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64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1
第偶数个扬声器单元(12b、12d、12f、12h)配置成,相对于前一个扬声器单元(12a、12c、12e、12g)而朝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框体与前一个扬声器单元(12a、12c、12e、12g)的框体邻接。第奇数个扬声器单元(12c、12e、12g)配置成,相对于前一个扬声器单元(12b、12d、12f)而朝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振动膜的至少一部分与前一个所述扬声器单元(12b、12d、12f)的振动膜的至少一部分接近地相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扬声器装置,该扬声器装置组合多个扬声器单元,并将密闭空间的体积保持为恒定,从而消除振动膜的背压,提高低音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823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扬声器装置的低音特性,需要迅速地消除由于上述振动膜的移动而在上述密闭空间中产生的压力的不均。为此,重要的是尽量缩短上述振动膜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上述密闭空间的体积。但是,在使用市面上的扬声器单元的情况下,在上述振动膜的背面侧配置有驱动单元、框体,因此难以缩短上述振动膜之间的距离、或减小上述密闭空间的体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使用市面上的扬声器单元的同时,尽量缩短上述振动膜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上述密闭空间的体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上述扬声器装置的低音特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扬声器装置具备2n个(n为2以上的自然数。)扬声器单元、n个第一空间划定部、以及(n-1)个第二空间划定部。所述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振动膜、驱动单元以及框体,整体上为大致锥体状,所述驱动单元配置在所述振动膜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所述振动膜,所述框体支承所述振动膜和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2i个(i是n以下的自然数。)扬声器单元配置成,相对于第(2i-1)个扬声器单元而朝向大致相反方向,所述框体与第(2i-1)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框体邻接。第i个所述第一空间划定部使第(2i-1)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和第2i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连通并密闭,从而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2j+1)个(j为(n-1)以下的自然数。)扬声器单元配置成,相对于第2j个扬声器单元而朝向大致相反方向,所述振动膜的至少一部分与第2j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振动膜的至少一部分接近地相向。第j个所述第二空间划定部使由第2j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振动膜和第(2j+1)个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振动膜围成的空间密闭,从而形成第二空间。第2i个所述扬声器单元也可以相对于第(2i-1)个所述扬声器单元而配置在与规定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第(2j+1)个所述扬声器单元也可以相对于第2j个所述扬声器单元而配置于在与所述规定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在输入的电信号的极性为规定的极性时,将所述振动膜朝向所述背面侧驱动。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k个(k为2以上且2n以下的自然数。)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输入与第(k-1)个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所输入的电信号相反相位的电信号。由此,所有的所述第一空间及所述第二空间各自的体积可以始终恒定。另外,扬声器装置也可以具备2个扬声器单元和空间划定部。所述扬声器单元也可以分别具有振动膜、驱动单元以及框体,整体上为大致锥体状,所述驱动单元配置在所述振动膜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所述振动膜,所述框体支承所述振动膜和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二扬声器单元也可以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扬声器单元而朝向大致相反方向,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框体邻接。所述空间划定部也可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连通并密闭,从而形成第一空间。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在输入的电信号的极性为规定的极性时,将所述振动膜朝向所述背面侧驱动。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输入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所输入的电信号相反相位的电信号,由此,所述第一空间的体积可以始终恒定。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这样配置扬声器单元,能够进一步缩短振动膜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小密闭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体积。由此,由于振动膜的移动而在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中移动的空气的量进一步减少,因此能够高效地消除背压,进一步减小扬声器装置的最低共振频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例示的扬声器装置1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例示的扬声器单元12a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扬声器单元12a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扬声器单元12a的后视图。图5是表示例示的第一空间划定部13a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13a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13a的VII-VII剖视图。图8是表示例示的第二空间划定部14a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上述第二空间划定部14a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第二空间划定部14a的X-X剖视图。图11是表示例示的扬声器装置10A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扬声器装置10具有以下结构。<扬声器单元12a~12h>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数量为四个以上的偶数,例如是八个。<第一空间划定部13a~13d>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的数量为上述扬声器单元的一半,例如是四个。<第二空间划定部14a~14c>上述第二空间划定部的数量比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的数量少一个,例如是三个。如图2~4所示,上述扬声器单元12a具有以下结构。<振动膜21>通过前后振动,使空气振动而产生声音。<驱动单元22>配置在上述振动膜21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上述振动膜21。例如,大致为圆柱形状。<框体23>支承上述振动膜21和上述驱动单元22。例如,具有两个圆环部231、232和六个连结部233。上述圆环部231支承上述振动膜21的周围。上述圆环部232比上述圆环部231小,固定于上述驱动单元22。上述连结部233将上述圆环部231和上述圆环部232之间连结。上述扬声器单元12a整体上为大致锥体形状,例如为大致圆台形状。其他的扬声器单元12b~12h也与扬声器单元12a同样。如图5~7所示,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13a具有以下结构。<两个覆盖部31、32>为与上述扬声器单元的框体23嵌合的形状。例如,具有侧面部311、321和圆环部312、322。上述侧面部311、321例如为圆台侧面形状,一侧的端部与上述圆环部312、322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开放。高度与上述圆环部231和上述圆环部232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开放的一侧的端部的直径比上述圆环部231的外径小,比上述圆环部231的内径大。上述圆环部312、322的外径比上述圆环部232的外径大。内径比上述圆环部232的外径小,比上述驱动单元22的直径大。<管部33>连结上述覆盖部31和上述覆盖部32,使被上述覆盖部31覆盖的空间和被上述覆盖部32覆盖的空间连通。其他的第一空间划定部13b~13d也与上述第一空间划定部13a同样。当使上述扬声器单元嵌合于上述覆盖部31、32时,上述驱动单元22能够穿过上述圆环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中,具备:/n2个扬声器单元;以及/n空间划定部,/n所述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n振动膜;/n驱动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振动膜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所述振动膜;以及/n框体,其支承所述振动膜和所述驱动单元,/n所述扬声器单元整体上为大致锥体状,/n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二扬声器单元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扬声器单元而朝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框体邻接,/n所述空间划定部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连通并密闭,从而形成第一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6 JP 2018-242529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中,具备:
2个扬声器单元;以及
空间划定部,
所述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
振动膜;
驱动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振动膜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所述振动膜;以及
框体,其支承所述振动膜和所述驱动单元,
所述扬声器单元整体上为大致锥体状,
所述扬声器单元中的第二扬声器单元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扬声器单元而朝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所述框体邻接,
所述空间划定部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的由所述振动膜及所述框体围成的空间连通并密闭,从而形成第一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在输入的电信号的极性为规定的极性时,将所述振动膜朝向所述背面侧驱动,
所述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输入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所述驱动单元所输入的电信号相反相位的电信号,
由此,所述第一空间的体积始终恒定。


3.一种扬声器装置,其中,具备:
2n个扬声器单元,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
n个第一空间划定部;以及
(n-1)个第二空间划定部,
所述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
振动膜;
驱动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振动膜的背面侧,输入电信号来驱动所述振动膜;以及
框体,其支承所述振动膜和所述驱动单元,
所述扬声器单元整体上为大致锥体状,
所述扬声器单元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哲平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左尔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