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准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准源电路。
技术介绍
基准源电路跟随电源启动电路的启动信号产生基准电压和基准电流,能够为其他模块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和参考电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基准电路原理图。图1中的启动电路包括PMOS管P4、P5和P6,NMOS管N1和N2,电阻RST;启动时节点NST为低电平,PMOS管P5和P6导通,节点NST1被充电至高电平,从而NMOS管N2导通,将节点PBIAS的电位拉低,从而PMOS管P0、P1、P2和P3导通,有电流灌入带隙基准主体电路中,带隙基准电路建立;当带隙基准电路建立后,PMOS管P4的镜像电流流到电阻RST产生电压NST,当节点NST电压达到NMOS管N1的开启电压,N1导通,P5和P6弱导通,节点NST1被拉低,NMOS管N2关断,启动过程结束。其包括启动电路和带隙基准主体电路。图1中带隙基准主体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YF,以及PMOS管P0、P1、P2和P3,比例三极管Q1、Q2和Q3,电阻R1和R2。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源电路包括基准产生电路和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为所述基准产生电路提供启动电流;/n所述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n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的源极均连接电源电压端;/n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n所述第一NMO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源电路包括基准产生电路和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为所述基准产生电路提供启动电流;
所述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的源极均连接电源电压端;
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依次串联第三电阻和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形成电压输出节点,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为电流输出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四电阻RST、第三NMOS管;
所述第四电阻RST的一端连接电源电压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五PMOS管的栅极、第六PMOS管的栅极和第三N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五P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六PMOS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