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056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11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网关设备和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向IoT管理平台发送携带有网关设备的MAC地址的请求;移动终端接收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与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第二通信连接和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该方法,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互联网。在与IoT通信连接的设备中,移动终端可以直接接入IoT,也可以通过网关设备接入到IoT。IoT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在线调试、远程维护等服务。但是由于移动终端的数量庞大,当移动终端接入到IoT后,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多个设备与IoT之间的大量通信链路需要由IoT维护。因此,对于IoT而言,业务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并且,本申请也提供了与该方法相关的设备。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移动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所述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MAC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与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无需直接接入IoT管理平台,而是与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即仍然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且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范围内,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由无线局域网通信制式切换为蜂窝移动通信制式;或者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IP地址发生变化;或者;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连接的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不一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有多种方式检测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范围内,比如,检测到由无线局域网通信制式切换为蜂窝移动通信制式,或者检测到IP地址发生变化,或者检测到当前连接的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不一致。移动终端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无需直接接入IoT管理平台,仍然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一外网IP和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二外网IP和第二端口号。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网关设备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另一个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产生的控制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比如自行车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仍然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当另一个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可以向IoT管理平台发送请求,以请求控制自行车。IoT管理平台基于手机发送的请求,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网关设备将控制指令下发到自行车。也就是说,移动终端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仍然通过网关设备和IoT管理平台进行通信。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解锁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解锁所述移动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向IoT管理平台发送的请求可以是请求解锁移动终端比如自行车。因此,IoT管理平台基于手机发送的请求,生成用于解锁自行车的控制指令,并通过网关设备将控制指令下发到自行车。即移动终端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仍然通过网关设备和IoT管理平台进行通信。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所处的第一地理位置和所述网关设备的第二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另一网关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三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外网地址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外网地址与所述另一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三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另一网关设备建立第三通信连接的操作;所述第三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的地理位置距离网关设备较远时,移动终端可以与另一个网关设备建立连接,即通过另一个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网关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网关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网关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所述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设备可以与不处于该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对于该移动终端而言,无需直接接入IoT管理平台,而是通过该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有助于减少移动终端和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有助于减少IoT管理平台需要维护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一外网IP和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二外网IP和第二端口号。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关设备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另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产生的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网关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比如自行车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时,仍然通过网关设备接入IoT管理平台。当另一个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可以向IoT管理平台发送请求,以请求控制自行车。IoT管理平台基于手机发送的请求,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网关设备将控制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所述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n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n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MAC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与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n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n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n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所述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MAC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与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
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范围内,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由无线局域网通信制式切换为蜂窝移动通信制式;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IP地址发生变化;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连接的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不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一外网IP和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二外网IP和第二端口号。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网关设备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另一个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产生的控制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解锁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所处的第一地理位置和所述网关设备的第二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另一网关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三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外网地址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外网地址与所述另一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三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另一网关设备建立第三通信连接的操作;
所述第三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
所述网关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
所述网关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IoT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所述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一外网IP和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二外网IP和第二端口号。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关设备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另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产生的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网关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解锁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关设备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登记请求,所述登记请求中携带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和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
其中,当所述IoT管理平台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时,基于所述请求中携带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将所述网关设备的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


12.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IoT管理平台与网关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所述IoT管理平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所述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
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MAC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与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对应;
所述IoT管理平台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基于自身的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执行与所述网关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操作;
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IoT管理平台和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一外网IP和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外网地址信息包括第二外网IP和第二端口号。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管理平台接收另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
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产生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
所述IoT管理平台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所述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解锁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指令用于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oT管理平台基于MAC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的登记请求,所述登记请求中携带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和所述第一外网地址信息。


1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到不处于网关设备的局域网内;所述网关设备和物联网IoT管理平台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网关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IoT管理平台发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