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保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48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01
一种数据保持电路包含电源开关、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第一反相器的晶体管的二端分别耦接于第一反相器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一输出端。电源开关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于电源电压,且第二连接端耦接于第一电源端及第二反相器的第二电源端。第二反相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分别耦接于第一反相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端。于睡眠模式中,电源开关与晶体管截止。第一漏电流流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第二漏电流流于第一电源端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一漏电流与第二漏电流于第二连接端上形成大于或等于数据保持电压的稳态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保持电路
本专利技术关于数据保持技术,特别是一种数据保持电路。
技术介绍
在数位系统中,为了使系统能于电力复原后迅速地执行复电前的工作而不重置,数据保持电路便肩负着保持断电当下的数据的重要任务。传统上,数据保持电路可利用主仆正反器来实现。一般而言,主仆正反器包含主栓锁器和朴栓锁器。并且,在进入睡眠模式时,主仆正反器的电源会被关闭,但朴栓锁器的电源并不会关闭,以藉此通过不断电的朴栓锁器来保持数据。但是,如此一来,数据保持电路的保持功率消耗会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保持电路包含第一电源开关、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第一电源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且第一连接端耦接于电源电压。第一电源开关于睡眠模式中截止,且第一漏电流流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第一反相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端。第一电源端耦接于第二连接端。第一反相器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源端且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输出端。第一晶体管于睡眠模式中截止,且第二漏电流流于第一电源端与第一输出端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含:/n一第一电源开关,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与一第二连接端,且该第一连接端耦接于一电源电压,其中,该第一电源开关于一睡眠模式中截止,且一第一漏电流流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之间;/n一第一反相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一电源端,该第一电源端耦接于该第二连接端,该第一反向器包含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于该睡眠模式中截止,且一第二漏电流于该第一电源端与该第一输出端之间;及/n一第二反相器,具有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二输出端与一第二电源端,该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TW 1071475761.一种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源开关,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与一第二连接端,且该第一连接端耦接于一电源电压,其中,该第一电源开关于一睡眠模式中截止,且一第一漏电流流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之间;
一第一反相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一电源端,该第一电源端耦接于该第二连接端,该第一反向器包含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端,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于该睡眠模式中截止,且一第二漏电流于该第一电源端与该第一输出端之间;及
一第二反相器,具有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二输出端与一第二电源端,该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该第二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入端,且该第二电源端耦接于该第二连接端;及
其中,该第一漏电流与该第二漏电流于该第二连接端上形成一稳态电压,且该稳态电压大于或等于一数据保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包含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小于该第一晶体管的临界电压,且该第二晶体管的宽长比和该第一晶体管的宽长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包含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和该第一晶体管的临界电压相等,且该第二晶体管的宽长比大于该第一晶体管的宽长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该宽长比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宽长比的比值介于3至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含:
一第二电源开关,具有一第三连接端与一第四连接端,且该第三连接端耦接于该电源电压,其中该第二电源开关于该睡眠模式中截止;
一第三反相器,具有一第三输入端、一第三输出端与一第三电源端,且该第三电源端耦接于该第四连接端;及
一第四反相器,具有一第四输入端、一第四输出端与一第四电源端,该第四输入端耦接于该第三输出端,该第四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三输入端,且该第四电源端耦接于该第四连接端;
一第一传输闸,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
一第二传输闸,耦接于该第三输入端与该第四输出端之间;
一第三传输闸,耦接于耦接于该第三输出端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及
一第四传输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睿
申请(专利权)人: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