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多孔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90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模多孔挤压模具,包括一个母模及多个子模,母模上均布多个与子模配合的子模孔;还包括互相匹配的导流模板一、导流模板二;导流模板一上均布与子模孔配合的导流孔,导流孔顶端设多个扇形挡片,导流模板二设有多个导流管及螺纹孔并通过调整件与母模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母模可重复利用,子模可灵活更新,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节能环保;导流模板一起到过渡平衡作用,避免导流管内残留的物料落在子模或母模上,影响质量或污染母模;转动导流模板二、更换子模,避免偏壁现象,导流模板一、导流模板二与子模母模相互配合解决固定效果不佳,挤压口长期使用后损坏,影响成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模多孔挤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模多孔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铝型材挤压模具是一模一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随着铝型材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小截面铝型材在挤压生产中挤压比过大的情况,设计研发出“一模多孔”的分流挤压模具,但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难以精确计算,以及模具钢材在高温高压状态下长时间工作后的疲劳,很容易导致一模多孔的分流挤压模具设计经常出现产品的偏壁现象,从而造成所生产出的铝型材产品的壁厚误差大,产品不合格,出现这种情况,使整个分流挤压模具报废掉,成本很高且不环保;而且还会出现分流挤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固定效果不佳,挤压口长期使用后损坏,影响工业铝型材的成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模多孔挤压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模多孔挤压模具,包括一个母模及多个子模,所述母模上均匀分布多个与子模配合的子模孔,所述子模可拿取的放置在母模的子模孔中;还包括与母模可拆卸连接的导流模板一、导流模板二;所述导流模板一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子模孔一一配合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顶端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所述扇形挡片形成与子模孔顶端相匹配的圆面,所述扇形挡片的圆弧端通过弹簧合页与导流孔顶端的内壁铰连接;所述导流模板一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有与导流模板一相匹配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与导流孔一一相配合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贯穿导流模板二,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母模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母模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调整腔,所述调整腔的顶部开口,调整腔内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螺套、螺杆、旋钮、限位环及导向杆,所述螺套的底部贯穿调整腔的底部并与调整腔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旋钮,所述螺杆设置在螺套内并与螺套螺纹配合,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倒“L”状,导向杆的竖直杆穿过限位环,并可在限位环内上下移动,所述限位环固定在调整腔的内壁上,所述螺杆与螺纹孔相配合。本技术中各组件之间的协作关系如下:子模放置到母模的子模孔内后,导流模板二、导流模板一从上至下依次与母模对接起来,导流模板一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块的相互配合使各导流孔与子模孔吻合对接,导流模板二通过螺纹孔与调整机构相互配合使导流管与导流孔吻合对接,确保浇注时的精确稳定;其中导流模板一位于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子模之间,起到过渡平衡的作用,且在导流模板二转动或移动时,避免导流管内残留的物料落在子模或母模上,影响成型质量或污染母模;具体的,当导流模板一与母模子模对接好后,导流模板一的导流孔的各扇形挡片闭合形成圆面将导流孔密封,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对接好后,导流管伸入导流孔内,将各扇形挡片撑开,使得导流管与导流孔与子模相通,可精准稳定的进行浇注,当浇注完毕或者出现偏壁问题需要调整时,操作调整机构,使导流模板二与操作件分离可以自由移动或转动,此时将导流管从导流孔中脱离,扇形挡片在弹簧合页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将导流孔闭合,避免物料进入子模或落在母模上,将导流模板二转动,使其导流管与不同的导流孔对应进行调整,使固定效果更佳、减少偏壁情况的产生,也可减少各设备长期配合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且在转动导流模板二调整对应位置可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不必更换子模,降低了成本及操作工序。调整机构的操作具体如下: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对应好后,转动旋钮使螺套转动,螺杆在螺套内上升,螺杆顶端伸出调整腔后进入导流模板二的螺纹孔中,螺杆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将导流模板二固定在母模上,需要移动或者转动导流模板二时,反向转动旋钮,使螺杆在螺套内下降,螺杆顶端缩回调整腔内,即可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分离,在整个过程中,限位环及导向杆相互配合,使螺杆可有效的上下移动,避免螺杆随着螺套的转动而转动。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个数不低于2,提高了导流模板一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个数不低于子模孔的个数,且导流模板二旋转使导流管与原相邻的导流孔相对应时,均有螺纹孔与母模上的螺杆相对应。该处设置可使导流模板二可任意的调整位置,只要导流模板一与母模对接好后,不论导流管与哪个导流孔相对应,均可使螺纹孔与调整机构相配合,进行有效的固定对接,提高浇注精确度,确保了导流模板二调整的范围。本技术中还包括能够使该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如与导流管相配合的进料机构等。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弹簧合页、子模、螺纹杆等设备均采用常规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子模放置到母模的子模孔内后,导流模板二、导流模板一从上至下依次与母模对接起来,导流模板一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块的相互配合使各导流孔与子模孔吻合对接,导流模板二通过螺纹孔与调整机构相互配合使导流管与导流孔吻合对接,确保浇注时的精确稳定;其中导流模板一位于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子模之间,起到过渡平衡的作用,且在导流模板二转动或移动时,避免导流管内残留的物料落在子模或母模上,影响成型质量或污染母模;当导流模板一与母模子模对接好后,导流模板一的导流孔的各扇形挡片闭合形成圆面将导流孔密封,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对接好后,导流管伸入导流孔内,将各扇形挡片撑开,使得导流管与导流孔与子模相通,可精准稳定的进行浇注,当浇注完毕或者出现偏壁问题需要调整时,操作调整机构,使导流模板二与操作件分离可以自由移动或转动,此时将导流管从导流孔中脱离,扇形挡片在弹簧合页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将导流孔闭合,避免物料进入子模或落在母模上,将导流模板二转动,使其导流管与不同的导流孔对应进行调整,使固定效果更佳、减少偏壁情况的产生,也可减少各设备长期配合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且在转动导流模板二调整对应位置可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不必更换子模,降低了成本及操作工序。调整机构的操作具体如下: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对应好后,转动旋钮使螺套转动,螺杆在螺套内上升,螺杆顶端伸出调整腔后进入导流模板二的螺纹孔中,螺杆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将导流模板二固定在母模上,需要移动或者转动导流模板二时,反向转动旋钮,使螺杆在螺套内下降,螺杆顶端缩回调整腔内,即可将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分离,在整个过程中,限位环及导向杆相互配合,使螺杆可有效的上下移动,避免螺杆随着螺套的转动而转动。本技术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母模可以重复利用,子模可以方便更新,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节能环保;导流模板一位于导流模板二与母模子模之间,起到过渡平衡的作用,且在导流模板二转动或移动时,避免导流管内残留的物料落在子模或母模上,影响成型质量或污染母模;可根据情况通过转动导流模板二、更换子模,解决产品的偏壁现象,通过导流模板一及导流模板二与子模母模的相互配合解决工作过程中固定效果不佳,挤压口长期使用后损坏,影响工业铝型材的成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模多孔挤压模具,包括一个母模及多个子模,所述母模上均匀分布多个与子模配合的子模孔,所述子模可拿取的放置在母模的子模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母模可拆卸连接的导流模板一、导流模板二;/n所述导流模板一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子模孔一一配合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顶端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所述扇形挡片形成与子模孔顶端相匹配的圆面,所述扇形挡片的圆弧端通过弹簧合页与导流孔顶端的内壁铰连接;所述导流模板一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槽;/n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有与导流模板一相匹配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与导流孔一一相配合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贯穿导流模板二,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n所述母模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母模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调整腔,所述调整腔的顶部开口,调整腔内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螺套、螺杆、旋钮、限位环及导向杆,所述螺套的底部贯穿调整腔的底部并与调整腔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旋钮,所述螺杆设置在螺套内并与螺套螺纹配合,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倒“L”状,导向杆的竖直杆穿过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调整腔的内壁上,所述螺杆与螺纹孔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模多孔挤压模具,包括一个母模及多个子模,所述母模上均匀分布多个与子模配合的子模孔,所述子模可拿取的放置在母模的子模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母模可拆卸连接的导流模板一、导流模板二;
所述导流模板一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子模孔一一配合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顶端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所述扇形挡片形成与子模孔顶端相匹配的圆面,所述扇形挡片的圆弧端通过弹簧合页与导流孔顶端的内壁铰连接;所述导流模板一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槽;
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有与导流模板一相匹配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与导流孔一一相配合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贯穿导流模板二,所述导流模板二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所述母模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母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柱李宁陈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