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68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取代现有人工法判断中药材浸润终点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这种检测装置是基于药材的软硬度与药材的含水量、润透率呈正相关的原理,从而在浸润过程中通过检测药材硬度判断其浸润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压针、驱动部、支架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固定在支架上,驱动部固定在夹持装置上,驱动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与压针固定连接并能驱动压针上下移动,压针位于夹持装置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标准统一,不受主管因素影响。装置全自动化,当药材达到润透临界值时,自动报警或终止浸润。可以避免人工判断法带来的效率低,费时费力,判断不准确的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炮制是根据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传统的中药炮制是药工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中医药理论对中药材进行挑拣、浸润、切制、炒制等加工过程。其主要目的包括降低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疗效和利于药材储存等。其中,浸润是在切制前对中药材进行软化处理的过程。浸润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外观质量的优劣、药效成分的流失及药材在切制过程中的损耗情况,是中药炮制过程中常被忽视的关键环节。《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中规定:中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在达到浸润终点时及时取出药材对保证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药材浸润终点的判断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检验方法,即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刀劈法等,属于终端检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本专利技术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压针2、驱动部3、支架4和夹持装置5,夹持装置5固定设置在支架4上,驱动部3固定在夹持装置5上,驱动部3通过压力检测装置1与压针2固定连接并能驱动压针2上下移动,压针2位于夹持装置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压针2、驱动部3、支架4和夹持装置5,夹持装置5固定设置在支架4上,驱动部3固定在夹持装置5上,驱动部3通过压力检测装置1与压针2固定连接并能驱动压针2上下移动,压针2位于夹持装置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检测装置1为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5包括两个推杆装置a5-1,驱动部3与其中一个推杆装置a5-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3和两个推杆装置5-1均为电动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抓取机构7和平移机构8,抓取机构7包括升降机构7-1和气动夹爪7-2,气动夹爪7-2设置在升降机构7-1上并能上下移动,升降机构7-1固定在平移机构8上并能带动气动夹爪7-2横向移动到夹持装置5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机构8包括丝杠a8-1、丝母a8-2、直线导轨8-3、滑块a8-4、电机a8-5和连接板8-6,丝杠a8-1转动设置在支架4上,直线导轨8-3固定在支架4上,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骁辉刘子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