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校正模型构建、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69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校正模型构建、检测方法。该构建包括: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校正集,近红外光扫描,获得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对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预处理,并选择有效成分的建模波段,获取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特征光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校正集所含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真实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所得含量特征光谱、含量真实值进行关联,建立该有效成分的含量校正模型。用该含量校正模型对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进行含量检测:能有效消除背景噪音及物理因素干燥,预测能力好,检测结果准确;同时,该含量校正模型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校正模型构建、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校正模型构建、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复方甘草片是50多年前从美国引进,原方出自约翰·布朗医师(1735-1788)专利技术的布朗合剂(BrownMixtura)。1963年青海制药厂删除布朗原方中酒石酸锑钾首家注册复方甘草片,但复方甘草口服液仍沿用。复方甘草片组方几经变革最终为每片中含甘草浸膏粉112.5mg、阿片粉/罂粟果提取物4mg、樟脑2mg、八角茴香油2mg、苯甲酸钠2mg。其疗效确切、廉价、相对安全。复方甘草片组分中甘草浸膏为保护性镇咳祛痰剂;阿片粉能有效镇咳(药效物质主要为吗啡和可待因);樟脑及八角茴香油能刺激支气管黏膜,反射性地使腺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苯甲酸钠为防腐剂。由以上组分组成的复方制剂,不但有镇咳祛痰作用,同时还对呼吸道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复方甘草片目前《中国药典》现行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主要以甘草酸和吗啡作为其评价指标,且甘草酸含量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方法,常需对样品进行繁杂的预处理,耗时费力,测定时间较长,且检测过程耗费大量的试剂,对环境污染较大,且对检验员身体有所损伤,信息反馈滞后,在制剂生产中,难以满足多批次的快速测定以及在线检测的要求。近红外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产品品质的快速分析。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草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多批甘草药材粉碎过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批甘草药材的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采集多批甘草药材粉末的近红外光谱图;采用5600~10000cm-1波段区间的近红外数据,选择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和数据归一化算法用于预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近红外数据与甘草苷和甘草酸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但是,用甘草制备的复方药剂的有效成分相对于甘草药材更为复杂,在用红外光谱对复方药剂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时,有效成分特征谱区吸收强度较弱,光谱的信噪比低,倍频、合频谱带发生严重重叠,从而使NIR光谱进行定量分析变得非常困难。基于该难题,虽然近红外分析用于药材检测已经被公开,但利用其快速测定复方甘草片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例如甘草酸)含量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该构建方法获得的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能够有效消除背景噪音及物理因素干扰,提高谱图与目标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系,预测能力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1)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校正集,近红外光扫描,获得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2)对所述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预处理,并选择有效成分的建模波段,获取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特征光谱;(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所述校正集所含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的所述有效成分进行测定,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真实值;(4)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步骤(2)所得含量特征光谱、步骤(3)所得含量真实值进行关联,建立该有效成分的含量校正模型;所述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包括对校正集进行如下前处理后再进行近红外光扫描:将所述校正集复方甘草片样品粉碎过50~80目筛后取筛下部分于60~80℃干燥1~5h。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的光谱预处理的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所述建模波段为4000~10000cm-1,主因子数选用7~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的光谱预处理的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所述建模波段为4000~10000cm-1,主因子数选用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另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验证集,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后用近红外光扫描,获得验证集的原始光谱数据;将所述验证集的原始光谱数据导入所述验证集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验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红外光扫描的条件包括:分辨率3~10cm-1,扫描光谱范围4000~10000cm-1,扫描次数30~35次,22~28℃,相对湿度32~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红外光扫描的条件包括:分辨率8cm-1,扫描光谱范围4000~10000cm-1,扫描次数32次,25℃,相对湿度3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取待测复方甘草片样品,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后用近红外光扫描,获得该待测复方甘草片样品的原始光谱数据;将该待测复方甘草片样品的原始光谱数据输入已导入上述方法构建的含量校正模型的化学计量分析系统,经计算,获得待检复方甘草片样品有效成分的含量;所述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测复方甘草片样品粉碎过50~80目筛后取筛下部分于60~80℃干燥1~5h。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红外光扫描的条件包括:分辨率3~10cm-1,扫描光谱范围4000~10000cm-1,扫描次数30~35次,22~28℃,相对湿度32~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基于对复方甘草片的长期研究,首次将近红外分析技术应用于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中,特别是配合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建模参数构建含量校正模型从而将该近红外分析技术应用于复方甘草片甘草酸的含量测定中。采用该含量校正模型对复方甘草片中的甘草酸进行含量检测时:能够有效消除背景噪音及物理因素干扰,提高谱图与甘草酸实际含量之间的相关系,预测能力好,检测结果准确;同时,该含量校正模型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另外,采用该含量校正模型进行含量测定还具备如下优势:(1)分析速度快,光谱测量过程一般可在1分钟内完成;(2)分析效率高,通过一次光谱测量和已建立的相应校正模型,可同时对样品的多个组分或性质进行测定;(3)分析成本低,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大幅度降低检验成本,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4)测试重现性好。由于光谱测量的稳定性,测试结果很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标准或参考方法比,近红外光谱显示出更好的重现性。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中的原始近红外光谱图。图2、实施例1中多元散射校正光谱图。图3、实施例1中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真实值和预测值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n(1)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校正集,近红外光扫描,获得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n(2)对所述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预处理,并选择有效成分的建模波段,获取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特征光谱;/n(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所述校正集所含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的所述有效成分进行测定,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真实值;/n(4)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步骤(2)所得含量特征光谱、步骤(3)所得含量真实值进行关联,建立该有效成分的含量校正模型;所述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
(1)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校正集,近红外光扫描,获得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
(2)对所述校正集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预处理,并选择有效成分的建模波段,获取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特征光谱;
(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所述校正集所含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的所述有效成分进行测定,获得该有效成分的含量真实值;
(4)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步骤(2)所得含量特征光谱、步骤(3)所得含量真实值进行关联,建立该有效成分的含量校正模型;所述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对校正集进行如下前处理后再进行近红外光扫描:将所述校正集复方甘草片样品粉碎过50~80目筛后取筛下部分于60~80℃干燥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光谱预处理的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所述建模波段为4000~10000cm-1,主因子数选用7~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光谱预处理的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所述建模波段为4000~10000cm-1,主因子数选用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方甘草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另取多个复方甘草片样品作为验证集,将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锐胡卫林何敏儿霍宝瑜胡艳云梁燕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