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本申请涉及可燃冰开采的
,特别涉及一种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使用的重要能源。在对含可燃冰的地层进行开采时,部分处于地层的可燃冰会发生分解,此时会导致含可燃冰地层的渗透率发生变化。而地层的渗透率的改变往往会改变地层的强度,可能会因此导致地层发生垮塌现象,对进行可燃冰开采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实验室中对含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进行研究,能够给现场开采带来极大的指导意义。如今主要是通过注水法或注气法利用达西定律对物品计算得到渗透率,但是注水法或注气法对物品的强度要求高。但是在可燃冰发生分解后,含可燃冰的样品强度较低。上述注水法或注气法测渗透率则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含可燃冰样品上。即使利用注气法与注水法测量含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得到的结果也并不精确,没有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核磁共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对待检测的样品强度要求低,其可以用于测量含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并且,检测具有无损性,在检测完成后,可以进一步利用含可燃冰样品。而且由于可燃冰是一种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发生相变分解的一种物质,所以在恒定压力下测量含可燃冰沉积物的渗透率非常重要。控制在恒定压力条件下,可以精确获得含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因此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时间研究设计出在恒压条件下测量可燃冰样品渗透率的方法与装置,可以保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夹持所述可燃冰样品的样品夹持器;所述样品夹持器包括射频组件、容纳组件、外壳;所述容纳组件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可燃冰样品的腔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容纳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向所述腔体施加围压的围压空间;所述射频组件位于所述围压空间,所述射频组件用于发射电磁信号;/n与所述样品夹持器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调压模块;所述第一管线内充满第一流体;所述调压模块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管线内流体的压力至预定压力;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围压空间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一管线内流体流入所述空间、以及所述空间内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管线;/n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驱替模块,所述驱替模块能够向所述腔体输入驱替液;所述驱替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驱替液对位于所述样品夹持器内的可燃冰样品进行恒压驱替;/n能够放置所述样品夹持器的磁感装置,所述磁感装置与所述射频组件相配合用于获取所述可燃冰样品在所述预定压力下的T2谱;/n与所述磁感装置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T2谱获取所述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夹持所述可燃冰样品的样品夹持器;所述样品夹持器包括射频组件、容纳组件、外壳;所述容纳组件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可燃冰样品的腔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容纳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向所述腔体施加围压的围压空间;所述射频组件位于所述围压空间,所述射频组件用于发射电磁信号;
与所述样品夹持器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调压模块;所述第一管线内充满第一流体;所述调压模块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管线内流体的压力至预定压力;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围压空间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一管线内流体流入所述空间、以及所述空间内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管线;
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驱替模块,所述驱替模块能够向所述腔体输入驱替液;所述驱替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驱替液对位于所述样品夹持器内的可燃冰样品进行恒压驱替;
能够放置所述样品夹持器的磁感装置,所述磁感装置与所述射频组件相配合用于获取所述可燃冰样品在所述预定压力下的T2谱;
与所述磁感装置相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T2谱获取所述可燃冰样品的渗透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组件套设于所述容纳组件外;其中,所述射频组件包括:镂空管、射频线圈;所述镂空管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镂空管的管壁设有多个孔;所述射频线圈穿设于所述多个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模块包括恒压恒速调节件、调温件、第一流体储集件;所述恒压恒速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一管线连接于所述调温件与所述第一流体储集件之间;所述调温件处于所述恒速恒压件的下游;
所述恒压恒速调节件用于使所述第一管线内流体以预设速度与预设压力流动;
所述调温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线内的流体至预定温度;
所述第一流体储集件用于使所述第一管线充满流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燃冰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件包括液浴槽,调温器;所述液浴槽内设有调温液;所述调温液包括乙二醇与水混合的配比液;
所述调温器用于调节所述调温液的温度至预定温度;
所述调温液用于与浸没于所述调温液中的第一管线内流体进行热量交换。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琳,程久辉,刘化冰,丁嘉迪,韩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