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马达的电枢构造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8年12月25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40710号,其全部内容援引加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相马达的电枢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具有永磁体的三相同步马达中,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34990号(专利文献1)所示,公开了具有6N个狭缝(N:自然数)及每1相具有3N个线圈的三相马达构造。此外,日本专利公报第5253789号(专利文献2)中,通过使未绕线的辅助磁极从中途与主磁极平行地倾斜,并通过设置的肩部来确保孔的空间。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线圈的形状以沿着圆弧状的狭缝底部的方式形成绕组。也就是说,在辅助磁极与绕组变为平行之前未形成绕组。因此,由于未有效利用绕组空间,所以绕组空间占有率降低。其导致对提高马达性能有益的绕组较少。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绕组在狭缝内无间隙地填充。因此,虽然绕组空间占有率高,但无法确保树脂成型的流路。其结果,无法提高树脂的填充性能。此外,若缠绕能够填埋间隙量的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马达的电枢构造,其特征在于,/n包括6N个狭缝、每一相的3N个线圈、3N个主磁极和3N个辅助磁极,其中N为自然数,/n在所述主磁极缠绕有线圈,且所述线圈缠绕在插入到所述狭缝的绕组架上,/n在所述辅助磁极未缠绕所述线圈,/n所述主磁极与所述辅助磁极交替配置,/n所述绕组架包括主体部和鄂部,/n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狭缝内与所述主磁极的周向侧面抵接,/n所述鄂部在所述狭缝内沿着所述狭缝的第一外周侧底部从所述主体部竖起,/n在所述狭缝内,所述辅助磁极的周向侧面、所述线圈的外周面、所述狭缝的第二外周侧底部划分确定出未被线圈填充的间隙区域,/n所述第二外周侧底部与所述第一外周侧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5 JP 2018-2407101.一种三相马达的电枢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6N个狭缝、每一相的3N个线圈、3N个主磁极和3N个辅助磁极,其中N为自然数,
在所述主磁极缠绕有线圈,且所述线圈缠绕在插入到所述狭缝的绕组架上,
在所述辅助磁极未缠绕所述线圈,
所述主磁极与所述辅助磁极交替配置,
所述绕组架包括主体部和鄂部,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狭缝内与所述主磁极的周向侧面抵接,
所述鄂部在所述狭缝内沿着所述狭缝的第一外周侧底部从所述主体部竖起,
在所述狭缝内,所述辅助磁极的周向侧面、所述线圈的外周面、所述狭缝的第二外周侧底部划分确定出未被线圈填充的间隙区域,
所述第二外周侧底部与所述第一外周侧底部连续,且向与所述第一外周侧底部交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学,相良弘树,北岛纯,清水麻衣,
申请(专利权)人: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