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90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获取到服务质量预警时,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以供云端生成第二边缘端信息;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向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用户终端与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通过将原本正在服务的第一边缘端作为主要执行者,由第一边缘端感知用户终端服务质量是否下降,用户终端只需要接收服务数据和新边缘信息,无需进行额外在用户终端增加新的协议,并且边缘端的运算能力相较于移动终端更高,能够有效提高运算效率并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物联网设备数据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具有高时延、高带宽消耗等不足的云计算越来越难以适应服务的需求。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物联网已经进入了端-边-云协同时代。边缘计算是将计算任务放在接近数据源的计算资源上运行,它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在某些移动终端获取边缘计算服务的应用场景,终端对边缘服务具有上下文感知的需求,来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比如智能语音对话服务,图1为现有技术边缘计算服务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用户远离原服务边缘下,新服务边缘需要获取原服务边缘的已有对话信息,综合分析用户表达来保证回复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这里涉及到移动终端的服务数据在不同边缘间的迁移。这里需实现移动终端的服务边缘的无缝切换,以及在不同边缘间迁移服务数据。但是现有技术实现边缘服务连续性的过程中,由于移动终端无法天然感知边缘服务效率,往往需要在移动终端增加额外的服务质量评估协议,导致系统复杂率高,效率较低,且会增加移动终端运算负荷,不利于边缘服务连续性的保证,因此如何更有效的保证边缘服务连续性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包括:在获取到服务质量预警时,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以供云端生成第二边缘端信息;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更具体的,所述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预设公钥库对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中的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得到验证恢复信息;若验证恢复信息中包含数字摘要信息,则通过第一边缘端的私钥对第二边缘端信息中的加密迁移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第二边缘端信息。更具体的,在所述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终端身份验证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验证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发送到云端,以供云端进行身份校验,若身份校验通过,则云端根据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确定第一边缘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根据各边缘端信息确定第二边缘端;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以供所述第一边缘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第一边缘端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更具体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和第一时间戳信息,根据各边缘端信息确定第二边缘端;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消息新鲜度验证,若消息新鲜度验证通过,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以供所述第一边缘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第一边缘端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和第二时间戳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第二时间戳进行消息新鲜度验证,若消息新鲜度验证通过,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更具体的,所述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哈希算法对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数字摘要信息;通过预设公钥库和第一边缘端私钥对所述数字摘要信息进行环签名,得到环签名信息;根据第一边缘端私钥对第二边缘端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迁移信息;将所述加密迁移信息和所述环签名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更具体的,在所述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终端注册请求信息;根据用户终端注册请求信息进行用户注册,生成并存储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迁移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根据各边缘端信息确定第二边缘端;迁移模块,用于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以供所述第一边缘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第一边缘端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原本正在服务的第一边缘端作为主要执行者,由第一边缘端感知用户终端服务质量是否下降,当第一边缘端感知到用户终端服务质量下降时,向云端发起服务迁移请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只需要接收服务数据和新边缘信息,无需进行额外在用户终端增加新的协议,并且边缘端的运算能力相较于移动终端更高,能够有效提高运算效率并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边缘计算服务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描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边缘服务迁移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迁移认证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边缘服务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用户终端(Device):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智能家电、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边缘端(InfrastructureEdge):通常服务特定的一个区域,如市、县、区等,部署在目标服务区域10~30公里的地方,提供满足目标服务区域的计算、存储、网络服务。InfrastructureEdge边缘通常位于数据中心内,拥有充足的算力和存储容量,和云有专线或骨干网连接,如CDN节点等;Infrast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获取到服务质量预警时,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以供云端生成第二边缘端信息;/n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服务质量预警时,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以供云端生成第二边缘端信息;
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边缘端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预设公钥库对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中的环签名信息进行环签名验证,得到验证恢复信息;
若验证恢复信息中包含数字摘要信息,则通过第一边缘端的私钥对第二边缘端信息中的加密迁移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第二边缘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云端发送用户终端迁移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身份验证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
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验证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发送到云端,以供云端进行身份校验,若身份校验通过,则云端根据所述服务请求信息确定第一边缘端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


4.一种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根据各边缘端信息确定第二边缘端;
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以供所述第一边缘端向所述第二边缘端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结束后,第一边缘端将所述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边缘端建立边缘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边缘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边缘端的服务迁移请求信息和第一时间戳信息,根据各边缘端信息确定第二边缘端;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消息新鲜度验证,若消息新鲜度验证通过,将第二边缘端信息发送到第一边缘端,以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松赵智慧李志李红于楠孙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