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7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面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所述的面料包括抗菌透气内层、防螨中间层和表面隔层;抗菌透气内层、防螨中间层和表面隔层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从内向外依次热压层叠复合;抗菌透气内层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由竹原纤维纱线编织而成;防螨中间层由防螨纱线经纬交织而成;防螨纱线包括芯纱层和包缠纤维层;芯纱层为木棉纤维;包缠纤维层为精梳棉纤维,精梳棉纤维螺旋包缠在芯纱层外;表面隔层由细旦纤维丝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层复合的层合结构,通过生物质纤维(竹原纤维和木棉纤维),实现良好的抗菌防螨功能,耐洗涤性和耐久性好,天然健康,舒适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
本技术涉及功能面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螨虫是一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型害虫,世界上已发现的螨虫有50000多种。螨虫普遍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寄生在卧具、地毯、坐垫、衣物、毛绒玩具等,在真菌的帮助下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螨虫繁殖速度快,很难消除。螨虫适宜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大于55%的条件下生存。因此,装备有空调、地毯、密闭性比较好的现代居室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螨虫与人类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等可叮吸人血、侵害皮肤,会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根据防螨原理不同,纺织品的防螨分为化学防螨和物理防螨,物理防螨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日晒、高温、红外线、电磁波等方法使纺织品变得干燥,从而破坏螨虫的生活环境,使其无法生存来达到防螨目的;另一种是阻断螨虫,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制备高密度的织物,使螨虫无法通过织物从而与人体隔绝。化学防螨是在纤维或织物中添加防螨剂,通过防螨剂的杀螨作用将螨虫杀死,或通过防螨剂释放气味以驱避螨虫。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透气内层(1)、防螨中间层(2)和表面隔层(3);所述抗菌透气内层(1)、防螨中间层(2)和表面隔层(3)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从内向外依次热压层叠复合;所述抗菌透气内层(1)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由竹原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防螨中间层(2)由防螨纱线经纬交织而成;防螨纱线采用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层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层为木棉纤维;所述包缠纤维层为精梳棉纤维,所述精梳棉纤维螺旋包缠在芯纱层外;所述表面隔层(3)由细旦纤维丝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透气内层(1)、防螨中间层(2)和表面隔层(3);所述抗菌透气内层(1)、防螨中间层(2)和表面隔层(3)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从内向外依次热压层叠复合;所述抗菌透气内层(1)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由竹原纤维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防螨中间层(2)由防螨纱线经纬交织而成;防螨纱线采用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层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层为木棉纤维;所述包缠纤维层为精梳棉纤维,所述精梳棉纤维螺旋包缠在芯纱层外;所述表面隔层(3)由细旦纤维丝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隔层(3)由细旦丙纶丝经纬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隔层(3)的经密大于850根/10cm,所述表面隔层(3)的纬密大于800根/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纤维的抗菌防螨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螨中间层(2)采用斜纹组织结构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媛媛胡霄睿孙丰鑫崔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尧天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