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57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支架、充电组件、压块及主板。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容纳腔中,并凸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而充电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支架上,充电柱穿设于通孔中,因此,充电转接板和充电柱均收容于壳体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且受到壳体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其中,压块设置在容纳腔中,压块压接在充电转接板上,以使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支架的表面相抵接,使得充电转接板和壳体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被使用在各种场景中,能够对接充电设备以获得电力。移动终端上设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对接外部的充电设备。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组件由FPC二次注塑而成,充电组件由外向内卡合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通过胶水直接胶接于后壳的外表面上,使得充电组件大面积地暴露于后壳外,导致充电组件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凸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所述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压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块压接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以使所述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表面相抵接;及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转接板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柱的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该凸台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充电转接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充电转接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贴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充电柱;及连接部,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压块抵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以使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容置槽。可选的,所述本体部上凸设有两竖板,两所述竖板分列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两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压块的两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的卡板。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板中对应的侧面相配合的导向面,使得所述卡板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可选的,所述压块背向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取的夹取槽。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本体部的表面胶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并凸设有插接于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泡棉胶,该泡棉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泡棉胶密封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面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和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所述泡棉胶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柱穿设的过孔。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侧面上设有导电层;所述主板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导电层布置的导电片,该导电片由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抵接所述导电层,使得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转接板电连接;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抵压于所述压块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背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连接有补强块;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扣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内侧壁凸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端面抵接所述补强块,该支撑板面向所述压块的侧面抵压所述压块。可选的,所述后壳包括硬质骨架和一体成型于所述硬质骨架外表面的硅胶层;所述充电转接板固设于所述硬质骨架的内侧壁;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硬质骨架和所述硅胶层。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中,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容纳腔中,并凸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而充电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支架上,充电柱穿设于通孔中,因此,充电转接板和充电柱均收容于壳体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且受到壳体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其中,压块设置在容纳腔中,压块压接在充电转接板上,以使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支架的表面相抵接,使得充电转接板和壳体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移动终端;1、壳体;1a、容纳腔;1b、通孔;11、前壳;111、支撑板;12、后壳;121、硬质骨架;122、硅胶层;2、显示屏;3、支架;31、本体部;311、竖板;3111、卡合部;3112、卡槽;312、定位柱;32、凸台部;321、容置槽;4、充电组件;41、充电转接板;411、第一固定部;4111、定位孔;4112、导电层;412、第二固定部;4121、补强块;413、连接部;42、充电柱;5、压块;51、卡板;52、夹取槽;53、导向箭头;54、凹槽;6、主板;61、导电片;7、泡棉胶;71、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被使用在各种场景中,能够对接充电设备以获得电力。移动终端上设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对接外部的充电设备。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组件由FPC二次注塑而成,充电组件由外向内卡合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通过胶水直接胶接于后壳的外表面上,使得充电组件大面积地暴露于后壳外,导致充电组件的可靠性较差。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主要包括壳体1、显示屏2、支架3、充电组件4、压块5、主板6和泡棉胶7。壳体1作为移动终端100的外壳,壳体1为具有一定壁厚的中空腔体,壳体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a,该容纳腔1a容纳有支架3、充电组件4、压块5和主板6,通过容纳腔1a实现充电组件4由外向内安装于壳体1内,使得充电组件4受到壳体1的外层保护,而充电组件4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可选的,壳体1包括相连接前壳11和后壳12,该后壳12与前壳11相扣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1a。前壳11的内侧壁凸设有支撑板111,该支撑板111在移动终端100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n支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凸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n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所述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n压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块压接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以使所述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表面相抵接;及/n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转接板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柱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
支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凸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所述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压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块压接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以使所述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表面相抵接;及
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转接板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柱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该凸台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充电转接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
所述充电转接板包括:
第一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
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贴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充电柱;及
连接部,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
所述压块抵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以使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凸设有两竖板,两所述竖板分列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两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压块的两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的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板中对应的侧面相配合的导向面,使得所述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志单鑫赵永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