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9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包括输入矩形波导、输出矩形波导和转角,转角包括波导输入部、波导转弯部和波导输出部,波导输入部和波导输出部的波导内壁分别与输入矩形波导和输出矩形波导的波导内壁串接后形成导通的直角拐弯,波导转弯部内设有色散补偿反射器,其包括切角反射器和切角补偿器,切角反射器设置于波导转弯部的波导壁外侧,切角补偿器设置于波导转弯部的波导壁内侧,切角反射器所形成的反射面与切角补偿器所形成补偿面呈平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色散补偿反射器,使电磁波经过波导时在色散补偿反射器的作用下进行色散补偿,极大的拓展了矩形波导拐弯的工作带宽,解决了对小体积、宽频带、高性能矩形波导拐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导
,具体涉及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
技术介绍
矩形波导直角拐弯按波导拐弯方向分为E面矩形波导直角拐弯、H面矩形波导直角拐弯,其在探测、制导、侦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矩形波导直角拐弯按结构形式分,一般有圆弧矩形波导直角拐弯和切角矩形波导直角拐弯两种。圆弧矩形波导直角拐弯主要由输入矩形波导、圆弧矩形波导和输出矩形波导组成,可工作于整个波导工作频段,但由于圆弧拐弯半径的存在,使这种拐弯矩形波导的尺寸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位置空间,从而限制了其在有限空间使用环境下的应用。切角矩形波导直角拐弯主要由输入矩形波导、切角反射器、输出矩形波导组成,它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可以满足小空间条件的使用要求,但其工作频带不够宽,尤其是H面切角拐弯矩形波导,其电压驻波比指标小于1.1的工作带宽不足波导工作频段的50%。在需要体积小、工作频带宽,技术指标高的应用场合,圆弧矩形波导直角拐弯和切角矩形波导直角拐弯均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在需要体积小、工作频带宽、技术指标高的情况下的应用需求,可在整个波导工作频段实现驻波指标小于1.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包括输入矩形波导、输出矩形波导和转角,所述转角包括波导输入部、波导转弯部和波导输出部,所述的波导输入部和波导输出部的波导内壁分别与所述的输入矩形波导和输出矩形波导的波导内壁串接后形成导通的直角拐弯,所述波导转弯部内设有色散补偿反射器,其包括切角反射器和切角补偿器,所述切角反射器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的波导壁外侧,所述切角补偿器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的波导壁内侧,所述切角反射器所形成的反射面与所述切角补偿器所形成补偿面呈平行设置。所述转角为直角转角,所述反射面与所述补偿面的法线与所述输入矩形波导的中线所形成的夹角呈45°±5°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色散补偿反射器还包括输入匹配阶梯和输出匹配阶梯,所述输入匹配阶梯位于所述波导输入部和波导转弯部之间,且所述输入匹配阶梯的一端与所述切角反射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匹配阶梯的另一端与所述波导输入部的波导内壁连接;所述输出匹配阶梯位于所述波导输出部与波导转弯部之间,且所述输出匹配阶梯的一端与所述切角反射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匹配阶梯的另一端与所述波导输出部的波导内壁连接。优选地,所述输入匹配阶梯与输出匹配阶梯均为直角阶梯,所述输入匹配阶梯的一端与所述波导输入部的波导内壁呈垂直连接,所述输出匹配阶梯的一端与所述波导输出部的波导内壁呈垂直连接。所述输入匹配阶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波导输入部内壁和切角反射器通过一圆弧过渡结构连接,所述输出匹配阶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波导输出部内壁和切角反射器通过圆弧过渡结构连接。所述切角补偿器为设置于所述转角内壁上的直角结构,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矩形波导和输出矩形波导的波导内壁连接,所述直角结构的顶角处成型一与所述切角反射器的反射面呈平行设置的所述补偿面。所述转角的外侧面形成一切角。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E面矩形波导,所述E面矩形波导中连接有上述的矩形波导直角拐弯。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H面矩形波导,所述H面矩形波导中连接有上述的矩形波导直角拐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专利技术采用色散补偿反射器,通过补偿切角反射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等效色散电感,同时通过切角补偿器补偿切角反射器的等效电容,使电磁波经过波导时在色散补偿反射器的作用下进行色散补偿,其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矩形波导切角拐弯和矩形波导圆弧拐弯,极大的拓展了矩形波导拐弯的工作带宽,解决了对小体积、宽频带、高性能矩形波导拐弯的需求。B.本专利技术中的矩形波导拐弯在输入侧和输出侧由于存在等效电感,在转角处存在等效电容,传统的切角匹配(对应切角拐弯)存在明显的色散现象,因此影响了其工作带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色散补偿反射器,通过输入匹配阶梯补偿切角反射器输入端的等效色散电感,通过输出匹配阶梯补偿切角反射器输出端的等效色散电感,通过切角补偿器补偿切角反射器的等效电容,使电磁波经过色散补偿反射器时对其进行色散补偿,实现了在整个波导工作频段实现驻波比指标小于1.05的优质传导性能;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直角拐弯体积小,工作频带宽,性能指标好,工作带宽拓展了一倍以上。C.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矩形波导直角拐弯可以应用于E面矩形波导和H面矩形波导中,可以提高E面矩形波导和H面矩形波导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矩形波导直角拐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色散补偿反射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磁波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矩形波导直角拐弯中传输图示;图4是H面切角拐弯电压驻波比计算结果图示;图5是H面圆弧拐弯电压驻波比计算结果图示;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H面拐弯电压驻波比计算结果图示。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矩形波导2-转角21-波导输入部,22-波导转弯部,23-波导输出部3-输出矩形波导4-色散补偿反射器41-切角反射器411-反射面42-切角补偿器421-补偿面43-输入匹配阶梯44-输出匹配阶梯5-圆弧过渡结构;6-切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包括输入矩形波导1、输出矩形波导3和转角2,转角2包括波导输入部21、波导转弯部22和波导输出部23,波导输入部21和波导输出部23的波导内壁分别与输入矩形波导1和输出矩形波导3的波导内壁串接后形成导通的直角拐弯,波导转弯部22内设有色散补偿反射器4,其包括切角反射器41和切角补偿器42,切角反射器41设置于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外侧,切角补偿器42设置于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内侧,切角反射器41所形成的反射面411与切角补偿器42所形成补偿面421呈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转角2为直角转角,反射面411的法线与输入矩形波导1的中线所形成的夹角呈45±5度设置,优选为45度角。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角2处的波导内壁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切角反射器41和切角补偿器42,使电磁波经过波导时进行色散补偿,其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矩形波导切角直角拐弯和矩形波导圆弧直角拐弯,极大的拓展了矩形波导直角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包括输入矩形波导(1)、输出矩形波导(3)和转角(2),所述转角(2)包括波导输入部(21)、波导转弯部(22)和波导输出部(23),所述的波导输入部(21)和波导输出部(23)的波导内壁分别与所述的输入矩形波导(1)和输出矩形波导(3)的波导内壁串接后形成导通的直角拐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内设有色散补偿反射器(4),其包括切角反射器(41)和切角补偿器(42),所述切角反射器(41)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外侧,所述切角补偿器(42)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内侧,所述切角反射器(41)所形成的反射面(411)与所述切角补偿器(42)所形成补偿面(421)呈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包括输入矩形波导(1)、输出矩形波导(3)和转角(2),所述转角(2)包括波导输入部(21)、波导转弯部(22)和波导输出部(23),所述的波导输入部(21)和波导输出部(23)的波导内壁分别与所述的输入矩形波导(1)和输出矩形波导(3)的波导内壁串接后形成导通的直角拐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内设有色散补偿反射器(4),其包括切角反射器(41)和切角补偿器(42),所述切角反射器(41)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外侧,所述切角补偿器(42)设置于所述波导转弯部(22)的波导壁内侧,所述切角反射器(41)所形成的反射面(411)与所述切角补偿器(42)所形成补偿面(421)呈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波导拐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2)为直角转角,所述反射面(411)与所述补偿面(421)的法线与所述输入矩形波导(1)的中线所形成的夹角呈45°±5°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波导拐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反射器(4)还包括输入匹配阶梯(43)和输出匹配阶梯(44),所述输入匹配阶梯(43)位于所述波导输入部(21)和波导转弯部(22)之间,且所述输入匹配阶梯(43)的一端与所述切角反射器(4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匹配阶梯(43)的另一端与所述波导输入部(21)的波导内壁连接;所述输出匹配阶梯(44)位于所述波导输出部(23)与波导转弯部(22)之间,且所述输出匹配阶梯(44)的一端与所述切角反射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唐兴郭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创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