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投影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束整形装置和投影设备,包括多个出光组件;各出光组件分别包括发光件、光传输通道,以及准直单元;发光件、光传输通道,以及准直单元一一对应;光传输通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发光件发出出射光束,出射光束通过入射面进入光传输通道内并从出射面朝预定方向出射;准直单元位于出射面的出光方向上,且准直单元能够将从出射面出射的出射光束进行准直以形成准直光束。不同的出光组件中的出射光束经过准直单元准直后形成的准直光束也相互平行,避免了不同发光件产生的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散角,提升了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束整形装置和投影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投影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束整形装置和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代投影设备中,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经过透镜组调节(调节:比如扩束/聚焦)并准直,准直后的光束通过匀化处理,以及空间光阀调制器调制后,最终通过投影镜头投影到外部空间形成影像,通常发光组件由多个光源组成,多个光源相对透镜组的光轴来说距离通常不同,距离光轴不同距离的光源经过透镜组之后会朝不同的方向发散开来,导致发光组件经过透镜组的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束整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光组件中多个光源经过透镜组调节并准直之后很容易发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束整形装置包括多个出光组件;各所述出光组件分别包括发光件、光传输通道,以及准直单元;所述发光件、所述光传输通道,以及所述准直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光传输通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发光件发出出射光束,所述出射光束通过所述入射面进入所述光传输通道内并从所述出射面朝预定方向出射;所述准直单元位于所述出射面的出光方向上,且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出射面出射的所述出射光束进行准直以形成准直光束。进一步地,所述光传输通道的入射面与所述发光件之间设置有光耦合器,所述发光件发出的所述出射光束通过所述光耦合器耦合进所述入射面。进一步地,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光传输通道为光波导,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分别为所述光波导的两个端面。进一步地,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光波导为光纤;各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光纤的出射面相互平行。进一步地,各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光纤的出射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准直单元为透镜,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出射面上。进一步地,各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透镜相互连接并形成透镜阵列。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具有与各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光纤一一对应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光纤具有入射端和出射端,所述入射面设置在所述入射端上,所述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出射端上,所述光纤的所述出射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各所述安装孔分别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在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矩阵均匀排列或蜂窝网状均匀排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包括光学积分器、空间光调制器、投影镜头,以及所述光束整形装置,各所述光束整形装置的所述准直光束依次通过所述光学积分器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并从所述投影镜头投射到外部空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束整形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束整形装置,对于每一个出光组件来说,发光件发出的出射光束通过入射面进入到光传输通道内,在光传输通道内传播的出射光束从出射面出射,出射光束从出射面出射后到达准直单元,准直单元对该出射光束进行准直并能够在光输出面上成像;不同的出光组件中的发光件发出的出射光束经过对应的光传输通道后都朝相同的预定方向出射,不同的出光组件中的出射光束经过准直单元准直后形成的准直光束也相互平行,避免了不同发光件产生的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散角,提升了成像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准直单元的主视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传输通道的右视排布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传输通道的右视排布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光束整形装置;1-出光组件;11-发光件;12-光传输通道;121-入射面;122-出射面;13-准直单元;14-光耦合器;2-定位座;21-安装孔;3-光输出面;400-合光元件;401-缩束耦合系统;402-光学积分器;403-匀光轮;404-中继系统;405-第一棱镜;406-第二棱镜;407-空间光调制器;408-投影镜头;409-投影屏幕;D-预定方向;501-第一激光芯片;5011-第一激光单管;5012-第一热沉;502-第二激光芯片;5021-第二激光单管;5022-第二热沉;503-第三激光芯片;5031-第三激光单管;5032-第三热沉;S1-第一发光点;S2-第二发光点;S3-第三发光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束整形装置100进行说明。所述光束整形装置100包括多个出光组件1;各出光组件1分别包括发光件11、光传输通道12,以及准直单元13;发光件11、光传输通道12,以及准直单元13一一对应;光传输通道12具有入射面121和出射面122,发光件11发出出射光束,出射光束通过入射面121进入光传输通道12内并从出射面122朝预定方向D出射;准直单元13位于出射面122的出光方向上,且准直单元13用于将从出射面122出射的出射光束进行准直以形成准直光束。如此,对于每一个出光组件1来说,发光件11发出的出射光束通过入射面121进入到光传输通道12内,在光传输通道12内传播的出射光束从出射面122出射,出射光束从出射面122出射后到达准直单元13,准直单元13对该出射光束进行准直并能够在光输出面3上成像;不同的出光组件1中的发光件11发出的出射光束经过对应的光传输通道12后都朝相同的预定方向D出射,不同的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束整形装置,包括多个出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光组件分别包括发光件、光传输通道,以及准直单元;所述发光件、所述光传输通道,以及所述准直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光传输通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发光件发出出射光束,所述出射光束通过所述入射面进入所述光传输通道内并从所述出射面朝预定方向出射;所述准直单元位于所述出射面的出光方向上,且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出射面出射的所述出射光束进行准直以形成准直光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束整形装置,包括多个出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光组件分别包括发光件、光传输通道,以及准直单元;所述发光件、所述光传输通道,以及所述准直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光传输通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发光件发出出射光束,所述出射光束通过所述入射面进入所述光传输通道内并从所述出射面朝预定方向出射;所述准直单元位于所述出射面的出光方向上,且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出射面出射的所述出射光束进行准直以形成准直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光传输通道的入射面与所述发光件之间设置有光耦合器,所述发光件发出的所述出射光束通过所述光耦合器耦合进所述入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光传输通道为光波导,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分别为所述光波导的两个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束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出光组件中,所述光波导为光纤;各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光纤的出射面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束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光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许礼强,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