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初伟英专利>正文

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0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该冲天炉的特点是在鼓风系统中装有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使部分风口进风,部分风口间歇,不断转换。使燃烧区的温度分布均匀,燃烧区域规则。有利于提高出铁温度及熔炼效率。同时节约燃料。(*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涉及的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属铸造行业的专用熔炼设备。现在铸造行业通常采用的连续鼓风冲天炉,由于风口区温度低,导致炉内燃烧区域温度分布不均匀,因此熔炼效率和热效率都低。最新发展起来的脉动鼓风冲天炉比现在通常采用的连续鼓风冲天炉风口区温度有所提高,使燃烧区域的温度不均匀程度有所改善,导致熔炼效率,出铁温度都相应提高,同时具有节约燃料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是由于冲天炉要求连续出铁,使得脉动鼓风冲天炉脉动鼓风的间歇时间受到限制,在保证较连续鼓风冲天炉的综合技术指标有所提高的情况下,风口区的温度提高不多,炉内燃烧区的温度分布得不到彻底的改善,因此不可能进一步提高熔炼效率和出铁温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每个风口在鼓风过程中有足够的间歇时间的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与连续鼓风及脉动鼓风冲天炉相比优点在于风口区的温度有较大提高,燃烧区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导致熔炼效率和出铁温度都有进一步提高,同时具备节约燃料及操作简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主风口按其排列顺序相间的分为2组,每组主风口与该组主风口的集流风圈相通,对各组主风口的鼓风与否由特殊设计的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控制。对一组主风口鼓风一段时间后,停止对该组主风口鼓风,间歇一段时间后,对另一组主风口鼓风,并依次循环。这样,使各组主风口都有较长的鼓风间歇时间,主风口区的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燃烧区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把辅助风口也按其排列顺序相间地分为2组,每组辅助风口与该组辅助风口的集流风圈相通。对各组辅助风口的鼓风与否也由特殊设计的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控制。对一组辅助风口鼓风一段时间后停止对该组辅助风口鼓风,同时开始对另一组辅助风口鼓风,并依次循环,使辅助风口区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的电器原理图。图5是脉动时间继电器〔25〕的电路原理图。参照图1,本技术是由炉体〔1〕、集流风圈〔2〕、集流风圈〔3〕、集流风圈〔4〕、集流风圈〔5〕、辅助风口〔6〕、辅助风口〔7〕、主风口〔8〕、主风口〔9〕、风道〔11〕、风道〔12〕、风道〔13〕、风道〔14〕、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总风道〔16〕、鼓风机〔17〕构成。鼓风机〔17〕启动后,风通过总风道〔16〕进入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由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控制,风进入风道〔12〕,通过集流风圈〔3〕进入辅助风口〔7〕的同组风口,同时也进入风道〔13〕通过集流风圈〔4〕进入主风口〔8〕的同组风口,经过一段特定的时间后,由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控制停止向风道〔12〕、风道〔13〕供风,同时开始向风道〔11〕供风,通过集流风圈〔2〕进入辅助风口〔6〕的同组风口。又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开始向风道〔14〕供风。通过集流风圈〔5〕进入主风口〔9〕的同组风口,再经过一段特定的时间,停止向风道〔14〕供风。又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停止向风道〔11〕供风,同时开始向风道〔12〕、风道〔13〕供风,开始下一次循环过程。这样就实现了向辅助风口〔6〕的同组风口与辅助风口〔7〕的同组风口交替供风和向主风口〔8〕的同组风口与主风口〔9〕的同组风口间歇交替供风。参照图2、图3、图4,将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详述如下。挡风板〔19〕、挡风板〔20〕、挡风板〔21〕、挡风板〔22〕装入壳体〔35〕的各个出风管内并可在壳体〔35〕的出风管内转动,挡风板〔19〕、挡风板〔20〕、挡风板〔21〕、挡风板〔22〕的转轴一端伸出各主风管的外壁分别与曲柄〔26〕、曲柄〔28〕、曲柄〔30〕、曲柄〔32〕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曲柄〔26〕、曲柄〔28〕、曲柄〔30〕的另一端与连杆〔27〕联结。牵引电磁铁〔41〕、牵引电磁铁〔37〕,接触器〔23〕、接触器〔24〕,脉动时间继电器〔25〕固定在壳体〔35〕上。连杆〔39〕的一端与壳体〔35〕联结,另一端与连杆〔29〕的一端联结,连杆〔29〕的另一端与连杆〔27〕联结。连杆〔33〕的一端与壳体〔35〕联结、另一端与连杆〔31〕联结,连杆〔31〕的另一端与曲柄〔32〕联结,连杆〔40〕一端与电磁铁〔41〕的衔铁联结,另一端与连杆〔39〕联结。连杆〔36〕的一端与电磁铁〔37〕的衔铁联结,另一端与连杆〔33〕联结。弹簧〔38〕的一端与壳体〔35〕联结,另一端与连杆〔39〕联结。弹簧〔34〕的一端与壳体〔35〕联结,另一端与连杆〔33〕联结。〔45〕是脉动时间继电器〔25〕中继电器〔69〕的常开触点,〔44〕是脉动时间继电器〔25〕中继电器〔70〕的常开触点。〔43〕是接触器〔24〕的常开触点。〔42〕是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脉动时间继电器工作,使常开触点〔45〕闭合,接触器〔24〕吸合常开触点〔43〕使电磁铁〔41〕吸合,电磁铁〔41〕的衔铁带动连杆〔40〕、连杆〔39〕、连杆〔29〕、连杆〔27〕、曲柄〔26〕、曲柄〔28〕、曲柄〔30〕,使挡风板〔20〕、挡风板〔21〕处于开启位置,挡风板〔19〕处于闭锁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脉动时间继电器〔25〕的常开触点〔45〕断开,使电磁铁〔41〕断电,在弹簧〔38〕的作用下挡风板〔20〕挡风板〔21〕转至闭锁位置,挡风板〔19〕转至开启位置。再经过一段特定时间,脉动时间继电器〔25〕的常开触点〔44〕闭合,使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42〕闭合,电磁铁〔37〕的衔铁带动连杆〔36〕、连杆〔33〕、连杆〔31〕、曲柄〔32〕,使挡风板〔22〕处于开启位置。又经过一段时间,脉动时间继电器〔25〕的常开触点〔44〕断开,使电磁铁〔37〕断电,在弹簧〔34〕作用下,挡风板〔22〕处于闭锁位置。再经过一段时间,脉动时间继电器〔25〕的常开触点〔45〕吸合,重复上述动作。参照图5,脉动时间继电器〔25〕中由直流稳压电源〔46〕作供电电源。由与非门〔47〕、与非门〔48〕、与非门〔49〕、与非门〔50〕、电阻〔51〕、电阻〔52〕、可调电阻〔53〕、可调电阻〔54〕、电容〔57〕、二极管〔55〕、二极管〔56〕构成占空比可调的振荡电路。由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58〕及与门〔59〕、与门〔60〕构成波形变换电路。由电阻〔61〕、电阻〔63〕及三极管〔65〕、〔66〕构成一个接口电路,继电器〔69〕作为该接口电路的负载。由电阻〔62〕、电阻〔64〕及三极管〔67〕、三极管〔68〕构成另一个接口电路,继电器〔70〕作为该接口电路的负载。其工作过程如下振荡电路由与非门〔50〕的输出端输出一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其占空比可以通过调节可调电阻〔53〕、可调电阻〔54〕的阻值来改变。该波形经D触发器〔58〕二分频后由D触发器〔58〕的正相和反相输出端输出互为反相的对称波形,D触发器〔58〕的正相输出波形和与非门〔50〕的输出波形相与后,通过其接口电路控制继电器〔69〕的常开触点〔44〕。D触发器〔58〕的反相输出波形和与非门〔50〕的输出波形相与后,通过其接口电路控制继电器〔70〕的常开触点〔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炉体[1]、主风口[8]的同组风口,主风口[9]的同组风口,辅助风口[6]的同组风口,辅助风口[7]的同组风口,集流风圈[2]、[3]、[4]、[5],风道[11]、[12]、[13]、[14],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总风道[16],鼓风机[17]构成的转换风口脉动鼓风冲天炉,其特征在于,主风口按其排列顺序相间的分为2组,每组主风口[8]、[9]与该组主风口的集流风圈[4]、[5]相通,对各组主风口鼓风与否由特殊设计的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15]控制,对一组主风口鼓风一段时间后,停止对该组主风口鼓风,间歇一段时间后,对另一组主风口鼓风,依次循环,辅助风口也按其排列顺序相间的分为2组,每组辅助风口[6]、[7]与该组辅助风口的集流风圈[2]、[3]相通,对各组辅助风口的鼓风与否也由特殊设计的多通道脉动风流闭锁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伟英关硕李少雄杨永安初力英
申请(专利权)人:初伟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