支承第2垫圈18b。气密部件15为由橡胶构成的密封环,通过设置于中直径部12b上的槽而保持。气密部件15用于保持行程传感器1的气密性,上述槽按照满足为了发挥气密部件15的气密功能而必须要求的结构的方式构成。欠缺面16为通过检测轴10的侧面的欠缺而形成的平坦的面,具有短于第1外壳20的轴支承部22的轴向的长度。通过该欠缺面16,检测轴10的旋转与后述的轴支承部22的平面部22a协同而受到限制。端面17为通过检测轴10的侧面的欠缺而形成的横截面,具有大致D形状。从欠缺面16到端面17的顶点的高度与后述的凹部25的下陷的高度一致。第1垫圈18a由通过非磁性材料形成的O型的垫圈,其直径按照大于大直径部11、第2外壳30的内径与弹簧40,而小于后述的第1外壳20的圆筒部20a的内径的方式构成。第2垫圈18b为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O型的垫圈,其直径按照大于后述的第2外壳30的孔部32与弹簧40,而小于第2外壳30的内径的方式构成。第1垫圈18a与第2垫圈18b按照通过检测轴10的移动,抵抗与另外的部件接触时的推力荷载的方式设计。磁铁接纳部19以比如,将检测轴10的内部挖掘出的方式形成,接纳磁铁51,通过粘接剂等固定而保持。同时参照图3的(b)。图3的(b)表示行程传感器1的实施方式的第1外壳20的剖视图。第1外壳20包括:第1接收部21,该第1接收部21接收检测轴10的大直径部11;轴支承部22;第1垫圈支承部23;安装部24;凹部25;内螺纹部29。第1外壳20最好为铝、不锈钢等的非磁性材料,其通过基本呈圆筒状的圆筒部20a和平板状的平板部20b形成。第1接收部21为设置于圆筒部20a的内侧的圆环状的面,与检测轴10的大直径部11接触,限制检测轴10的移动量S。从原点位置O到第1接收部21的长度按照小于弹簧40的最大挠曲量的方式构成。轴支承部22作为槽而形成,该槽设置于平板部20b的内侧,支承检测轴10的中直径部12a。轴支承部22包括平面部22a,该平面部22a与检测轴10的欠缺面16面对。通过平面部22a和检测轴10的欠缺面16限制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还在轴向,以检测行程S的滑动为高精度的方式支承。第1垫圈支承部23为设置于圆筒部20a的内侧的圆环状的面,其直径大于检测轴10的大直径部11,而小于第1垫圈18a。安装部24设置于平板部20b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用于安装后述的第3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程传感器,该行程传感器检测追踪被检测体而从原点位置移动的检测轴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行程传感器包括:/n上述检测轴,该检测轴具有大直径部、第1垫圈和第2垫圈;/n第1外壳,该第1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n第2外壳,该第2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n弹簧,该弹簧使从上述原点位置而移动后的上述检测轴恢复到上述原点位置;/n磁铁,该磁铁用于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而使磁场变化;/n磁性检测元件,该磁性检测元件根据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的磁场的变化,检测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n上述第1外壳具有接收上述大直径部的第1接收部;/n上述第2外壳具有接收上述第1垫圈的第2接收部;/n上述第1垫圈和上述第2垫圈与上述弹簧接触;/n上述第1接收部和上述第2接收部限制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297441.一种行程传感器,该行程传感器检测追踪被检测体而从原点位置移动的检测轴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行程传感器包括:
上述检测轴,该检测轴具有大直径部、第1垫圈和第2垫圈;
第1外壳,该第1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
第2外壳,该第2外壳支承上述检测轴;
弹簧,该弹簧使从上述原点位置而移动后的上述检测轴恢复到上述原点位置;
磁铁,该磁铁用于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而使磁场变化;
磁性检测元件,该磁性检测元件根据伴随上述检测轴的移动的磁场的变化,检测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
上述第1外壳具有接收上述大直径部的第1接收部;
上述第2外壳具有接收上述第1垫圈的第2接收部;
上述第1垫圈和上述第2垫圈与上述弹簧接触;
上述第1接收部和上述第2接收部限制上述检测轴的上述移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轴还包括止动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龙二,山崎友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