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04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第一调风圈、第二调风圈和设置在环形风室外周边上并与连通的多个进风嘴,在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之间构成内风道,述第一调风圈与第二调风圈设有间隙形成上风道,下密封盖板上均布有多个下风道通孔,在下密封盖板底部与第二调风圈连接处设有下风道密封盖板,下风道密封盖板与下密封盖板、第二调风圈之间设有下风道,上密封盖板位于第一调风圈外圆周圈上设有多个用于薄膜纵向微调的调节机构。优点是:可随时根据膜泡纵向窄小部位需要进行微调吹风,保证膜泡厚度均匀及膜泡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
本技术属于薄膜吹塑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技术中塑料吹塑机机头上的风环,仅是加工有环形混合风道的风环体,混合风道上部设置有与混合风道匹配的密封压盖,混合风道内侧的风环体上径向为整圈出风口。在吹塑机开始工作时,经与风环相连的进风管吹进的风在环形混合风道混合均压,然后由风环的整圈出风口供冷却风对膜泡进行吹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上述结构无法根据薄膜纵向窄小范围进行局部风量调节,导致出风量不均匀,从而影响膜泡纵向窄小部位的厚度不同,使薄膜的薄点部位过早老化,薄膜厚点部位采光欠佳、升温率降低。此外,由于使用的模具精度偏差、调整微差及电器加热中的温度偏差,易造成模具温度不均匀,这样不仅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加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随时根据膜泡纵向窄小部位的需要进行微调吹风且可提高薄膜质量的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第一调风圈、第二调风圈和设置在环形风室外周边上并与连通的多个进风嘴,所述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分别与环形风室内环固接,并在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之间构成内风道,所述第一调风圈与上密封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风圈位于第一调风圈内下方并与下密封盖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风圈与第二调风圈设有间隙,形成与内风道连通的上风道,所述上风道通向第一调风圈的内腔,所述下密封盖板上均布有多个下风道通孔,在下密封盖板底部与第二调风圈连接处设有下风道密封盖板,所述下风道密封盖板与下密封盖板、第二调风圈之间设有通向第二调风圈内腔的下风道,所述下风道与下风道通孔连通,所述上密封盖板位于第一调风圈外圆周圈上设有多个用于薄膜纵向微调的调节机构。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微调螺栓和微调螺母。优选的,所述相邻的两个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为15-25mm。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吹塑机开始工作时,风机将风分别从进风嘴进入环形风室,在环形风室混合均压,通过内风道和上风道进入第一调风圈,通过内风道和下风道进入第二调风圈,然后经第一调风圈和第二调风圈吹出进行膜泡的吹制。在机头吹出的膜泡纵向某部位过厚或过薄,影响产品质量时,可通过微调螺栓和微调螺母,使微调螺栓穿过上密封盖板进行上或下移动,来调节内风道对应部位风量的大小,从而使该部位的出风量与其它部位的出风量相等,保证此部位膜泡薄厚度均匀,进而可保证膜泡厚度均匀及膜泡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I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下密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风嘴;2、环形风室;3、微调螺母;4、微调螺栓;5、上风道;6、第二调风圈;7、第一调风圈;8、上密封盖板;9、下密封盖板;10、下风道出口;11、内风道;12、上风道出口;13、下风道;14、下风道通孔;15、下风道密封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包括环形风室2、上密封盖板8、下密封盖板9、第一调风圈7、第二调风圈6和设置在环形风室外周边上并与其连通的多个进风嘴1。所述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分别与环形风室内环固接,并在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之间构成内风道11。所述第一调风圈与上密封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风圈位于第一调风圈内下方并与下密封盖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风圈7与第二调风圈6设有间隙,形成与内风道11连通的上风道5,所述上风道通过上风道出口12通向第一调风圈的内腔。本冷却风环可通过螺纹调节第一调风圈与上密封盖板,进而调整上风道5的大小。所述下密封盖板上均布有多个下风道通孔14,在下密封盖板底部与第二调风圈连接处设有下风道密封盖板15,所述下风道密封盖板与下密封盖板、第二调风圈之间设有通向第二调风圈内腔的下风道13和下风道出口10,所述下风道与下风道通孔14连通。所述上密封盖板位于第一调风圈外圆周圈上设有多个用于薄膜纵向微调的调节机构。具体所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微调螺栓4和微调螺母3,所述微调螺栓4穿过上密封盖板。具体所述,所述相邻的两个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为15-25mm。具体所述,所述下风道上的相邻的两个下风道通孔14之间的距离为10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吹塑机开始工作时,风机将风分别从进风嘴1进入环形风室2,在环形风室混合均压,通过内风道11和上风道5进入第一调风圈7,通过内风道11和下风道13进入第二调风圈6,然后经第一调风圈和第二调风圈吹出进行膜泡的吹制。在机头吹出的膜泡纵向某部位过厚或过薄而影响产品质量时,可通过调整微调螺栓4和微调螺母3,使微调螺栓4穿过上密封盖板进行上或下移动,来调节内风道11相应部位风量的大小。当膜泡纵向某部位过厚时,可将微调螺栓4松开并将其向下微调,使该部位通过的风量微减;当膜泡纵向某部位过薄时,可将微调螺栓4松开并将其向上微调,使该部位通过的风量微增;从而使该部位的出风量与其它部位的出风量保持平衡,以此保证此部位膜泡薄厚度,实现其质量的稳定性。本技术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第一调风圈、第二调风圈和设置在环形风室外周边上并与连通的多个进风嘴,所述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分别与环形风室内环固接,并在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之间构成内风道,所述第一调风圈与上密封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风圈位于第一调风圈内下方并与下密封盖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风圈与第二调风圈设有间隙,形成与内风道连通的上风道,所述上风道通向第一调风圈的内腔,所述下密封盖板上均布有多个下风道通孔,在下密封盖板底部与第二调风圈连接处设有下风道密封盖板,所述下风道密封盖板与下密封盖板、第二调风圈之间设有通向第二调风圈内腔的下风道,所述下风道与下风道通孔连通,所述上密封盖板位于第一调风圈外圆周圈上设有多个用于薄膜纵向微调的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吹膜机吹膜微调的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第一调风圈、第二调风圈和设置在环形风室外周边上并与连通的多个进风嘴,所述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分别与环形风室内环固接,并在环形风室、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之间构成内风道,所述第一调风圈与上密封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风圈位于第一调风圈内下方并与下密封盖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风圈与第二调风圈设有间隙,形成与内风道连通的上风道,所述上风道通向第一调风圈的内腔,所述下密封盖板上均布有多个下风道通孔,在下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武忠霍金毅邵克明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维宝诺包装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