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1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比以往更稳定地获得优异的动作特性的气体传感器。传感器元件具有:主泵单元,其构成为包括内侧泵电极、外侧泵电极和存在于这两个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辅助泵单元,其构成为包括辅助泵电极、外侧泵电极和存在于这两个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以及测定泵单元,其构成为包括测定电极、外侧泵电极和存在于这两个电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内侧泵电极的气孔率P1为10~25%,辅助泵电极的气孔率P2为30~50%,两个电极的厚度比为1.0~4.0,在被测定气体的氧浓度为20.5%时,主泵单元中流通的电流的电流密度为0.05mA/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氮氧化物(NOx)的浓度进行求解的气体传感器,特别是涉及提高其性能的技术。
技术介绍
已经公知如下极限电流型的气体传感器(NOx传感器),其采用了将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传感器元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对于这种气体传感器而言,在求解NOx浓度时,首先,在扩散阻力下将被测定气体导入至在传感器元件的内部设置的空腔(内部空腔),利用例如被称为主泵单元以及辅助泵单元等的设置为两级的电化学泵单元将这样的被测定气体中的氧吸出,从而预先使得被测定气体中的氧浓度充分降低。然后,在作为还原催化剂而发挥作用的测定电极处将被测定气体中的NOx还原或分解,对于由此生成的氧,利用包括测定电极在内的、例如被称为测定泵单元等的有别于上述电化学泵单元的电化学泵单元将其吸出。并且,利用在这样的测定泵单元流通的电流(NOx电流)与NOx的浓度之间具有恒定的函数关系这一点来求解NOx的浓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4117公报专利技术内容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传感器,其是具备由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传感器元件的、能够确定被测定气体中的NOx浓度的极限电流型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传感器元件具有:/n气体导入口,被测定气体从外部空间导入至该气体导入口;/n第一内部空腔,该第一内部空腔在规定的扩散阻力下与所述气体导入口连通;/n第二内部空腔,该第二内部空腔在规定的扩散阻力下与所述第一内部空腔连通;/n主泵单元,该主泵单元是构成为包括内侧泵电极、外侧泵电极、以及存在于所述内侧泵电极与所述外侧泵电极之间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泵单元,所述内侧泵电极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内部空腔,所述外侧泵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元件的表面;/n辅助泵...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5 JP 2018-2407741.一种气体传感器,其是具备由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传感器元件的、能够确定被测定气体中的NOx浓度的极限电流型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元件具有:
气体导入口,被测定气体从外部空间导入至该气体导入口;
第一内部空腔,该第一内部空腔在规定的扩散阻力下与所述气体导入口连通;
第二内部空腔,该第二内部空腔在规定的扩散阻力下与所述第一内部空腔连通;
主泵单元,该主泵单元是构成为包括内侧泵电极、外侧泵电极、以及存在于所述内侧泵电极与所述外侧泵电极之间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泵单元,所述内侧泵电极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内部空腔,所述外侧泵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元件的表面;
辅助泵单元,该辅助泵单元是构成为包括辅助泵电极、所述外侧泵电极、以及存在于所述辅助泵电极与所述外侧泵电极之间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泵单元,所述辅助泵电极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内部空腔;
测定电极,该测定电极配置于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内部空腔之间至少具有扩散速度控制部;以及
测定泵单元,该测定泵单元是构成为包括所述测定电极、所述外侧泵电极、以及存在于所述测定电极与所述外侧泵电极之间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泵单元,
所述内侧泵电极的气孔率P1为10%~25%,
所述辅助泵电极的气孔率P2为30%~50%,
所述内侧泵电极的厚度T1与所述辅助泵电极的厚度T2之比T1/T2为1.0~4.0,
在所述被测定气体的氧浓度为20.5%时,所述主泵单元中流通的电流的电流密度为0.05mA/mm2~0.5mA/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元件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悠介阴山翔太中山裕葵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