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066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将多路信号分别接入每一楼层布设的若干漏泄单元来覆盖室内,所述漏泄单元安装于每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朝向室内辐射或/和背向室内辐射以形成每一室内多路信号的输出,每一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至少一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漏缆,其中同一内壁处并排设置有同向输出且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多个所述漏缆时,相邻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从而实现空间隔离以消除信号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室内分布系统可应用于室内进行多信号输入输出,合理利用室内空间资源,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室内分布系统信道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分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室内分布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线用户数每年成倍增长,网络热点区域越来越多,但用户密集的高层办公室内、一般住宅屋内以及大型商场等室内环境对无线信号覆盖的系统容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由天线+馈线或漏泄电缆与功分器等组成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适应用户容量需求激增的发展趋势,而MIMO技术的应用要求安装多个天线,且室内安装环境复杂多变极易存在覆盖盲区,从100%覆盖角度考虑必然会遭遇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另一方面100%覆盖时电磁污染大,且难以避免;另外,多天线在室内安装影响美观,用户接受程度低。为解决信号均匀覆盖可以采用漏泄电缆,但现有报道中仍为朝向下方室内辐射的单输入单输出模式,也无法提升系统容量,空间资源利用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室内分布系统,具有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系统容量高,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达到室内信号全覆盖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分布系统,用于多路信号在高楼层室内的信号覆盖,多路信号分别接入每一楼层布设的若干漏泄单元来覆盖室内,所述漏泄单元安装于每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朝向室内辐射或/和背向室内辐射以形成每一室内多路信号的输出,每一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至少一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漏缆,其中同一内壁处并排设置有同向输出且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多个所述漏缆时,相邻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从而实现空间隔离以消除信号干扰。进一步地,所述漏泄单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上方、室内地砖板下方、竖直侧墙内中的一处或多处,每一路信号从同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通过一所述漏泄单元单向输出或双向输出。进一步地,同一室内设置有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分别对多路信号进行传输及辐射。进一步地,同一室内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为相同极化方式。进一步地,同一室内平行于一内壁处通过以相同极化方式并排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朝向同一室内输出,相邻两个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进一步地,同一室内平行于一内壁处通过以相同极化方式并排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朝向不同室内输出,相邻两个所述漏缆能够零距离接近。进一步地,同一室内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呈两种或三种极化方式,并排平行设置于一内壁的相邻两个不同极化或/和双向输出的所述漏缆能够零距离接近,并排平行设置于一内壁的相邻两个相同极化且同向输出的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进一步地,同一室内设置有多个双向输出的所述漏缆分别对多路信号进行传输及辐射,所述漏缆为单一极化方式或多极化方式。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漏缆为相同极化方式,若所述漏缆安装于室内天花板上方或室内地砖板下方,多路信号设置错层输出分布;若所述漏缆安装于竖直侧墙内,多路信号设置错开同一层的室内空间输出分布。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漏缆对应多种极化方式,并排平行设置于一内壁的相邻两个不同极化的所述漏缆能够零距离接近,并排平行设置于一内壁的相邻两个相同极化的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进一步地,多路信号由一信号源多个端口输出,或由不同信号源输出,信号源通过跳线电连接于合路器,合路器输出的信号经由耦合器配送至高楼每一层,每一层每一条线路接入一功分器,每一功分器设有多个端口输出,每一功分器端口与一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或天线。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入端与相应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多段所述漏缆构成,相邻两段之间由跳线加连接器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或漏泄波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分布系统,用于多路信号在高楼层室内的信号覆盖,多路信号分别接入每一楼层布设的若干漏泄单元来覆盖室内,所述漏泄单元安装于每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朝向室内辐射或/和背向室内辐射以形成每一室内多路信号的输出,每一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至少一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漏缆,其中同一内壁处并排设置有同向输出且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多个所述漏缆时,相邻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从而实现空间隔离以消除信号干扰。本专利技术的室内分布系统可应用于室内进行多信号输入输出,合理利用室内空间资源,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室内分布系统信道容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室内分布系统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室内分布系统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室内分布系统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示出的漏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示出的漏缆的轴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室内分布系统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室内分布系统100信号源1信号源2合路器101合路器201耦合器111耦合器115耦合器211耦合器215功分器151功分器155功分器159功分器251功分器255功分器259功分器351漏缆301a漏缆301b漏缆301c槽孔3011槽孔3012槽孔3013槽孔3015导体3010连接器+跳线303终端负载、天线30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分布系统,用于多路信号在高楼层室内的信号覆盖,其特征在于:将多路信号分别接入每一楼层布设的若干漏泄单元来覆盖室内,所述漏泄单元安装于每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朝向室内辐射或/和背向室内辐射以形成每一室内多路信号的输出,每一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至少一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漏缆,其中同一内壁处并排设置有同向输出且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多个所述漏缆时,相邻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从而实现空间隔离以消除信号干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分布系统,用于多路信号在高楼层室内的信号覆盖,其特征在于:将多路信号分别接入每一楼层布设的若干漏泄单元来覆盖室内,所述漏泄单元安装于每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朝向室内辐射或/和背向室内辐射以形成每一室内多路信号的输出,每一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至少一开设有周期性槽孔的漏缆,其中同一内壁处并排设置有同向输出且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多个所述漏缆时,相邻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从而实现空间隔离以消除信号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单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上方、室内地砖板下方、竖直侧墙内中的一处或多处,每一路信号从同一室内的若干内壁处通过一所述漏泄单元单向输出或双向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室内设置有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分别对多路信号进行传输及辐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室内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为相同极化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室内平行于一内壁处通过以相同极化方式并排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朝向同一室内输出,相邻两个所述漏缆的最小错开间距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室内平行于一内壁处通过以相同极化方式并排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朝向不同室内输出,相邻两个所述漏缆能够零距离接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室内的多个单向输出的所述漏缆呈多种极化方式,并排平行设置于一内壁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垄龙王斌赵瑞静蓝燕锐黄德兵沙敏许波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