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84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解决了目前光学镜片清洗和烘干需要人工依次分开进行操作,从而使生产效率低,同时重复装夹镜片极易造成镜片损伤的问题,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箱体与箱盖通过合页相连接,箱体表面四侧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内部归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箱体的内部设有清洗盒,清洗盒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本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在一次操作中对镜片进行清洗和烘干,从而提高了镜片的生产效率;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减少了镜片搬运和装夹的次数,从而降低了镜片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学镜片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镜片加工一般需要经过铣磨、精磨、抛光、清洗、镀膜等流程,其中清洗是镜片加工中重要的步骤;镜片的清洗通常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在镜片清洗完毕后,还需要对镜片进行干燥和消毒等。现有技术中,镜片清洗装置、烘干装置一般独立设置,在进行加工时,通常将镜片装夹在清洗机内的夹具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将镜片从夹具上取下,转入烘干机内进行干燥,这一过程中对镜片的装夹、运送等均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生产效率低,同时重复装夹镜片极易造成镜片的损伤,容易使镜片表面出现裂纹、崩边等缺陷;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光学镜片清洗和烘干需要人工依次分开进行操作,从而使生产效率低,同时重复装夹镜片极易造成镜片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箱体与箱盖通过合页相连接,箱体表面四侧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内部归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箱体的内部设有清洗盒,清洗盒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清洗盒外壁四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清洗盒的底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升降机构,箱盖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箱盖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暖风机,箱盖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排锥形管和两排L形镜片卡件。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双向轴、移动板、推动杆和活动连接座,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内腔底部的一侧,双向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且双向轴的一端与箱体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相连接,移动板螺纹连接在双向轴的两侧,推动杆活动连接在移动板顶部的两端,活动连接座活动连接在推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且活动连接座的一侧与清洗盒的底部固定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包括固定块、固定轴和滚轮本体,固定块的一端与清洗盒固定相连接,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另一端,滚轮本体活动连接在固定轴的中部。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下部开设有移动槽,清洗盒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一侧通过移动槽延伸至箱体的外部并规定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箱盖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箱盖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L形镜片卡件包括L形卡件本体、L形卡槽和L形橡胶卡紧垫,L形卡槽开设在L形卡件本体的内侧,L形橡胶卡紧垫固定连接在L形卡槽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箱体、箱盖、合页、出气口、第一过滤网、清洗盒、超声波振荡器、滚轮、升降机构、进气口、第二过滤网、暖风机、连接板、锥形管和L形镜片卡件,使本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在一次操作中对镜片进行清洗和烘干,从而提高了镜片的生产效率;通过将镜片依次卡在L形镜片卡件上,然后闭合箱盖,接着通过控制升降机构,使其对清洗盒进行抬升,从而使L形镜片卡件上的镜片浸泡在清洗盒内部的清洗液中,接着开启超声波振荡器,使其产生声波带动清洗液对镜片进行清洗,清洗完毕之后,再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清洗盒进行下降,使L形镜片卡件上的镜片与清洗液相分离,接着开启暖风机,使其产生的暖风通过锥形管的压缩和加速对清洗的镜片进行快速的烘干;(2)、通过设置有电机、双向轴、移动板、推动杆、活动连接座、L形卡件本体、L形卡槽和L形橡胶卡紧垫,使本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在使用时减少了镜片搬运和装夹的次数,从而降低了镜片的损伤,避免镜片表面出现裂纹、崩边等缺陷,表层气泡深入镜片表面<0.2;镜片通过L形橡胶卡紧垫保护性的卡紧在L形卡槽中,通过电机的开启,使双向轴带动两个移动板朝着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两个移动板的移动会使四个推动杆推动清洗盒上下进行移动,使L形卡槽内部的镜片浸泡在清洗液中,以及使镜片与清洗液相分离,从而达到减少镜片搬运和装夹的次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箱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L形镜片卡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箱盖;3、合页;4、出气口;5、第一过滤网;6、清洗盒;7、超声波振荡器;8、滚轮;9、升降机构;901、电机;902、双向轴;903、移动板;904、推动杆;905、活动连接座;10、进气口;11、第二过滤网;12、暖风机;13、连接板;14、锥形管;15、L形镜片卡件;1501、L形卡件本体;1502、L形卡槽;1503、L形橡胶卡紧垫;16、抵块;17、把手;18、移动槽;19、排出管;2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2,箱体1与箱盖2通过合页3相连接,箱体1表面四侧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内部归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5,箱体1的内部设有清洗盒6,清洗盒6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7,清洗盒6外壁四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8,清洗盒6的底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的设置,使其能够带动清洗盒6进行升降,从而对L形镜片卡件15上的镜片进行有效的清洗,以及使清洗完毕的镜片有效的从清洗盒6的内部移出,箱盖2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箱盖2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暖风机12,通过暖风机12,箱盖2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排锥形管14和两排L形镜片卡件15,通过四排锥形管1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加速暖风机12的暖风流速,从而对镜片进行有效的烘干(本装置对镜片的各项清洗指标为:边缘毛刺的优等品指标达到:≤0.3,边缘毛刺的一等品和合格品指标达到:≤0.4;裂纹球面的合格品指标达到:深≤0.2,裂纹柱面的合格品指标达到:深≤0.5和长度≤2;缺边的合格品指标达到:Ø≤60,影响直径≤1,Ø>60,影响直径≤1.5;表面缺陷的指标达到:深入镜片球面≤0.5;崩边的一等品指标达到:≤10mm²,崩边合格的指标达到:≤15mm²;气泡的优等指标达到:直径小于0.05毫米,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指标达到:边缘范围0.05<Ø<0.10不多于2个;条纹的指标达到: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2),箱体(1)与箱盖(2)通过合页(3)相连接,箱体(1)表面四侧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内部归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5),箱体(1)的内部设有清洗盒(6),清洗盒(6)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7),清洗盒(6)外壁四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8),清洗盒(6)的底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升降机构(9),箱盖(2)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箱盖(2)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暖风机(12),箱盖(2)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排锥形管(14)和两排L形镜片卡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2),箱体(1)与箱盖(2)通过合页(3)相连接,箱体(1)表面四侧的上部均开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内部归档安装有第一过滤网(5),箱体(1)的内部设有清洗盒(6),清洗盒(6)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7),清洗盒(6)外壁四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8),清洗盒(6)的底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升降机构(9),箱盖(2)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箱盖(2)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暖风机(12),箱盖(2)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排锥形管(14)和两排L形镜片卡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超声波无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电机(901)、双向轴(902)、移动板(903)、推动杆(904)和活动连接座(905),电机(901)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腔底部的一侧,双向轴(902)固定连接在电机(901)的输出端,且双向轴(902)的一端与箱体(1)内腔一侧的底部活动相连接,移动板(903)螺纹连接在双向轴(902)的两侧,推动杆(904)活动连接在移动板(9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澳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