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所述面料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吸湿透气层、光热作用层、增强粘合层、外观美化层,所述吸湿透气层具有保障服装舒适性的功能材质的纤维制成,所述光热作用层具有自发热及光热反应功能,增强粘合层由参混了纳米金属粒子的聚酰胺树脂热熔胶组成,所述吸湿透气层、光热作用层复合成一体,所述光热作用层通过增强粘合层与外观美化层粘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环保为原则,采用完全无污染的纤维原料和环保的水刺技术,利用红外使织物自发热,利用增强粘合层协同增强光热效益,从而来达到保暖救生的目的,面料舒适卫生、轻薄美观并兼具保暖救生功能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
本技术涉及功能复合材料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暖衣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传统的单层内衣轻柔透气,但保暖性能差,只适合在春秋穿;已使用的纤维类保暖材料要在夹层中填充絮片物,虽保暖却显得臃肿厚重,蚕丝、羊毛等材质的保暖衣,绿色健康,透湿透气,但价格昂贵,也解决不了臃肿厚重的难题;救生衣多为单独系列,在地震、洪水、塌方等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无法实现生命寻找、生命保护等救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材料先进的面料。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所述面料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吸湿透气层、光热作用层、增强粘合层、外观美化层,所述吸湿透气层具有保障服装舒适性的功能材质的纤维制成,所述光热作用层具有自发热及光热反应功能,增强粘合层由参混了纳米金属粒子的聚酰胺树脂热熔胶组成,所述吸湿透气层、光热作用层复合成一体,所述光热作用层通过增强粘合层与外观美化层粘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吸湿透气层是由粘胶、木棉纤维采用水刺工工艺制备的无纺布。进一步的,所述光热作用层是由环保聚酯纤维以及改性的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共混熔喷而成的网状纤维层,面密度为8~15g/m2。进一步的,所述光热作用层中的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为改性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进一步的,所述外观美化层为防风防水机织物,面密度为80~100g/m2。进一步的,增强粘合层是由参混了纳米金属粒子的聚酰胺树脂热熔胶组成。进一步的,外观美化层为防风防水机织物,机织物原料采用棉/木棉混纺,组织采用1/2斜纹或2/2斜纹。有益效果:本技术以环保为原则,采用完全无污染的纤维原料和环保的水刺技术,光热作用层使面料自发热,增强粘合层协同增强光热效应,从而达到保暖救生的目的,产品原料来源广,面料舒适卫生、轻薄美观并兼具保暖救生功能的。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截面示意图;图2为负载有稳定、转化率高的光热转化剂的聚乳酸复合纤维;图3为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制备方法示意图;1、吸湿透气层2、光热作用层3、增强粘合层4、外观美化层5、纳米粒子6、环保聚酯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表述,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所述面料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增强粘合层3、外观美化层4,所述吸湿透气层1具有保障服装舒适性的功能材质的纤维制成,所述光热作用层2具有自发热及光热反应功能,增强粘合层3由参混了纳米金属粒子的聚酰胺树脂热熔胶组成,所述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复合成一体,所述光热作用层2通过增强粘合层3与外观美化层4粘合在一起。本实例中,所述吸湿透气层1是由至少一种可降解纤维构成,所述吸湿透气层1中的可降解纤维构纤维是由粘胶、木棉纤维混合而成,所述粘胶质量占比为50%~90%,木棉质量占比为10%~50%。本实例中,所述光热作用层2是由环保聚酯纤维6以及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5共混熔喷而成,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5的添加量为2-5%。本实例中,所述光热作用层2中的光热转化剂纳米粒子5需要进行改性处理。本实例中,所述外观美化层4为防风防水机织物,面密度为80~100g/m2,所述防风防水机织物原料为棉/木棉混纺纱,木棉混纺占比为10%~30%本实例中,所述防风防水机织物原料中的棉还可以采用粘胶纤维、天丝纤维、莫代尔纤维、纤维素纤维、羊毛纤维、蚕丝纤维、蛋白质纤维的其中一种或几种替代。本实例中,所述增强粘合层3是由参有纳米金属离子的树脂溶胶组成,所述纳米金属离子参入量为2-5%,所述树脂热熔胶的熔融指数为25-55g/min。本实例中,所述树脂热熔胶为聚酰胺树脂热熔胶、聚乙烯树脂热熔胶、聚酯树脂热熔胶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通过如下方法制作:首先,将粘胶纤维和木棉纤维均匀混合梳理成网送入水刺区,经水刺预加固形成吸湿透气层(1),其面密度为25~35g/m2。,其次,制备半导体光热转化剂CuS纳米粒子,利用聚乳酸、多巴胺层层自主装技术对半导体CuS纳米光热粒子进行改性;将改性光热粒子与聚乳酸母粒共混,通过熔喷工艺获得负载有稳定、转化率高的光热转化剂聚乳酸复合超细纤维的光热作用层2,所述复合超细纤维如图2所示,光热作用层通过自粘合直接复合在吸湿透气层1上,形成一级复合体。如图3所示,再次,一级复合体后经45角翻转导辊翻转方向,形成吸湿透气层在上方、光热作用层在下方的结构,同步输入第二复合区。最后,在第二复合区,外观美化层织物由最底层输入,中途经增强粘合层刮涂,再与其上部的光热作用层/吸湿透气层同步进入热熔粘合去,经热辊弹性压合后形成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熔喷工艺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熔融纺丝,水热法纺丝,静电纺丝,溶剂热法纺丝等。所述光热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碳材料、半导体材料、贵金属材料等。所述织造工艺包括但不仅限于机织,针织,编织等。其它的任何为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换、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增强粘合层(3)、外观美化层(4),所述吸湿透气层(1)具有保障服装舒适性的功能材质的纤维制成,所述光热作用层(2)具有自发热及光热反应功能,所述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复合成一体,所述光热作用层通过增强粘合层(3)与外观美化层(4)粘合在一起;/n所述光热作用层(2)面密度为8~15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外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增强粘合层(3)、外观美化层(4),所述吸湿透气层(1)具有保障服装舒适性的功能材质的纤维制成,所述光热作用层(2)具有自发热及光热反应功能,所述吸湿透气层(1)、光热作用层(2)复合成一体,所述光热作用层通过增强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信李素英戴家木刘树森臧传锋胡华王任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