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8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属于复合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复合有PTFE薄膜,所述基体层表面另一侧复合有TPU薄膜,所述基体层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所述基体层顶部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所述考杜拉尼龙纤维层顶部交织有涤纶纤维层,其PTFE薄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薄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径小于雨水最小直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TPU薄膜属于无孔薄膜,复合在基体层表面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防透湿性能,锦纶纤维层是由尼龙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的纤维,具有质量轻,不起毛的特点,且耐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
本技术涉及复合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现有的复合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的复合面料大都不具备防水防透湿的性能,比较怕水怕潮湿,无法在阴雨天气以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限制了复合面料的适用范围;2、现有的复合面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因穿着较久和外物摩擦等原因出现破损,面料的耐磨性能较差,影响了面料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旨在提高复合面料的防水防透湿性能和耐磨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复合有PTFE薄膜,所述基体层表面另一侧复合有TPU薄膜,所述基体层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所述基体层顶部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所述考杜拉尼龙纤维层顶部交织有涤纶纤维层。可选的,所述涤纶纤维层表面交织有抗静电层A。可选的,所述锦纶纤维层底部交织有涤粘混纺纤维层。可选的,所述涤粘混纺纤维层底部交织有抗静电层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基体层的表面复合有PTFE薄膜和TPU薄膜,PTFE薄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经过压延,挤出和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径小于雨水最小直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TPU薄膜即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属于无孔薄膜,复合在基体层表面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防透湿性能。2、锦纶纤维层也称聚酰胺纤维,指由尼龙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的纤维,具有质量轻,不起毛的特点,可以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穿着舒适,且耐磨性较好,考杜拉尼龙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考杜拉尼龙纤维具有耐磨,耐撕裂,质轻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且色泽稳定,易于护理,提高了面料整体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层;2、PTFE薄膜;3、TPU薄膜;4、锦纶纤维层;5、考杜拉尼龙纤维层;6、涤纶纤维层;7、抗静电层A;8、涤粘混纺纤维层;9、抗静电层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包括基体层1,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复合有PTFE薄膜2,所述基体层1表面另一侧复合有TPU薄膜3,所述基体层1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4,所述基体层1顶部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所述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顶部交织有涤纶纤维层6。示例的,基体层1采用纯棉材质为主要成分,PTFE薄膜2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经过压延,挤出和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TPU薄膜3即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属于无孔薄膜,复合在基体层1表面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防透湿性能,锦纶纤维层4也称聚酰胺纤维,指由尼龙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的纤维,具有质量轻,不起毛的特点,可以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且耐磨性较好,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具有耐磨,耐撕裂,质轻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涤纶纤维层6表面交织有抗静电层A7。示例的,抗静电层A是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而成,具有很好的防静电能力,可以提高布料使用过程中的抗静电能力。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锦纶纤维层4底部交织有涤粘混纺纤维层6。示例的,涤粘混纺纤维层6是由涤纶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具有坚牢,抗皱的能力。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涤粘混纺纤维层8底部交织有抗静电层B9。示例的,抗静电层B9是在抗静电剂中浸泡过的纤维,抗静电剂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降低其表面电阻,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使用时,基体层1采用纯棉材质为主要原料,棉面料是以棉花为原料,经纺织工艺生产的面料,纯棉材质具有耐热耐碱的特点,柔软,耐穿,穿着十分舒适,基体层1的表面复合有PTFE薄膜2和TPU薄膜3,PTFE薄膜2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经过压延,挤出和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径小于雨水最小直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TPU薄膜3即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属于无孔薄膜,复合在基体层表面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防透湿性能,在基体层1的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4,锦纶纤维也称聚酰胺纤维,指由尼龙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的纤维,具有质量轻,耐磨性好,不起毛的特点,可以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能,在基体层1的表面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考杜拉尼龙纤维层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料制造的高强聚丙烯单丝纤维,考杜拉尼龙纤维具有耐磨,耐撕裂,质轻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且色泽稳定,易于护理,进一步提升了面料整体的耐磨性,涤纶纤维层6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制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皱性和包型性以及很好的弹性和回复性,可以保持面料的整体形态强度以及提升面料整体的弹性性能,抗静电层A是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而成,具有很好的防静电能力,可以提高布料使用过程中的抗静电能力,涤粘混纺纤维层8是由涤纶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具有坚牢,抗皱的能力,可以提供面料整体的坚韧性,抗静电层B9是在抗静电剂中浸泡过的纤维,抗静电剂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降低其表面电阻,达到抗静电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面料的抗静电能力,减少静电对穿着者穿着体验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包括基体层1、PTFE薄膜2、TPU薄膜3、锦纶纤维层4、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涤纶纤维层6、抗静电层A7、涤粘混纺纤维层8、抗静电层B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包括基体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复合有PTFE薄膜(2),所述基体层(1)表面另一侧复合有TPU薄膜(3),所述基体层(1)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4),所述基体层(1)顶部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所述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顶部交织有涤纶纤维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透湿复合面料,包括基体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表面一侧复合有PTFE薄膜(2),所述基体层(1)表面另一侧复合有TPU薄膜(3),所述基体层(1)底部交织有锦纶纤维层(4),所述基体层(1)顶部交织有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所述考杜拉尼龙纤维层(5)顶部交织有涤纶纤维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民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