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降解仓,还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推料板设在降解仓内,推料气缸固定在降解仓的一端,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降解仓中与推料板固定连接。入料口设在降解仓的顶部且靠近降解仓的一端,出料口设在降解仓的另一端,出料口处设有排料挡板和气缸,气缸带动排料挡板将出料口打开或关闭。由于增设了推料气缸和推料板,在气缸的带动下,推料板对降解仓内的排入的料进行布置,使进入降解仓内的餐余垃圾不会在入料口处堆积,也能够将降解仓内降解完成后的餐余垃圾彻底排出;由于采用气缸来打开和关闭排料挡板,尤其是用控制器对气缸的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余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餐余垃圾的微生物降解设备。
技术介绍
餐余垃圾是指家庭、学校、机关、公共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料及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很高的比列。目前我国餐余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粉碎直排处理:粉碎直排处理是欧美国家处理少量分散餐厨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在餐厨垃圾发生点对其直接进行破碎、粉碎处理,然后采用水力冲刷,将其排入城市市政下水管网,与城市污水合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缺点是提高了市政下水管网的排污压力,并且还浪费水资源。2、填埋处理:我国很多地区的厨余垃圾都是与普通垃圾一起送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的。填埋处理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对餐余垃圾有效利用。3、饲料化处理:原理是采用高温消毒原理,杀除病毒、经粉碎后加工成饲料,可供禽畜食用。4、能源化处理:餐厨垃圾的能源化处理是在近几年迅速兴起的,主要包括焚烧法、热分解法、发酵制氢等。焚烧法处理厨余垃圾效率较高,最终产生约5%的利于处置的残余物,但餐厨垃圾的含水率高,热值较低,燃烧时需要添加辅助燃料,从而造成投资大的问题,同时尾气处理也是一个难题。5、肥料化处理:餐厨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两种。现有的好氧堆肥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有机物固体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实现整个堆肥过程。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其中的碳、氢、氧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而氮、磷、钾等元素则存留于残留物中,并转化为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的形式。经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2月5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8466821U的专利文献,一种餐厨垃圾生物降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解仓体、搅拌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抽风装置和电控系统,搅拌装置设置于降解仓体内,电控系统和抽风装置设置于降解仓体外部,电控系统通过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控制搅拌装置的运转,电控系统控制抽风装置的运转,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降解仓体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臂,搅拌臂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搅拌轴的轴向,若干个搅拌臂在搅拌轴上呈螺旋状排布,降解仓体的顶部设有进料门,降解仓体的侧面设有出料门,进料门和出料门均分别设有安全感应装置,安全感应装置与电控系统信号连接,降解仓体的下部设有夹层腔体,夹层腔体设置于降解仓体外部,夹层腔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油温探测器,并注有导热油,降解仓体内在不同位置设有若干个湿度探测器和仓温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仓温探测器与电控装置信号连接,降解仓体外部包覆有保温层没有发现相关的餐余垃圾的有氧降解设备。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只有湿度探测器,而没有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故不能满足微生菌最佳活性要求,从而影响了降解效率。现有技术方案中,降解仓中的布料不均匀,容易在降解仓入口处堆积,另外,排料时,降解仓中的料排出的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便布料和排料的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降解仓,还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推料板设在降解仓内,所述推料气缸固定在降解仓的一端,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降解仓中与推料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在降解仓的顶部且靠近降解仓的一端,出料口设在降解仓的另一端,所述入料口密封连接有餐余垃圾输入管,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排料挡板和气缸,气缸带动排料挡板将出料口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降解仓上连接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长形孔,所述气缸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横轴,两个支撑横轴分别穿插在固定架上的两个长形孔中且能相对长形孔滑动,所述排料挡板的一侧边与降解仓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靠近排料挡板的另一侧边的板面铰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送风管路、空气加湿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降解仓内添加有有氧降解微生菌,新风经送风管路进入降解仓内,空气加湿器的蒸汽排出口与送风管路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降解仓内的湿度,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对空气加湿器进行开关控制,所述推料气缸上的电磁阀和气缸上的电磁阀都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降解仓的顶部设有抽风管路,所述抽风管路上设有抽风机。进一步地,所述降解仓设在支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以给降解仓加热,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降解仓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对加热装置进行开关控制。进一步地,所述降解仓分为内胆和外壳,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膜,所述电加热膜贴在内胆的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增设了推料气缸和推料板,在气缸的带动下,推料板对降解仓内的排入的料进行布置,使进入降解仓内的餐余垃圾不会在入料口处堆积,也能够将降解仓内降解完成后的餐余垃圾彻底排出;由于采用气缸来打开和关闭排料挡板,尤其是用控制器对气缸的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在送风管路上安装了空气加湿器,不仅使降解仓内有充足的氧气,而且还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调控下,能调控降解仓内的温度和湿度,大大提高了有氧降解微生菌的活性和降解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U型固定架的俯视图。图中:1、降解仓;2、支架;3、推料气缸;4、推料板;5、入料口;6、出料口;7、餐余垃圾输入管;8、排料挡板;9、气缸;10、U型固定架;11、长形孔;12、支撑横轴;13、送风管路;14、空气加湿器;15、湿度传感器;16、控制器;17、电磁阀;18、电磁阀;19、抽风管路;20、抽风机;21、温度传感器;22、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降解仓1,所述降解仓1设在支架2上,还包括推料气缸3和推料板4,推料板4设在降解仓1内,所述推料气缸3固定在降解仓1的一端,推料气缸3的活塞杆伸入到降解仓1中与推料板4固定连接。还包括入料口5和出料口6,所述入料口5设在降解仓1的顶部且靠近降解仓1的一端,出料口6设在降解仓1的另一端,所述入料口5密封连接有餐余垃圾输入管7,所述出料口6处设有排料挡板8和气缸9,气缸9带动排料挡板8将出料口6打开或关闭。降解仓1上连接有U型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降解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推料板设在降解仓内,所述推料气缸固定在降解仓的一端,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降解仓中与推料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降解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气缸和推料板,推料板设在降解仓内,所述推料气缸固定在降解仓的一端,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降解仓中与推料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在降解仓的顶部且靠近降解仓的一端,出料口设在降解仓的另一端,所述入料口密封连接有餐余垃圾输入管,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排料挡板和气缸,气缸带动排料挡板将出料口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仓上连接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长形孔,所述气缸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横轴,两个支撑横轴分别穿插在固定架上的两个长形孔中且能相对长形孔滑动,所述排料挡板的一侧边与降解仓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靠近排料挡板的另一侧边的板面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布料型餐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管路、空气加湿器、湿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理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凯卫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