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及光器件外接光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器件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光器件外接光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通讯领域的光器件应用中,通常将对应接口类型的外部光纤插头插入光模块,实现与光模块内部光纤的对接,进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在工程应用中,光器件内置光纤的端面经常出现脏污的情况,导致光纤中的光信号受到影响。当光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烧毁光纤,是光通讯系统中误码及业务中断故障的常见原因。对于轻微的灰尘可以通过擦纤笔擦拭干净,对于一些擦纤笔无法擦拭干净的灰尘则只能将光模块废弃或者返厂维修。现有的光器件的插孔通常是开放式的,很容易进入灰尘等杂物。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式只是在防尘上进行了设计。但是光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无法避免会出现工作状态下光纤插入和拔出操作。在光纤插入和拔出总会有灰尘进入模块内部光纤端面。对于进入轻微灰尘的光模块可使用擦纤笔擦拭干净之后继续使用。对于无法擦纤笔无法清除的灰尘的情况,则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期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接口备份功能的光纤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其上开设有连接口(101);/n转盘(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可绕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轴(102)转动;/n多个第一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且均位于以所述第一轴(102)为圆心的第一圆周上,所述连接口(101)正对所述第一圆周;/n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使任一第一连接件(3)正对所述连接口(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上开设有连接口(101);
转盘(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可绕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轴(102)转动;
多个第一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且均位于以所述第一轴(102)为圆心的第一圆周上,所述连接口(101)正对所述第一圆周;
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使任一第一连接件(3)正对所述连接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多个抵压部(401),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且分布在以所述第一轴(102)为圆心的第二圆周上;
第一拨杆(402),其中部套设于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二轴(103)上,所述第一拨杆(402)可绕所述第二轴(103)转动;
第二拨杆(403),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拨杆(402)的一端,另一端可抵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抵压部(4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杆(4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定位部(404),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弹性件(405),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05)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拨杆(402)抵接在所述第一定位部(4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40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圆周上,多个所述抵压部(40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圆周上,所述第一拨杆(402)所抵接的抵压部处于第一位置,与该抵压部相邻的另一个抵压部处于第二位置,在驱动所述第一拨杆(402)围绕所述第二轴(103)转动时,所述第二拨杆(403)驱动其抵接的抵压部(401)可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401)为楔形结构的卡齿,每个所述卡齿凸出所述转盘(2)表面的高度在所述转盘(2)的转动方向上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杆(403)包括第一段(4031),所述第一段(4031)设置在所述抵压部(401)背离所述转盘(2)的一侧,所述第一段(4031)的端部朝向所述转盘(2)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段(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